2024-06-20 10:28 | 來源:澎湃新聞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Wind數據顯示,在截至目前清盤的22只FOF基金中,有13只為養老FOF產品,占比高達59.09%,其中有11只養老發起式FOF產品均未能通過“三年大考”。...
又一只五年持有的養老FOF即將清盤。
6月18日,嘉實基金公告稱,若截至2024年6月25日日終,旗下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FOF的基金資產凈值低于兩億元人民幣,則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FOF)或將成為年內第5只退出市場的養老FOF基金。2024年以來,已有4只養老FOF基金因規模不達標而清盤。
Wind數據顯示,在截至目前清盤的22只FOF基金中,有13只為養老FOF產品,占比高達59.09%,其中有11只養老發起式FOF產品均未能通過“三年大考”。
另一方面,還有15只養老FOF發起式基金成立于2021年6月25日至2021年底之間,在今年至年底等待著面臨“三年大考”。從上述15只基金今年一季度的規模來看,或也難以突圍三年之約的規模困境。
“渠道推不動,投資者不愿買。”一位基金內部人士坦言,當下有必要進一步探索發展養老FOF新模式,比如增加跨境投資和另類投資,以及探索低費率模式等。此外,也應加大對養老FOF年度絕對收益和長期業績考核,控制基金大幅回撤。
年內15只養老FOF將面臨“三年大考”
6月18日,嘉實基金公告稱,旗下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型發起式基金中基金(FOF)(下稱“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FOF”)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
公告顯示,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FOF的基金合同生效日為2021年6月25日,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對應日為2024年6月25日。若截至2024年6月25日日終,上述基金的基金資產凈值低于兩億元人民幣,則觸發上述《基金合同》約定的終止情形,《基金合同》自動終止,基金管理人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基金合同等規定對該基金進行清算。
從業績來看,截至2024年6月14日,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FOF的總回報為-20.52%,近兩年回報為-14.33%。
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嘉實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期混合(FOF)或將成為年內第5只退出市場的養老FOF基金。2024年以來,已有4只養老FOF基金因規模不達標而清盤。
具體來看,中信保誠養老目標2035三年持有FOF、平安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FOF和鵬華長樂穩健養老目標一年FOF,分別在今年3月、4月、5月清盤,浦銀安盛養老2040三年持有FOF也于今年1月結束清算。上述4只養老目標FOF均因規模未能超過2億元而退出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在截至目前已清盤的22只FOF基金中,有13只為養老FOF產品,占比高達59.09%,其中有12只產品為發起式FOF。而除了浦銀安盛養老2040三年持有FOF外,其余11只產品均未能通過“三年大考”。
注:除國聯安安享穩健養老一年外,其余12只標黃的均為養老FOF發起式基金
所謂“三年大考”,即指發起式基金在募集時,發起資金提供方將認購基金金額不低于1000萬元,且持有期限將不少于3年。而在三年后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基金合同自動終止。
據Wind數據統計,有25只養老FOF產品成立于2021年6月25日至2021年底之間,其中15只為發起式基金,在今年至年底將面臨“三年大考”。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5只將面臨“三年大考”的養老FOF發起式基金的資產凈值均低于2億元,自成立以來收益率全員告負,最高累計虧損達25.15%。
其中,博時基金旗下產品便占據4席,分別為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35三年持有、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0五年持有、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45五年持有、博時養老目標日期2050五年持有。
注:標黃的為15只將面臨“三年大考”的養老FOF發起式基金
探索發展養老FOF新模式
對于產品始終長不大的規模,目前養老FOF的持營難點在哪?
“渠道推不動,投資者不愿買。”一位基金內部人士坦言,渠道推不動的原因在于產品的大眾接受度有限,不如權益類或固收類產品。目前投資者也不太愿意投資長期的產品,對產品的流動性需求更高。此外,可供投資者選擇的養老配置項目也很多,比如說保險、黃金投資等。
“一方面,養老FOF產品還是偏權益類的,當前投資者對A股和基金行業的信任度并不高,而對于養老金,大部分投資者都屬于低風險偏好;另一方面,投資者對第一批養老FOF的投資體驗感一般,再加上十幾年、幾十年的養老投資周期和正常投資者能適應的持有周期錯配較大。”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
滬上某基金策略分析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整體來說,養老目標基金是一類依托于特定養老場景的基金品類,在個人養老金賬戶推出前,是沒有合適業務場景的,加上產品本身也比較復雜,因而其推廣難度是要顯著大于其他類型公募基金的。隨著個人養老金業務于2022年落地,養老目標基金才獲得了專屬的業務場景。
“但是目前由于受到每年每個人1.2萬元稅延額度的限制,因而短期內規模也暫未出現爆發性增長。不過,個人養老金業務有明確‘按年積累’的屬性,因而養老目標基金也有望隨著個人養老金業務的發展而不斷獲得資金流入,實現規模的穩步增長。”上述人士補充道。
“過去個人投資者的養老投資相對來說偏好于波動更小的產品。向未來看,養老投資加入權益資產且比例越來越高是一個大的趨勢。因此,需考慮未來加大對養老基金的研究,豐富其投資策略。”一位公募人士認為,當下有必要進一步探索發展養老FOF新模式,比如增加跨境投資和另類投資,以及探索低費率模式等。此外,也應加大對養老FOF年度絕對收益和長期業績考核,控制基金大幅回撤。
另一位公募內部人士則表示,基金本身就提倡長期投資理念,養老FOF產品的投資期限更是長達十幾年,當前階段市場經歷震蕩調整,但從長期維度看企業盈利修復和市場信心修復只是時間問題,未來市場機會和收益積累需要多一份耐心和堅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