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7 14:30 | 來源:覽富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三大光伏巨頭同日官宣“出海”中東,新能源產業新一輪機遇降臨!7月16日,陽光電源(300274.SZ)宣布與沙特ALGIHAZ簽約共建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同日,晶科能源(688223.SH)...
三大光伏巨頭同日官宣“出海”中東,新能源產業新一輪機遇降臨!
7月16日,陽光電源(300274.SZ)宣布與沙特ALGIHAZ簽約共建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同日,晶科能源(688223.SH)和TCL中環(002129.SZ)也相繼宣布重磅投資計劃,項目均位于沙特。
受消息刺激,晶科能源、TCL中環等個股17日早盤大幅高開。開盤后,清源股份(603628.SH)快速漲停,金剛光伏(300093.SZ)漲超8%。
光伏企業集體“出海”中東
中東地區已經成為中國光伏行業出海的“下一站”。
7月16日消息,陽光電源與沙特ALGIHAZ簽約共建全球最大儲能項目,容量高達7.8GWh。該項目預計2024年開始交付,2025年全容量并網運行。陽光電源表示,該項目將進一步提高沙特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助力沙特“2030愿景”的實現。
同日收盤后,晶科能源發布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晶科中東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公告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以下簡稱“PIF”)全資子公司RELC,以及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以下簡稱“VI”)簽訂《股東協議》,在沙特成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在沙特建設并運營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總投資額約9.85億美元。
待該項目正式投產后,預計高效光伏電池及組件的年產能將分別達到10GW,或將成為中國光伏電池和組件行業海外最大的制造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RELC和VI的投資計劃呈現一體化布局。與晶科能源的合作覆蓋了電池和組件環節,而在硅片環節,則與TCL中環成立了合資公司。
7月16日晚間,TCL中環也發布了公告。公司與RELC、VI簽署《股東協議》,三方計劃設立合資公司,共同在沙特建設年產20GW光伏晶體晶片項目,總投資額約20.8億美元。在公告中,TCL中環列舉出公司具有多項技術優勢和制造能力,該公司已經成為關鍵技術輸出的一方。
中東市場蘊藏巨大發展潛力
相關數據顯示,沙特已經成為中國光伏組件的第六大出口國。2022年,中國對沙特光伏組件出口額達到3.1億美元,2023年該數據大幅增加至13.4億美元。2022年和2023年,我國對中東和北非的光伏組件出口連續突破10GW。
華寶證券分析師表示,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沙特的經濟結構正在不斷優化,人口紅利持續釋放,近年來沙特市場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在逐漸提高。受內部聚焦多元化實體產業投資和維持能源樞紐的雙重驅動下,中東國家正在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
除沙特外,其他中東國家也在積極開展相關投資。2024年6月,協鑫科技宣布,公司首個海外FBR顆粒硅項目將落地阿聯酋,并有望在2024年開工建設。鈞達股份(002865.SZ)也與阿曼投資署達成投資意向,擬在阿曼投資建設年產10GW的TOPCon高效光伏電池項目,總投資額達到7億美元。此外,天合光能(688599.SH)、中信博(688408.SH)等光伏企業也有在中東地區的建廠計劃。
短時間內,一條位于中東地區的光伏全產業鏈呼之欲出,產能更是覆蓋了多晶硅上下游,以及重要的輔材等。
對于光伏企業集體出海中東的原因,行業分析師表示,國內光伏企業現已具備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并且中東市場存在巨大的發展潛力。晶科能源表示,進軍中東市場有助于企業優化全球制造和營銷布局,提升全球競爭力。
海通國際證券認為,借助“一帶一路”及中東能源轉型的“東風”,中東地區有望成為光伏出海消化產能的重要市場。
風險與機遇并存
近年來,在應對氣候變化、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轉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步伐的加快,中國與世界各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日益緊密,海外市場已經成為中國可再生能源應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中國光伏企業的國際化發展之路同樣需要面對風險和挑戰。
分析人士表示,美歐等國家持續推進或正在醞釀新一輪貿易壁壘政策,并且部分海外國家計劃構筑本土供應鏈,對中國形成潛在挑戰。業內人士建議,光伏企業應加強貿易應對和預警工作,鞏固并強化中國光伏產業的競爭力,進一步深化國際貿易合作,同時努力提升中國光伏產品的綠色競爭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