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2 11:16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該基金跟蹤的是中證紅利指數,重倉股包含了中國神華、陜西煤業、海瀾之家、唐山港等,二季度內,紅利100ETF凈值增長了1.69%。7月18日,該基金披露的二季報顯示,...
近日,在多只銀行股接連創下歷史新高的背景下,華南某公募旗下紅利主題基金公告,因連續多日規模較小從而觸及了清盤線,這在年內“紅利熱”的背景下較為罕見,也折射出板塊震蕩走低后,市場對紅利主題投資出現了不同態度。無論是ETF份額增速放緩甚至凈贖回,還是部分產品在發行端的延期募集,都意味著部分資金已經以謹慎的態度用腳投票。
此外,在近日披露的二季報中,基金經理對于紅利板塊的觀點也同樣出現了分歧。有基金經理認為紅利板塊能夠續寫上半年的強勢;但亦有觀點認為,從投資性價比角度來看,紅利板塊吸引力已經有所下降,且當下時間點,部分成長板塊公司的估值已低于紅利類公司。
紅利主題基金罕見清盤
近日,廣發中證紅利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紅利100ETF”)披露公告,因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
資料顯示,該基金跟蹤的是中證紅利指數,重倉股包含了中國神華、陜西煤業、海瀾之家、唐山港等,二季度內,紅利100ETF凈值增長了1.69%。7月18日,該基金披露的二季報顯示,二季度利潤372.14萬元,期末基金資產凈值為4244.91萬元,但該基金單季度申購贖回凈額為1.78億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現象并不常見,雖然近期基金清盤節奏加快,但年內紅利主題被清盤卻是獨一份,而這也折射出近期紅利行情震蕩之余市場對該板塊出現了分歧。
年內中證紅利指數先揚后抑,一度漲幅超過了16%,但隨即遭遇回撤,截至7月19日漲幅不足5%。在此期間,相關紅利主題基金一度成為資金追逐的對象,據統計,年內華泰柏瑞紅利低波動ETF份額增加了57億份,天弘中證紅利低波動100ETF與易方達中證紅利ETF分別增加了30.84億份和17.87億份。
但二季度以來,也有部分ETF基金份額增速趨緩,甚至遭遇凈贖回。如泰康中證紅利低波動ETF份額減少3.63億份,工銀深證紅利ETF與廣發中證紅利ETF分別減少3.39億份與1.8億份;在此期間規模居前的ETF份額也漲跌不一,如排名第一的華泰柏瑞紅利ETF被凈贖回約0.75億份,景順長城中證紅利低波動100ETF則微增0.5億份。
此外,近期在發行端也出現冷熱不均的現象。7月9日,富國中證中央企業紅利ETF宣布提前結募:將此前計劃的截止日7月18日提前至7月11日;無獨有偶,7月6日中歐紅利精選也公告將募集期提前7天。
但也有延期募集的現象出現,如農銀紅利甄選公告,該基金于7月2日發行,原定的募集期僅有14天。調整后,該基金的募集期延長至28天。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還有華安中證紅利低波動指數、創金合信紅利量化選股、摩根紅利優選等共計8只基金名稱中含有“紅利”的產品正在發行,其中景順長城國證港股通紅利低波動率ETF發行于5月份、銀河中證紅利低波動100指數發行于6月初,但均尚未募集結束。
回撤所為何因?
回顧年內走勢,今年以來紅利資產持續逆勢上漲,吸引較多資金入場,使得板塊的交易擁擠度上升而股息率快速下降,從而加劇了短期板塊行情的波動。有機構分析,經過近期的回調后,紅利板塊的成交額在持續回落,代表短期資金開始退潮,交易擁擠度下降。與此同時,紅利板塊的股息率重新開始企穩回升。
對于近期的回撤,摩根基金認為,紅利板塊具有“日歷效應”。一般情況而言,上市公司分紅為一年一次,在發布年報時披露分紅預案,但是分紅預案需要通過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因為每年年報需要在4月底之前披露完成,但不同公司披露的時點并不一樣,比如有些公司在1月份披露,可能在3月份就可以分到股息,但是如果在4月底才披露年報,待股東大會審核通過后,有些可能要到6月份以后才能分到股息。
“因此,A股上市公司分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這期間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會被實施,隨后可能引發部分資金獲利了結,從而給相關資產價格帶來下行壓力。比如,以過去15個自然年度中證紅利指數的月度表現來看,4月—6月中證紅利指數的正收益比例較低。”摩根基金表示。
摩根基金認為,回調后,紅利資產的配置價值依然顯著。長期來看,資產價格長期圍繞價值波動。截至7月12日,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為2.26%,而同期中證紅利指數股息率(近12月)為5.86%,對比之下紅利指數股息率突出,配置價值較高。
分歧浮現
去年重倉TMT行業的東吳基金劉元海近日旗幟鮮明地闡述了他對紅利板塊的看好,在二季報中他表示:“從行業表現來看,二季度以銀行、公用事業和煤炭為代表的紅利資產以及以光模塊為代表的AI算力和AI硬件表現相對強勢,即紅利資產和科技表現相對較好。我們對2024年下半年A股市場行情相對比較樂觀,認為可能存在結構性投資機會,重點關注科技和紅利資產的投資機會。”
交銀施羅德基金認為,在多重不確定性因素下,疊加短期低利率環境難以扭轉,目前市場的風險偏好依然相對偏低,而高股息企業往往有著相對較為穩定的盈利能力和分紅能力,且估值較低,對投資收益來說,不失為一種“相對穩定”的信號,預計仍會持續被市場關注。
但在回撤后,也有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表達了對紅利板塊的謹慎態度。嘉實基金基金經理譚麗稱:“二季度內,我們適度減持了部分紅利類資產,主要是上游資源類資產,也是過去兩年漲幅最高的資產。”她認為,紅利資產經過持續上漲后,估值已經趨于合理,繼續上漲需要商品價格上漲預期進一步強化,從投資性價比角度來看,吸引力已經有所下降。
泓德基金基金經理于浩成也認為,相比紅利資產,當前部分成長類資產未來的潛在收益率更高,因為部分仍有成長性的中小公司估值已經低于紅利類公司。因此,在行業配置方面,二季度他管理的投資組合已經開始減持紅利資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