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13:28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綜上所述,通過定量分析我們發現,暫緩其他國家的關稅不是這些國家去求來的(越南去求了并沒有拿到比其他沒去的國家更好的結果,加拿大硬懟之后也沒有被加稅),豁免部分品種...
大家好,我是老喬。
最近貿易戰成為熱門話題,一會兒美國對我們加稅到140%+了,一會兒又延緩對其他國家的關稅了,周末又傳出來兩個消息:一是美國的海關系統還沒有準備好關稅,似乎沒辦法立刻加稅;二是美國海關出了一個眾多電子產品的關稅豁免清單。也有朋友問美國對東南亞那些國家暫緩的關稅90天后怎么辦,結合近期的一些情況,我也來談談我的看法。
不站隊也不感情用事,我們還是盡量定量的去做分析。最近美國雞蛋漲價成為熱門話題,2022年以前美國超市雞蛋價格相當于人民幣1元左右,現在有的地區已經漲到6-7元一個,漲幅達到6-7倍,核心原因是禽流感后美國的養雞場并沒有及時補充蛋雞產能,而雞蛋又是老百姓的剛需,另一方面雞蛋屬于短保質期易碎品種進口補充量又少,只能通過漲價來擠出部分需求達到新的平衡,所以以致于漲價6-7倍。
我們拿這套邏輯來分析下美國的進口商品和消費。過去兩年自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大致相當于美國進口總量的15%,再加上東南亞日韓墨加等國,這次加關稅在20%以上的地區差不多能接近進口總量的一半了。假設美國消費品中有70%的供給需要靠進口來解決(以美國的制造能力來看,這個假設不過分),則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占了美國總消費品供給量的10%,假設這部分因為高關稅不是通過轉口貿易而是完全消失,則相對于美國消費品的總產能缺口是10%,再假設其他出口地區通過加大供給能補充3%左右(相當于這部分國家的對美出口增加接近5%,較為合理,再增加供給只能新擴產了,而在現在只是關稅暫緩未來不明的預期下,沒有多少人會急于擴產),則因為中國進口消失帶來的產能供給缺口大概在7%,相關的商品至少漲價3-4倍才能擠出需求達到新的供需平衡,那美國的通脹真的是要起飛了。如果美國對東南亞日韓加墨等地區也加了之前宣稱的25%以上的關稅,那這些國家對美進口的供給也會減少,美國供給缺口更大,通脹更不敢想象。
綜上所述,通過定量分析我們發現,暫緩其他國家的關稅不是這些國家去求來的(越南去求了并沒有拿到比其他沒去的國家更好的結果,加拿大硬懟之后也沒有被加稅),豁免部分品種也不是美國突發善心,而是他們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大的供給缺失。要制造業回流美國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產能建設是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以美國現在的工業基礎,沒有兩三年是根本無法建立起來可補充的產能,面對眼前的供給缺失,只能通過漲價擠出邊際需求來達到新的供需平衡。
因此,我們大膽判斷一下,對其他國家的90天暫緩后或只能繼續暫緩,對我國的關稅在落地時也只能越來越松,關稅對市場最大的預期沖擊或已經過去。
風險提示:投研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基金實際持倉或未來投向保證。觀點具有時效性。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