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萬億保險另類投資“體檢”:杠桿低、主投實體經濟
穿透式監管實測表明,保險機構是負責任的機構投資者,沒有通過多層嵌套放大杠桿、資金空轉、繞道違規投資以及變異風險等問題,是實體經濟重要的長期穩定資金提供者。
保險償二代資產風險穿透式監管最快年底運行
一是統一產品統計標準、建立登記監測系統;二是協調發揮行業力量,繼續加強監管合作;三是定期排查穿透數據和披露信息,健全問責機制;四是保險公司內部建立溝通協調機制,保證數據信息質量。
券商資管規模持續縮減 主動管理能力成關鍵
截至2019年3月末,證券公司資管業務管理資產規模達11.90萬億元,環比減少0.15萬億元,同比減少25%。
高風險金融機構如何處置?這家凈虧損5個億的城商行提供一個案例
在該行董事長曲俊杰的發言中,是該行員工在2018年用了一年的時間干了三年的活,“將衡水銀行從生死邊緣拉出了‘沼澤地’,回歸到正常發展的軌道”。
機構篤定看好券商股全年表現
隨著資本市場走強及交投活躍度提升,根據35家A股上市券商口徑統計,2019年一季度收入及利潤分別同比大幅增長51.4%、86.6%。
券商4月業績“滑鐵盧” 23家營收凈利雙“跳水”
26家券商中,多達23家券商業績環比出現下滑,且降幅多在20%以上,甚至有8家慘遭“腰斬”。具體來看,有8家券商業績環比下滑超過50%,且3家環比降幅更是超過60%,分別為東北證券、第一創業和天風證券。
泰禾集團短債高達574億現金僅115億
截至2018年底,泰禾集團總負債2112.47億元,拋除373.8億元預收款,也有1738.67億元債務,負債總額不斷升高。
三力士進軍藥用大麻火速收關注函
三力士是一家專業生產各類橡膠V帶的企業,其前身是紹興三力士橡膠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產并銷售各類橡膠V帶、輸送帶、同步帶等產品,三力士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21家掛牌公司修正業績快報
披露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31.97萬元,而在4月30日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凈利潤變成了-2103.60萬元,前后兩者的差距為2635.57萬元。
萬家新三板公司年報審計誰最忙? 中興財光華守住第一 立信跌出前三
今年中興財光華審計了720份年報,排在榜首,成為最忙的審計機構。緊隨其后的大華與瑞華分別審計了630份、625份年報。去年,大華審計了619份年報
新三板一季報業績增長22% 第一梯隊表現不俗
今年互聯網相關行業的掛牌公司——東方網,取代具有金融屬性的掛牌公司,坐上一季報獎牌榜“凈利王”的位置。公開資料顯示,東方網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8.44億元。
沾“科創板”就漲 新三板龍頭公司估值迅速修復
2015年掛牌至今,君實生物在融資了約18億元之后,去年底登陸港交所,又融資近30億港元。目前公司股東戶數為301人。
沖關科創板 新三板公司都答了啥考題?
上交所要求嘉元科技披露“三類股東”信息、相關過渡期安排,以及相關事項對公司持續經營的影響,包括這些“三類股東”是否依法設立,實控人、高管是否在其中持股,相關鎖定期及減持安排是否合規等。
鋒龍股份遭同花順“烏龍”攻擊 后者曾傳播不實內容遭證監會處罰
目前公司正在與同花順就此事進行交涉,不排除通過法律渠道進行處理。
5月10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分拆上市有望“松綁” A股迎多元化發展機遇
日前發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明確提出,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據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交易所有關規定,分拆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