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破產、兩次流拍!新華基金股權誰來接?
與此同時,新華基金最近一年來風波不斷,公司實控人和高層發生大變動,還因“欺詐客戶責任糾紛”被湖北蘄春農商行告上法庭。...
疊加量化策略 網紅基金“小票之路”能走多遠
2022年年報數據顯示,這只基金的持倉極為分散,合計持有158只個股,所有個股的持倉占比均在2%以下,且重倉股多為小盤冷門股。與此同時,累計買入/賣出金額超出期初基金資產...
基金重倉股被“撞了一下腰” 多只千億市值股大跌 醫藥主題基金凈值面臨壓力
受醫療反腐影響,醫藥股也遭遇普跌。醫藥板塊同樣有多只基金重倉的千億市值龍頭股下跌,其中,恒瑞醫藥和邁瑞醫療分別下跌4.72%和6.04%,成交額分別達到53億元和48億元。截...
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逾600只 數量和份額同比均下滑
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稿,市場合計有11036只基金,合計份額為259555.44億份。其中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分別為3290只、4454只和2125只,...
年內公募基金高管變更達231人次 中小型公司扎堆“換帥”
作為公司“掌舵人”,基金管理人董事長和總經理兩個核心職位的變更備受市場關注。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董事長職務變更發生51人次、總經理職務變更發生58人次。...
持續虧損傷了基民心 爆款基金“爛尾”待解
“持續虧損是常態,一般會隔幾天去看一下收益情況,印象里基本都是綠的。”崔女士表示,這只基金主投港股和A股龍頭白馬,兩年來的持續虧損讓她備受煎熬。今年下半年以來市...
離奇!量化私募也玩重倉?另類策略還是暗藏玄機?
事實上,近幾年來,隨著量化投資規模的迅速增加,產品進入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行列也成為常見的現象。尤其是2021年至2022年,不少頭部量化私募基金旗下產品都有過類似的...
涉及數億資金,知名公司旗下私募接連被罰
根據相關合同約定,鉅澎資管為信息披露義務人,而1號基金、2號基金投資于韜蘊(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韜蘊)作為普通合伙人暨執行事務合伙人的北京韜蘊一號...
前7月基金業績排行大洗牌
據Wind統計,剔除年內成立的新基金,今年1-7月,權益類基金算術平均收益率為-0.18%,正收益和負收益的基金各占約一半。但在排行榜前列,基金名次相比6月末發生了明顯變化。...
華商基金:券商板塊有望實現阿爾法和貝塔共振
中期來看,華商基金張雨迪認為,人力成本優化對行業利潤率中樞、風險指標對行業杠桿上限均有影響,持續關注受益于交易活躍度提升標的和財富管理行業標的。...
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壓降至5.66萬億元 環比下降3.36%
從投資類型來看,截至二季度末,券商私募資管產品依舊以固收類產品為主,規模為4.54萬億元,占比80.34%。其次是混合類產品,規模為5538.63億元,占比為9.79%;權益類產品規...
公募量化冷熱不均 主動量化吸金顯著
業內人士表示,公募量化產品中,主動量化基金的限制較為寬松,更能發揮量化投資的特質,且今年以來收益表現穩健,因此受到資金關注。而量化對沖基金由于規模較大、投資范圍...
績優權益和指增產品“唱大戲” 基金公司發力持續營銷
“持續營銷的產品包括一些績優權益基金和債券基金,此外,近兩年,不少指數增強基金受到機構客戶青睞,尤其是小盤指數增強基金。”另一大型基金公司營銷業務負責人透露,...
私募頻現“僵尸”,基金投資人回本遙遙無期
此前因旗下產品凈值大幅回撤被投資人舉報的某知名私募,如今業績依舊慘淡。
基金尚在封閉期 基金經理豈能一走了之
資料顯示,上述兩年定開混合基金成立于2021年11月,設置了兩年封閉期。從業績表現來看,截至2023年7月28日,該基金成立以來虧損超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