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11:29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與此同時,新華基金最近一年來風波不斷,公司實控人和高層發生大變動,還因“欺詐客戶責任糾紛”被湖北蘄春農商行告上法庭。...
股東方忙著破產重組、甩賣資產,新華基金何時等來新股東?
新華信托因資不抵債被法院宣告破產之后,近日欲公開拍賣其持有的新華基金35.3103%股權。根據阿里資產平臺信息,公開拍賣起始日為8月12日,起拍價為2.96億元,較評估價打了七折。
事實上,這已是新華信托第三次公開競拍持有的新華基金全部股權,此前兩次均因無人出價而流拍。
作為被拍賣股權的主角,新華基金是一家成立將近19年的老牌公募基金公司,牌子雖老,但規模略有掉隊,今年二季度末公募規模僅為538.46億元,屬于中小基金公司的行列。
與此同時,新華基金最近一年來風波不斷,公司實控人和高層發生大變動,還因“欺詐客戶責任糾紛”被湖北蘄春農商行告上法庭。
《國際金融報》記者聯系到新華基金相關人士,就股東清倉式減持、公司旗下多只權益類產品業績不佳等問題發送了采訪函,但截至發稿,暫未有回應。
被破產股東甩賣
阿里資產平臺顯示,新華信托正在拍賣旗下多個資產,其中就包括持有的35.3103%新華基金股權,但該標的的拍賣并非一帆風順,首次和第二次拍賣的報價分別為4.23億元和3.38億元,均因無人出價而流拍。
8月12日,新華信托將第三次公開競拍持有的35.3103%新華基金股權,此次起拍價降為2.96億元,相比評估價4.23億元,已折價超30%。截至目前,該股權不涉及股權出質、凍結情況。
新華基金官網顯示,目前的股權架構為恒泰證券(持股58.62%)、新華信托(持股35.31%)、杭州永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07%)。
記者注意到,新華信托在去年就因經營不善而進入破產程序。今年5月26日,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新華信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符合宣告破產法定條件。至此,新華信托成為了我國自2001年《信托法》頒布以來首家破產的信托公司。
股東破產對持股的子公司影響會有多大?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新股東對子公司的戰略與原股東不同,可能會導致子公司經營戰略的調整和變化。破產所涉及的經濟問題可能會導致公司資金鏈斷裂,對子公司運營造成一定的影響。此外,還會有一些聲譽影響。
股權無人問津
新華信托變成新華基金歷史股東幾乎已成定局,但遲遲未來的新股東也讓業內好奇:公募牌照是眾多機構想要的資質,為何新華基金股權卻無人問津?
官網信息顯示,新華基金成立于2004年,屬于國內較早成立的公募,同時也是我國西南地區首家公募基金公司,注冊地位于重慶,經營管理中心位于北京。
然而,這家老牌公募的管理規模增長相對緩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新華基金公募管理規模僅為538.46億元,同時期成立的基金公司中有9家最新公募管理規模在其之上,有4家規模已超千億元。
據Choice數據,縱觀新華基金成立的近19年里,未有一個季度末公募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2022年二季度末868.31億元的管理規模為目前最高。若按照規模劃分,新華基金目前屬于中小型公募。
規模難以大幅增長的同時,還留不住知名基金經理。據《國際金融報》記者統計,中歐基金的曹名長、方正富邦基金的崔建波曾分別在新華基金任職8年和10年之久。少了實力干將,新華基金在權益類投資上的表現不佳,Choice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近一年來,新華基金旗下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凈值虧損超過20%。
相對大型公募而言,中小型公募的股權轉讓更難。柏文喜認為,中小型公募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和聲譽有限,這使得外部投資者難以信任其可能帶來的潛在回報。由于資產規模較小,在輕資產行業環境下,無法具備足夠的實力與龐大的機構投資者展開協商,限制了股權轉讓的機會。此外,若處于弱市行情或市場信心低迷時,投資者普遍對投資風險保持較高警惕性,股權轉讓的機會也會相應減少。
高層“大換血”
股東破產、高管和實控人“大變動”、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與客戶和前員工存糾紛……新華基金最近一年吸引投資者的故事卻不屬于二級市場的范疇。
天眼查信息顯示,2023年4月,新華基金被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被執行總金額為1.18億元。同年,因“欺詐客戶責任糾紛”被湖北蘄春農商行告上法庭,3月15日的開庭時間與315維權相撞,在業內引起關注。2022年8月,新華基金還曾與前員工陳某和鄭某發生過經濟補償糾紛。
不過,據新華基金相關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透露,上述“糾紛”并未在3月15日進行開庭審理。
記者在天眼查看到有關庭審公告也已撤下。“該案件已經有定論,我們再次強調,新華基金本身沒有責任。”就與湖北蘄春農商行發生的糾紛,上述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2023年6月底,新華基金發布了多個高管變更和董事變更公告,于春玲正式擔任董事長并代任總經理,聯席董事長張宗友離任,翟晨曦不再擔任董事,多個獨立董事發生變更。
據了解,天風證券(3.760, -0.02, -0.53%)前常務副總裁、恒泰證券前聯席總裁翟晨曦于2020年加入新華基金任總經理,2021年出任董事長時曾發出“三年1000億,五年進入行業前30%”的豪言壯語。然而,千億規模還未等到,翟晨曦卻在今年3月因個人原因離任。
就在翟晨曦離任前,新華基金的實控人發生了變更。根據證監會官網1月30日發布的《關于核準恒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及恒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新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變更實際控制人的批復》,核準華融投資成為恒泰證券主要股東,核準北京金融街(5.010, 0.00, 0.00%)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恒泰證券、恒泰長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新華基金實際控制人。
恒泰證券的股東變更之后,也擺脫了天風證券的控股,新華基金也收歸國有,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背后的實控人為北京西城區國資委。
經歷了一番高層大變動后,正在等待新股東的新華基金未來之路要怎么走?我們拭目以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