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私募樂觀預期A股兔年“開門紅” “春季攻勢”存分歧 關注結構性機會
春節長假期間,美股納斯達克指數、港股恒生科技指數等出現大幅上揚。此外,原油、鐵礦石、銅、大豆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漲跌互現。從國內出行、旅游、電影等泛消費領域的節日...
剛剛,基金十大重倉股出爐!光伏茅連遭減持
隆基綠能(47.150,2.42,5.41%)退出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2022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公募基金連續大幅減持,隆基綠能連續兩個季度成為被減持市值最高的個股。...
資金抄底了!“頂流們”規模回暖 這類產品成吸金王
從基金公司角度來看,在納入統計的151家公司中,有44家公司在2022年四季度實現凈申購。基金凈申購份額超過100億份的有6家公司。其中,“腰部”基金公司在2022年四季度突...
兔年開市在即 多家公募基金看好消費、地產、科技板塊 港股收益率或將好于A股
建信基金權益投資部執行總經理陶燦建議投資者關注三大方向,首先,關注半導體、軍工、計算機、高端制造、信創為代表的成長板塊;其次,關注消費板塊的修復行情,包括醫藥...
電鰻財經|股票倉位達99.27%!這只混合型基金“罕見”激進為哪般?
隨著癸卯兔年的到來,公募基金四季報披露臨近尾聲。據《電鰻財經》統計,截至目前,已披露2022年四季報的基金產品多達16000余只(不同份額分開統計),占比A股市場全部基金產...
權益市場回暖疊加贖回壓力緩解 可轉債產品領漲債基
對于轉債市場2023年以來的強勁表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與權益市場的回暖以及債市贖回壓力的減輕有關。博時基金表示,開年后銀行理財贖回明顯緩解,可轉債賣出壓力減輕,超...
次新基金加速提升倉位 基金發行持續回暖 “10億基”批量涌現
展望后市,多位知名投資人認為,今年國內經濟有望逐步復蘇,疊加市場整體估值偏低,有較多投資機會值得把握。
年內新成立基金規模近350億元 債基仍是主力
從基金管理人角度來看,開年以來已有40家基金公司率先新成立了基金。其中匯添富基金、國投瑞銀基金新成立基金數量較多。...
公募基金陸續披露四季報 資金扎堆涌入績優基金
數據顯示,已公布四季報的主動權益基金中,有三分之一的基金在報告期內獲得凈申購,其中多數基金近期表現良好。
“春季躁動”提前啟動 機構聚焦三大主線
在北向資金大幅凈買入驅動下,非銀金融、電力設備、食品飲料等板塊均積累了一定的漲幅。但從境內機構的動向來看,其與北向資金的步調并不完全一致。...
電鰻財經|開年11天誰最強?43只主動權益基金憑什么回報率能超10%
據最新統計,進入2023年,A股市場表現強勢,截至1月17日,上證指數短短11個交易日累計上漲4.37%;滬深300指數上漲6.86%;創業板指數同期更是大漲8.47%。這與2022年A股整體...
基金布局現分歧 消費板塊成今年投資勝負手
對于消費板塊后市,機構觀點出現一定分歧。部分機構認為,消費板塊估值合理,在春節消費旺季等一系列基本面正反饋下,基本面持續改善可期;也有機構表示,消費板塊基本面...
電鰻財經|基金四季報來啦!績優基金正“乘勝追倉”
據《電鰻財經》觀察,多只基金去年第四季度業績表現穩健的同時,權益倉位也有所提高。相較于三季度末,大部分基金權益倉位均有所提高。具體來看,中庚基金、匯豐晉信基金、...
華商基金看行業之儲能:“能源建設新高地”風正帆揚
著眼于A股市場表現,截至2022年12月27日,儲能指數(884790.WI)近3年已經上漲160.21%,同期滬深300指數下滑3.34%。
控規模保收益 逾二百只基金發布“限購令”
包括華夏基金、嘉實基金、長盛基金在內的多家公司月內密集發布了旗下部分基金產品的限購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