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情緒提升 多只權益類基金“開門迎客”
業內人士認為,基金取消大額申購門檻有多種可能:一方面,2022年末排名戰已結束,一些基金不再需要限制規模;另一方面,一些基金經理看好2023機會。此外,基金分紅結束也會...
養老早規劃 現在就出發 農銀鑫享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正在發行
作為一款養老目標風險基金,農銀鑫享穩健養老一年持有混合(FOF)成立時預設風險水平,錨定“穩健級”風險偏好,方便投資者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進行選擇。值得注意的是,未...
看好A股,外資加購核心資產!MSCI中國A50ETF獲納入ETF通
ETF作為一種成本較股票更低、且投資更加分散化的品種,在香港及海外市場擁有較高的認可度。在納入互聯互通范圍后,進一步便利了境內外投資者參與兩地資本市場,增強了A...
年度業績宣傳“不卷了” 公募生態加速優化
在短期績優基金業績快速“變臉”屢見不鮮的情況下,公募行業逐漸厘清業績來源,將時代的貝塔和自身的投研能力有所區分。梳理來看,近二十年冠軍基金的變遷背后,正是我國宏...
這些公司預計去年大賺超百億 多位公募“頂流”已提前布局
業內人士對后市繼續保持樂觀,建議關注高端制造領域“安全”這一長期主線以及需求場景恢復下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
密集調研 調倉換股!基金經理搶先布局全年投資“勝負手”
從最新持倉情況來看,中小市值公司成為重點加倉方向。在業內人士看來,2023年宏觀經濟有望企穩回升,當前A股估值具有較強吸引力,后續較為看好高端制造、消費、醫藥等具有....
消費板塊即將“王者歸來”?
從持有體驗來看,消費板塊不僅為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長期回報,同時波動較小,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復蘇勢能積蓄,連續5日凈流入超15億份!這只ETF什么來頭?
2022年的資本市場經歷了多重沖擊。全球來看,年初爆發的地緣政治沖突仍未完全平息,美聯儲年內累計加息七次,流動性持續收緊。國內方面,疫情出現反復,經濟承壓。這一背...
開年A股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 多路資金借助ETF布局
從新年第一個交易日ETF成交情況來看,Choice數據顯示,1月3日,權益類ETF(包括股票型ETF、跨境ETF)成交金額為643.09億元,一掃此前的低迷,這也是自2022年12月21日以來,權...
慘烈 巨虧近40%!百億私募再現“冠軍魔咒”
在公司旗下代表產品方面,“沖積成長優選XX”的凈值在2022年幾乎一路震蕩向下,截至2022年12月30日,已累計巨虧36.30%。
公募業績排名大戰收官 近10年冠軍基金年內收益均告負
2022年A股市場寬幅震蕩,4月底及9月底市場分別出現的兩次較大回調讓基金經理們承受著很大壓力,而能躲過兩次大跌的基金并不多。...
最新A股策略出爐 百億級私募聚焦三大關鍵詞
復勝資產稱,整體而言,2023年經濟的復蘇可能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經濟增長將成為下一階段政府工作的核心重點。
大洗牌!權益類基金增長3600億 債基縮水近5000億
多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從短期看,股債基礎市場的波動會影響基金公募的規模變動,但從中長期角度,隨著居民財富轉移,公募基金長期賺錢效應凸顯,以及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的...
“冠軍基”收益率達48.55% 363只產品斬獲正收益
在市場波動較大的背景下,無論是主動投資的股票型基金還是被動投資的指數型基金,凈值均出現短期下滑,主流類型權益基金2022年平均收益率告負,但也有把握住市場機遇的權益...
電鰻財經|4536只主動權益基金平均回報-18.53% 2023年投資鎖定兩個字
統計顯示,2022年,A股實現上漲的股票共有1314只,占整個A股總量的25.94%,其中,78家上市公司全年股價漲幅超過100%(剔除年內新股后數量為46只),155家漲幅在50%-100%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