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經理頻繁離職 誰來為長期投資負責?
基金產品的銷售只是服務的開始,基金經理的頻繁變更將對基金運作和投資者產生較大影響。對于基金經理而言,不妨靜下心來,把一只基金管得久一點,業績做得好一些,最終實現...
公募基金助力個人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 浦銀安盛基金推出養老子品牌靠“浦”養老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場已成立的養老FOF達188只,整體規模近千億元,且呈現出較強的頭部效應。
持倉“押注”放大業績波動 醫藥、新能源等多個行業主題基金首尾業績差超40%
“分化”成為今年行業主題基金的顯著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屬于同一行業的主題基金,不同產品之間業績表現差異卻較為顯著。據Wind統計,名稱中含“醫藥”“醫療”“健康...
天華同歡FOF基金今年以來回撤44.45%!私募FOF分化加劇:資產配置能力缺失惹的禍
近年來,伴隨投資者對穩健型產品需求的激增,私募FOF迎來高速發展。不過,第三方平臺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私募FOF產品業績分化嚴重,表現最差的產品最大回撤接近57%...
基金公司規模比拼激戰正酣 “精兵強將”紛紛出馬
值得注意的是,規模戰在頭部公司中顯得尤其激烈,從三季度末的基金公司的規模排名來看,幾家頭部公司的差距其實很小,相鄰座次差距多在一兩百億元左右,這對于頭部公司可...
基金公司自購規模創新高 看好A股長期配置價值
Choice數據顯示,2021年,公募基金行業年度自購的凈申購規模達62.93億元,曾創下基金自購規模的年度新高。今年雖然尚未結束,但截至12月9日,公募基金行業年度自購的凈申...
低級錯誤頻現 基金信息披露緣何不“走心”
11月以來,20多只基金發布了更正公告,拉長期限來看,下半年以來,合計超過100只基金發布更正公告。從錯誤類型來看,多只基金凈值披露出現問題。......
萬鼎富通等多家私募“吃罰單” 穿透式監管穩步推進
這11家私募公司主要涉及募新還舊、違規募資、拒絕現場檢查、違規銷售、披露信息不足以及登記備案信息不準確、不完整等一系列問題,分別被處以罰款、責令改正以及出具警...
偏離業績基準 押注細分行業 行業主題基金業績分化引憂慮
同一主題基金業績分化十分明顯。以Choice界定的醫藥主題基金為例,從整體來看,截至12月8日,醫藥主題基金今年以來平均下跌17.41%。其中,9只基金收益率為正,10只基金虧損...
消費板塊跨年行情可期 主題基金提前“搶跑”
已有基金公司看準時機推出消費主題產品。12月22日,擬由嘉實基金大消費研究總監吳越擔綱的嘉實優享生活混合基金將問世。除了以往傳統的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紡織服飾、商...
7家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退圈” 基金銷售行業集中度或進一步提升
多家違規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今年正式宣告“退圈”。今年2月,泰誠財富也因違規被大連證監局注銷基金銷售業務。此外,還有安存基金、科地瑞富基金、唐鼎耀華基金、晟視天下...
基金經理普遍樂觀 地產醫藥板塊成年末投資重點
公募基金近期用實際行動表達了樂觀情緒。據測算,上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加倉3.51個百分點,當前倉位為62.52%。其中,股票型基金、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分別上升2.7、4.02個...
港股春天來了?三大資金加速搶籌 外資精準加倉!
恒生科技指數自低位反彈至今已超過50%,其中騰訊控股、阿里巴巴-SW、美團-W等科技股漲幅均超過30%。
基金年度業績排名戰打響:獨門重倉股異動 績優基金頻限購
部分績優基金獨門重倉股近日出現異動,更有基金已提前“閉門謝客”,距離年終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市場行情輪動較快,基金排位戰依然充滿懸念,究竟誰...
電鰻財經|專戶總監索賠1018萬 新華基金暴露了投資管理高危漏洞
《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判決書披露了整個案件經過,新華基金稱其工作出現“重大事故”、“給公司造成重大損失”,從而令新華基金暴露了投資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