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09:1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信保誠基金旗下的信誠金磚四國就是這些迷路者的一員,年內回報率僅-660%,在209只同類基金位居第206名,不僅跑輸上證指數,也跑輸滬深300指數同期-460%的回報率。
《號外財經》文 / 高偉
截至6月4日,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下跌6.53%,振幅更是高達16.51%,2600余只主動偏股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83%。與A股基金的低迷不同,海外淘金的QDII基金卻在整體賺錢,當然,也有基金沒有抓住這個難得機會,跌幅甚至超過了內地股市。
《號外財經》據天天基金網統計,與國內2600余只主動偏股基金的虧損不同,209只QDII基金平均回報率卻達3.71%。換句話說,海外淘寶的基金還是賺出了辛苦錢。
然而,總有掉隊者。
《號外財經》發現,有22只占比一成的QDII基金年內回報率低于-5%,跑輸A股上證指數的基金有10只。其中,中信保誠基金旗下的信誠金磚四國就是這些迷路者的一員,年內回報率僅-6.60%,在209只同類基金位居第206名,不僅跑輸上證指數,也跑輸滬深300指數同期-4.60%的回報率。近三個月回報率為-7.31%,業內排名倒數第一。
據公開資料,該基金主要投資于“金磚四國”相關的金融資產,包括以“金磚四國”至少一國/地區為主要投資范圍的ETF以及兩類上市公司的股票:(1)在“金磚四國”登記注冊的企業,(2)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于“金磚四國”的企業。該基金投資上述“金磚四國”相關的金融資產的比例不低于基金權益類資產的80%,其余不高于20%的權益類資產可投資于非符合該基金定義的“金磚四國”相關金融資產,如臺灣股票等。該基金投資于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資產的60%,且該基金所投資的ETF應在與中國證監會簽署雙邊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或地區證券監管機構登記注冊。
《號外財經》注意到,信誠金磚四國基金現任基金經理是劉儒明,其實在該基金剛成立時就由他管理,不過在成立七年半的時間里,該基金基金經理變更了兩次:
2010年12月17日~2013年1月17日,劉儒明單獨管理該基金,在其任職的2年又32天,累計回報率為-12.90%;2013年1月18日~2014年11月4日,劉儒明與王鼐共同管理該基金,在兩人共同管理的的1年又290天,該基金再度虧損,回報率為-10.47%;2014年11月5日~至今,劉儒明再度單獨管理該基金,在其任職的3年又213天里,勉強獲得0.26%的回報率。
我們觀察了信誠金磚四國成立以來的年度業績,2011年虧損20.80%,跑輸同類基金;2012年回報率為7.83%,依舊跑輸同類基金;2013年虧損5.27%,仍跑輸同類基金;2014年、2015年再度連續虧損,回報率分別為-9.77%、-9.45%,均跑輸同類基金;2016年、2017年該基金回報率分別為8.32%、18.58%,勉強跑贏同類基金;今年以來,該基金再度虧損,并且逆市下跌。
劉儒明還管理著另一只QDII基金——信誠全球商品主題,該基金在其任職的5年又142天里,累計回報率為-45.09%,可謂是巨虧。
不得不說,劉儒明徹底失敗了,兩只基金都大幅虧損,且在不同的年份多數跑輸同類基金。好買基金給出劉儒明的綜合評分為2.87分,戰斗力1.84分,比同類平均水平低63.42%;防御力3.40分,比同類平均水平低32.67%;穩定性1.40分,比同類平均水平低72.28%。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