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牌歐浦智網(9.150, 0.00, 0.00%)遭強平后,牛散呂小奇又在南京新百(34.030, 0.00, 0.00%)上栽了跟頭。
南京新百6月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股東呂小奇及其一致行動人林雪映當日減持公司股份4841.4萬股,占總股本的4.35%。減持后,呂小奇、林雪映分別持有南京新百125.61萬股和726.84萬股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約為0.77%。
此次交易前,呂小奇通過本人及光大·鴻軒3號證券投資單一資金信托、渤海信托·奇益8號證券投資信托、渤海信托·奇益7號證券投資信托(下稱“三個信托產品”)累計持有南京新百4388.4萬股,林雪映持有南京新百1305.46萬股,二人合計持股比例為5.12%。
由此看來,呂小奇此次減持已接近“清倉”。可從減持價格分析,他這次走得頗為匆忙。公告顯示,三個信托產品的賣出價格均為29.95元/股,而這正是6月7日當天的跌停價。
盤面信息也印證這一情況,南京新百當日跌停開盤,大量拋單被消化后迅速拉升。上述三個信托產品合計賣出的4262.78萬股股份也與開盤時的巨額成交匹配。
連砸跌停板這么迅猛的拋售手法都用上,呂小奇這筆交易到底賺錢了嗎?
回溯此前公告,呂小奇其一致行動人林雪映自2017年2月至8月對南京新百進行了大舉建倉。截至當年8月11日,呂小奇一方實現了對南京新百的首次舉牌,合計持有5559.88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5%。
彼時,呂小奇表示,看好上市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前景,該權益變動目的是財務投資,不謀求公司控制權。他還表示,未來12個月內預計增持不低于5億元,并無任何減持計劃。
由于南京新百在2017年2月至8月長期橫盤,因此不難測算出呂小奇的舉牌成本:以區間股價平均價37.72元/股估算,此次舉牌耗資約21億元。而這還不算二人后續增持的0.12%的股權。
6月7日呂小奇一口氣拋售了4841.4萬股,減持套現金額約為14.7億元,剩余852.45萬股股份按照南京新百最新收盤價計算,價值約為2.9億元。如果以此計算,呂小奇此次舉牌虧損額約為3.5億元。
建倉成本約21億元,虧掉了約3.5億元,是不是呂小奇此番虧損幅度為17%?
答案并不是這樣,根據此前公告,三個信托產品總規模為19.92億元,其中13.28億元為優先級,來源是銀行理財資金,剩余6.64億元為劣后級,呂小奇就是三個信托產品的唯一差補人,對信托履行補足資金的義務。這也意味著呂小奇的虧損幅度遠不止17%。
既然虧錢了,為何走得如此決絕?
南京新百6月7日剛剛披露了出讓House of Fraser Group控股權的重組預案。公司認為,該資產出售交易將提供優質的現金流和穩定的盈利增長點,為公司后續聚焦戰略定位夯實基礎。這應屬于利好消息。而公司公告僅披露,呂小奇出于自身發展和資金需求考慮進行權益變動。可從呂小奇此前對歐浦智網的操作來看,此次減持或許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歐浦智網3月1日公告稱,呂小奇的一致行動人鴻軒3號于2月28日被動減持公司股份378.56萬股,占總股本的0.36%。此前一天,奇益7號、奇益8號分別被動減持公司股份45.46萬股、183.67萬股,分別占總股本的0.04%、0.17%。
此次被動減持歐浦智網,客觀上導致呂小奇及其控制的鴻軒3號、奇益7號、奇益8號三個信托產品存在“買入后六個月內賣出”的情形,形成短線交易違反了證券法第47條。相關公告后,原計劃簽署財顧協議的券商機構已取消與呂小奇的合作,呂小奇還因短線交易遭交易所公開譴責。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