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份有自媒體爆出,同方股份(600100.SH)總裁黃俞涉嫌挪用巨額資金,公司雖隨后發布公告澄清,但此事仍處于層層疑云之中。受此影響,同方股價暴跌,兩天內市值蒸發逾46億元。
截至2018年8月13日收盤,同方股份股價9.99元,市值僅為296.1億元。相比2015年峰值,跌幅近七成。諷刺的是,2016年,頭頂“高校第一股”光環的同方股份,曾提出未來五年千億市值目標。
雖有中國股市大環境不佳的因素拖累,但業績不佳才是同方股份在資本市場遭受重創的主要因素。
業績深陷虧損危機:營收凈利雙雙下滑 一季度巨虧2億元
據2018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同方股份一季度虧損金額達2.24億元人民幣。雖然同比虧損額已經縮窄,但此前連續兩年收入下滑和扣非凈利潤呈現虧損,都顯現公司主營業績的不利。
根據2017年年報,同方2017年營業收入為259.9億元,較2016年同比下降4.36%,這是連續第二年下滑。2016年營業收入為271.7億元,較2015年同比下降4.47%。2017年歸母凈利潤為1.04億元,較2016年同比下降97.6%,扣非后凈利潤則為虧損3410萬元,營收和凈利雙雙下滑。2016年扣非凈利潤為虧損1.35億元。
據同方2017年年報,在公司四大主營業務互聯網服務與終端、云計算和大數據、公共安全和節能環保中,除公共安全的營業收入實現增長外,其他三大主營業務收入均呈現明顯下滑趨勢。其中,互聯網服務與終端的營業收入在四大業務板塊中占比最高,但收入較2016年同比下降10.83%,云計算和大數據業務營收降幅最高,達到40.98%。不僅如此,互聯網業務和公共安全業務的營收已經連續兩年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半年度業績報告預告中,同方股份預計1-6月凈利潤可能繼續出現虧損。
披著國企外衣的“吸血鬼”:頻繁擴張吸金百億 債務高企償債堪憂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清華大學控股的高科技公司,成立于1997年并于同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上市21年來,同方股份多次獲得政府高額補助,倚著“國家隊身份”在資本市場多次募資,增發6次配股2次,涉及金額累計達100余億元。在資本領域更是加緊并購的步伐,大舉投資,百余家公司,業績卻出現滑坡,同方股份似乎陷入了一種“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
盡管募資頻繁,大舉并購,但同方卻走進了一個惡性的資本循環:一方面積極尋找新的投資標的,意圖投入新項目以謀得新的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面又不停地處置、清理過去收購的不良資產。回顧幾年間的資本運作,或可以窺見一斑。
截至目前,同方股份旗下公司已達200余家,業務觸角延伸至金融、醫療、保險等多個行業和領域。但科技主業業務慘淡,業績依賴金融等非主營業務和投資性收益,同方當前的經營模式,與曾經的科技初心已然“大相徑庭”。
值得注意的是,頻繁資本運作的背后,公司要面臨的的是負債高企的巨大壓力。同方2016和2017年累計投資性流出資金近140億元,2017年有息負債高達245億元,大部分資金用于投資性活動。當前,金融監管趨嚴、信貸環境收緊,融資成本逐漸上升,這意味著同方未來在資金流動性和償債能力上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
另外,近期中美貿易戰也令同方股份業績承壓。近三年來,同方股份在海外市場實現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2017 年海外營收占比高達 40.44%。隨著國際貿易爭端的愈演愈烈,高度依賴海外業務發展的同方股份未來或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