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09:4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20日,在盤中創下2元的低點后,樂視網(4150,000,000%)股價終于開始反轉。只用了13個交易日,就從2元漲到415元,輕松翻倍,期間還錄得6個漲停板,完全不理會一片看衰的市場環境。
8月20日,在盤中創下2元的低點后,樂視網(4.150, 0.00, 0.00%)股價終于開始反轉。只用了13個交易日,就從2元漲到4.15元,輕松翻倍,期間還錄得6個漲停板,完全不理會一片看衰的市場環境。
受樂視大漲的感染,這幾天垃圾股也開始群魔亂舞。凱瑞德(7.990,-0.19, -2.32%)(維權)、千山藥機(4.150, -0.01, -0.24%)(維權)等多只股票跟風漲停,中弘股份(1.000, 0.00, 0.00%)再度站上1元“生死線”。而在昨天上證指數跌幅達1.68%的情況下,多只ST概念股,均出現逆勢大漲。
在基本面、市場環境、退市風險均未改變的情況下,樂視這樣的垃圾股如此大漲的理由只有一個:投機。市場人士稱“這種走勢完全無法用投資邏輯解釋,只能用‘割韭菜’來解釋”。
想想今年初樂視復牌后,11個跌停下來,中途仍不斷有人接盤,就能理解這段時間樂視的瘋狂。
2017年底樂視網總共有18.6萬戶股東,而到了2018年6月30日,已經增長到30.31萬元。毫無疑問,樂視網復牌后,機構退出,游資入駐,大量散戶在接盤買入。背后的游資成為股價翻倍的推手。
監管顯然不會縱容這樣的惡炒,9月5日盤后,樂視和中弘紛紛發布停牌自查公告。對于散戶來說,在樂視這樣的妖股身上搏命,大概率是一地雞毛。
凈資產-4.76億元的樂視,13個交易日翻倍,市值仍高達166億
現在的樂視,仍然沒有絲毫好轉的跡象。
8月30日,樂視發布了2018年半年報。公司凈資產已經為負,為-4.76億元,每股凈資產-0.119元。
營收和凈利潤也出現斷崖式下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04億元,同比下滑82%;虧損11.04億元,同比下滑73.36%。經營性現金流惡化的趨勢沒有絲毫好轉,上半年現金流凈額為-8.52億元。
根據創業板上市規則,公司出現“最近一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當年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為負”,深圳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也就是說,如果下半年經營依然沒有起色,樂視網將面臨退市的命運。下半年公司經營能出現好轉嗎?很難,關聯方巨額欠債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融資基本不可能,資金問題不解決,下半年虧損是大概率事件。
這一點連公司管理層都承認。就在半年報發布后,公司發布了一份風險提示公告,很坦率地澄清了市場可能的誤解:
1、 退市風險:公司下半年存在持續虧損的可能性,如2018 年全年凈資產為負,將會退市。公司 2017 年報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 如果2018 年審計報告仍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公司也會被退市。
2、 資金問題:除已披露信息外,并未與非上市體系關聯公司達成任何償債計劃。上市公司短期無法獲得現金支持,因資金缺乏導致的上市公司經營困境并不能直接、有效解除。
3、 公司可能失去對樂融致新的控股權,一旦失去控股權,樂融致新無法計入上市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4、 債務:截止 8 月底,即將到期的金融機構借款類債務預計約 18.43 億元,其中約 1.7 億元已通過其他金融機構新增借款償還,0.73 億元非公開公司債券無法按時兌付完成,其他債務仍在協商展期中。
市場對這份中報和風險提示的反應是:漲停。8月30日當天,樂視股價漲停,8月31日,漲幅高達9%,下一個交易日,繼續漲停。
可能的利好消息有三條,但分析下來,都有點“虛”。
一是8月18日樂視與非上市體系達成的高達67億元的債務認定公告。市場一度傳聞“樂視控股已償還2.63億元的債務”。
樂視隨即作出了澄清,表示現有債務基本以債權轉讓、資產處置等方式來抵消,上市公司并沒有獲得現金流入。
第二個利好是,樂視網控股子公司樂融致新融資落地,獲得騰訊和京東投資。但同時,因為股權質押,樂視網很可能失去對樂融致新的控股權。一旦失去控股權,樂融致新將不能并表。
第三個利好是,8月14日恒大法拉第未來在廣州揭牌,表示明年一季度量產。但是,樂視網已經澄清過多次,與FF沒有半毛錢關系
到目前為止,看不到樂視經營有絲毫好轉的跡象。如果下半年公司繼續虧損,2018 年全年凈資產為負,或者2018 年財報仍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公司都將面臨退市的命運。
在樂視本身經營狀況扭轉無望的情況下,誰也救不了樂視,孫宏斌就是前車之鑒。在8月31日融創中國業績會上,媒體問及對樂視的看法,孫宏斌說:“投資者還是看公告吧。如果看不懂公告的話,那我就不多說了。”其實公告已經說得夠清楚了。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樂視股價距離最高點只剩零頭,但市值依然高達166億元。雖然超跌,但依然很貴很貴。
樂視成為龍頭,垃圾股群魔亂舞
樂視已經淪為游資頻頻寵幸的妖股!
樂視復牌的這大半年時間內,機構在不斷減持,游資接力炒作,散戶跟風接盤,這就是樂視股價大漲的推手。
從公開數據來看,2017年底,樂視網總共有18.6萬戶股東,而到了2018年6月底,股東戶數已經增長到30.31萬戶。
前期巨虧的機構基本都在大手筆甩貨。2017年末,有50只基金持有樂視的股份,其中中郵旗下8只基金總共持有1.91%的樂視股份。而到了2018年6月30日,持倉基金只剩11只,中郵旗下6只基金持股總數減少到0.53%。還有不少基金已經清倉。
機構清倉,接盤的自然是散戶。而在股價推升過程中,游資起著關鍵作用。
翻一下這幾天的龍虎榜,有好幾家券商營業部頻繁出現。其中就有被稱作“妖股制造商”的中泰深圳歡樂海岸營業部,這家營業部在9月3日買入269萬,賣出739萬。9月4日再度買入851萬,賣出307萬。
在弱勢的市場環境下,樂視這種超跌的低價股受到游資的追捧。跟樂視同樣的還有中弘股份,上半年虧掉13.78億元。股價最低跌到0.71元,股價在1元以下已經徘徊了14個交易日,根據深交所規定,公司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將被退市。
而最近幾天,尤其9月5日的漲停,讓中弘股份股價重新站上1元,暫時解除了退市風險。
樂視的妖異表現,也帶動了ST 板塊的集體飆漲,在9月5日大盤大跌的情況下,仍有多只ST股票逆勢大漲。ST雙環與ST安泰收盤均漲超5%。
垃圾股,已經淪為游資輪番炒作的對象。
在A股市場底部,垃圾股的群魔亂舞不僅無助于市場信心的恢復,反而起到了破壞市場環境的作用。
眾所周知,多年來,監管層對于退市,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這種氛圍助長了投資者炒小、炒差、賭重組的風氣。
很多投資者明知是退市股,也愿意拿錢去搏命。要扭轉投資者的投機心理,有必要嚴格執行退市制度,只有真的嘗到血淋淋的教訓,才會改變行為方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