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10:36 | 來源:未知 | 作者:呂江濤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十年間出現過7次“券商裁員降薪”傳聞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不管消息真假,同一時間段的上證指數均出現了明顯的周期性底部。
本周,券業新聞的關鍵詞之一是“裁員”。
事實上,今年9月份也有過一輪“頭部券商開始裁員”的消息攪動市場,但最終被證明并不屬實,而此后上證指數迎來了一波反彈。
記者發現,2008年至今,共有7次券商員工離職降薪的新聞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結合A股近10年的走勢,可以發現,上述7次券商離職傳聞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時候,與之相對應的上證指數則均出現了周期性底部。
末位淘汰消息不實
又是頭部券商“躺槍”
2018年三季報顯示,34家A股上市券商業績延續下滑狀態。今年前三季度,這34家券商營收合計為1845.49億元,同比下滑12.29%;實現歸母凈利潤合計478.23億元,同比下滑32.91%。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整體業績低迷,但頭部券商的業績表現明顯優于行業平均水平。今年前三季度,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實現歸母凈利潤的同比降幅均在10%以內,分別為5%、8%、8%。
雖然,今年以來券商行業頭部效應愈發顯著,但裁員降薪等傳聞也屢屢“找”上頭部券商。
本周一,有消息稱,“某頭部券商已經調低了部分員工的薪水,并將開始確定第一批末位淘汰的最終人選。”對此,記者昨日多方核實,該傳言并不屬實,目前該券商還沒有員工接到過類似末位淘汰的通知。
事實上,這已不是今年第一次傳聞有頭部券商裁員降薪。今年9月份,也有媒體報道稱,“由于業績低迷,有一家頭部券商準備大規模裁員”。后經記者證實,上述消息也不屬實,該券商不僅沒有裁員,其分公司甚至還在招人,而且因為股市行情不好,還特意給新人兩年的保護期。
由于頭部券商抗壓能力較強,在股市行情不好時,業績往往優于行業平均水平。而且,今年以來,券商行業頭部效應愈發顯著,頭部券商也就成為研究員們最熱衷推薦的標的。
多數券商分析師都認為,諸多上市券商今年以來的業績壓力都與市場活躍度的進一步下降有關。股票市場交投活躍度的進一步下降,無疑成為重挫券商業績的重要原因。不過,從今年前三季度的業績來看,頭部券商的業績表現仍比較突出。
中信建投證券、山西證券等多家券商的研報均指出,在二級市場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券商板塊強者恒強的局面將持續,行業集中度也將持續提升。金融市場開放加深、創新業務傾向龍頭券商、滬倫通有望年內落地等消息,都將為龍頭券商帶來新的利好預期。
券商裁員降薪傳聞
往往出現在股市階段性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份出現“某頭部券商已經調低了部分員工的薪水,并將開始確定第一批末位淘汰的最終人選”這一傳聞時,正值今年券商業績最低谷時期。
8月份上市券商業績公告顯示,32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母公司數據,下同)營業收入79.4億元,實現凈利潤13.64億元,分別較7月份下滑52.1%和80%。其中,僅有東方證券一家券商的營業收入實現環比增長,凈利潤則只有東方證券和南京證券兩家券商實現環比正增長。
不過,此后A股市場迎來了一波凌厲的反彈,上市券商的月度業績也開始回暖。
對此,有媒體總結出A股見底的九大信號,其中就包括券商經營慘淡、多家券商降薪應對、券商裁員傳聞不斷等。
據記者統計,2008年至2017年,共有7次券商員工離職降薪的新聞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第一次是在2008年10月份,第二次是在2011年11月份、第三次是在2012年2月份,第四次是在2012年12月初,第五次是在2014年1月份,第六次是在2015年9月份,第七次是在2016年5月份。
結合A股近10年的走勢,可以發現,上述7次券商離職傳聞引起市場廣泛關注的時候,與之相對應的上證指數則均出現了周期性底部。對此,有分析指出,券商經營業績與市場高度相關,市場極度低迷的時候,也是券商最經營最慘淡的時候,否極泰來的可能性很大。但當前市場是否處于底部,還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