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10:0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隨著K線圖上揚的,還有大小股東們飛揚的心。近期的反彈行情“撩撥”著一眾持股者的心神,從而催生出不少減持案例。
市場人士認為:“目前來看,兌現投資收益和補充流動性可以說是股東減持的兩大主要目的。但選擇清倉這種比較決絕的方式,一方面可能是股東變現的意愿比較強烈,另一方面也常常伴隨著公司業績預期不足,或股價虛高等情況。”不難看到,解禁潮背景下,機構股東成為“大舉撤退”的主力軍;與此同時,以“回籠資金”為名的清倉式減持也屢見不鮮。
解禁即清倉
對于不少財務投資者而言,待到公司IPO時,便是其籌謀退出之際了。
11月26日晚,古鰲科技(12.070, 0.15, 1.26%)披露了股東減持計劃,宣布合計持有公司5.75%股份的鼎鋒久成、鼎鋒久照及李霖君的(三者為一致行動人),擬在6個月內減持股份數不超過632.81萬股,即三者所持的全部公司股份。
據悉,此次三位股東擬減持股份均來自公司IPO前投資以及上市后轉增。關于減持原因,鼎鋒久成與鼎鋒久照在公告中稱,系基金到期需減持清算;而李霖君則是出于個人回籠資金的需要。
古鰲科技于2016年10月18日登陸創業板,至今不過兩年有余。翻看公司三季報可見,今年前9個月公司實現營收1.11億元,同比下降14.76%;凈利潤更是虧損829.42萬元,較上年同期大減188.31%。事實上,公司上市后交出的第二份年報,業績即疑似“變臉”,2017年的凈利潤較2016年下滑了六成之多。
可以想見,在公司業績前景不甚明朗的情況下,“落袋為安”成了許多股東的選擇。
同樣遭遇多位股東清倉離場的還有麥迪科技(32.900, 0.27, 0.83%)。
11月15日,麥迪科技公告,公司股東義浩涌興與鼎知資產作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98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18%,因其自身資金需求,擬將上述股票全部擇機減持。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今年7月以來,公司第三撥宣布“清倉離場”的股東了。
前述業內人士認為,選擇“掐點”減持的,一般以股權投資機構居多。“因為他們本身的商業邏輯就是在投資標的成功上市后退出變現。”
如此看來,華信新材(15.650, 0.38, 2.49%)原始股東對減持時點的把握可謂“精準”。11月2日,華信新材IPO前已發股份迎來解禁。僅一周后,公司首發原始股東蘇州國發、北京同創和鹽城中科就宣布減持其全部所持股份,共計占公司總股數的15.06%。
暖意促離意
或“見好就收”,或“及時止損”,隨著市場的回暖,一些“蟄伏”多時的投資人,將減持之事再提議程,欲順勢退出。
星湖科技(3.570, 0.10, 2.88%)11月26日晚公告,持股14.14%的股東匯理資產擬減持其全部持股。上述股份均來自匯理資產2014年底參與的公司定增,當時的發行價格為3.85元/股。
今年5月,匯理資產首次公布了減持計劃。截至11月23日減持期屆滿,匯理資產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共減持37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8%,每股減持的價格區間為3.75元至4.96元。
不難看到,星湖科技11月30日的收盤價為3.47元,不僅低于前次減持的均價,也低于定增進入時的成本價。虧本也要賣?對此,公告解釋稱,此次匯理資產的減持是出于“自身投資需要”。
無獨有偶,持股全聚德(12.030, 0.15, 1.26%)邁入第五個年頭的IDG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2014年,IDG以13.81元/股的價格參與全聚德定增,認購了公司1810.28萬股股份。該筆股份于去年7月解禁后,IDG選擇了按兵不動,直至今年1月31日,才宣布擬減持其全部持有的全聚德股份。而事實上,在此期間IDG僅減持了73.31萬股,占總股本的0.24%,減持均價在13.64元至14.33元之間。
11月22日晚間,IDG再度公告清倉減持全聚德,理由是“資金安排需要”。
與前兩者相比,太平鳥(18.220, 0.44, 2.47%)第二大股東Proven的境遇則輕松不少。
太平鳥于11月13日晚披露,股東Proven擬將其持有的5250萬股公司股份全部減持,占公司總股本的10.92%。上述股份均來自太平鳥首發上市前已持有的股份,并于今年1月9日解禁。
這并非Proven第一次打算“全身而退”。今年5月12日,Proven計劃在6個月內減持其所有公司股份,且減持價格不低于公司的首發價格21.3元/股。在此期間,公司股價經歷了從沖高到回落的大起大伏?;蛱幱谟^望狀態,Proven并未進行任何減持。
顯然,此次市場的反彈行情又為Proven的清倉計劃“暖了場”。按照11月30日收盤價17.78元/股計算,5250萬股公司股份對應的市值約為9.33億元。而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2011年Proven以人民幣3.2億元的等值美元出資,加之從其他股東處陸續受讓的股份,其最終掌握太平鳥12.5%股份的成本價在4.5億元左右(未考慮分紅)。這意味著此時退出,Proven收益還不算太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