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嚴監管態勢貫穿了保險行業的發展,這也體現在了罰單數量的增加。
據財經網方面不完全統計,截止12月17日,銀保監會公布26張罰單,各地保監局公布1274張罰單,相較于2017年各地保監局開出的866張罰單,處罰數量和處罰力度都較往年顯著增加。
其中,今年以來,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旗下分公司及相關負責人共領到約75張罰單,累計罰款金額超千萬。相比2017年的約47張罰單,罰單數量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而在領罰單超千萬之余,中國人壽也在面臨著更大的挑戰,即市場份額的不斷萎縮與保費規模被反超的可能。
全年罰單較2017年近乎翻倍
財經網梳理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信息后發現,中國人壽因編制虛假材料一項被罰16次,與此相關的具體違規行為包括,虛列費用、虛列會議費、財務數據不真實、保單相關的客戶信息不真實、編制虛假報告與資料、未如實記載保險事務事項等。此外,中國人壽還因給予投保人合同以外的利益被罰11次。
而其他領罰的原因,則涵蓋欺騙投保人、虛構中介業務、未按規定使用經批準的保險費率、利用開展保險業務為其他機構或者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內控不嚴等。其中,與消費者利益緊密相關的原因有,保險未嚴格執行保險銷售從業人員執業注銷制度、對投保人隱瞞與保險合同有關重要情況。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罰單是衡量保險企業是否合規經營的一項指標。“而公司合規經營的程度,應當與罰單數量成反比”。
市場份額連續七年下滑
不僅是日益增多的罰單,中國人壽還在面對著不斷下滑的業績。
事實上,作為壽險業“一哥”,中國人壽市場份額卻在一路走低。自2014年來,中國人壽一直呈現出下滑的態勢。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其壽險市場份額分別為,33.3%、32.4%、30.4%、26.1%、23%、20.6%,2017年,這一數字跌至19.7%。
//s3.pfp.sina.net/ea/ad/1/14/62b8a119485fcad80bd30d6c44b83ba7.jpg
與市場份額同步下滑的還有企業凈利潤。根據中國人壽三季報顯示,中國人壽2018財年三季報(累計)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198.69億人民幣元,同比下降25.93%;營業收入為5409.67億人民幣元,同比下跌1.22%。是四家A股上市險企中唯一一家呈現凈利潤負增長的企業。
而在保費規模方面,中國人壽或面臨更多同業者的競爭壓力。以中國平安(61.030, 0.18, 0.30%)為例,數據表明,2014年至2017年,中國人壽保費收入為3301.05億、3623.01億、4262.3億、5122.68億;平安人壽保費收入為1739.95億、2084.48億、2751.82億、3689.34億。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10月,中國人壽保費收入為5467.3億,平安人壽保費收入為4860.6億。雙方差距縮減約為606億。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從總保費收入方面來看,2017年中國平安以7107.84億的保費收入早已反超中國人壽。
如今,2018年即將收官,而對于中國人壽而言,今年似乎并非是一個圓滿的結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