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3 10:11 | 來源:阿爾法工場 | 作者:無相財經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本文由“無相財經(wuxiangcj)”授權 導語: 無論你是怎樣的老店,無論有多少大腕吃過你的鴨子。但做生意,還是要踏實 。 京城有1513家烤鴨店,旅行團游客只認一家——全聚德(SZ:002186) 。 但最近,全聚德股份有限...
本文由“無相財經(wuxiangcj)”授權
導語: 無論你是怎樣的老店,無論有多少大腕吃過你的鴨子。但做生意,還是要踏實 。
京城有1513家烤鴨店,旅行團游客只認一家——全聚德(SZ:002186) 。
但最近,全聚德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季度財務報告,卻讓人大跌眼鏡。
數據顯示,全聚德的營收凈利雙降。 其中,營業收入同比下滑6.33%。 整體凈利潤為1.29億元,同比減少3.81%。 從2012年至今,全聚德業績已經連續6年下滑,其成績單不可謂不糟糕。
一言以蔽: 全聚德的鴨子賣不動了。
01?百年老店
曾幾何時,談起北京烤鴨,人們腦海中就會自動浮現出全聚德的招牌,正如談起漢堡、冰可樂,人們就會想起肯德基、麥當勞什么的。
1971年7月,中國人民迎來了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當會談僵持、無法展開的時候,周總理靈機一動:
“我們不如先吃飯,烤鴨要涼了。 ”
(周總理用全聚德烤鴨招待基辛格)
吃完烤鴨的基辛格,似乎對中國人開始有點理解。 后來,人們在周恩來的“三大外交策略”時,記下了這個偉大的瞬間——除了“乒乓外交”和“茅臺外交”,還有“烤鴨外交”。
而當時之所以選擇全聚德,就是因為,它一家有氣勢的百年老店。
(老北京烤鴨師傅在客人面前展示如何制作烤鴨的壁畫)
全聚德創始人是楊全仁。 同治三年(1864年)他在北京前門外肉市街做生雞鴨買賣。 眼見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鋪生意江河日下,瀕臨倒閉。
精明的楊全仁抓住這個機會,拿出他多年的積蓄,買下了“德聚全”的店鋪。 有了自己的鋪子,該起個什么字號呢?
楊全仁請來一位風水先生商議。 這位風水先生說: “啊呀,這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 不過,以前這間店鋪甚為倒運,晦氣難除。 除非將其‘德聚全’的舊字號倒過來,即稱“全聚德”,方可沖其霉運,踏上坦途。 ”?
風水先生一席話,說得楊全仁眉開眼笑。 “全聚德”這個名稱正合他的心意,一來他的名字中占有一個“全”字,二來“聚德”就是聚攏德行,可以標榜自己做買賣講德行。
于是他將店的名號定為“全聚德”。 接著又請來一位秀才書寫了“全聚德”三個大字,制成金字匾額掛在門楣之上。
那字寫得蒼勁有力,渾厚醒目,為小店增色不少,全聚德的生意蒸蒸日上。
(全聚德老招牌)
楊全仁精明能干,他深知要想生意興隆,就得靠好廚師、好堂頭、好掌柜。 他時常到各類烤鴨鋪子里去轉悠,探查烤鴨的秘密,尋訪烤鴨的高手。
當他得知專為宮廷做御膳掛爐烤鴨的孫老師傅,技術十分高超,就千方百計與其交朋友,經常一起飲酒下棋,終于把孫老師傅說動,在重金禮聘下請到了全聚德。
聘請了孫老師傅,也就等于掌握了清宮掛爐烤鴨的全部技術。 經他烤出的鴨子外形豐盈飽滿,顏色鮮艷,色呈棗紅,皮脆肉嫩,鮮美酥香,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為全聚德烤鴨贏得了“京師美饌,莫妙于鴨”的美譽。
(上世紀40年代,一位師傅在給食客用刀片烤鴨)
總結全聚德的興起之路,我們發現首要原因,就是在于鴨子的選料實在,廚工手藝精,從選鴨、填喂、宰殺到燒烤,都是一絲不茍的。
基于此,這家店才能生存百年而生意不斷。
(以全聚德為背景的話劇《天下第一樓》,1988年首演。并有同名電視劇)
進了皇上住的故宮,游了老佛爺的頤和園,然后從和平門地鐵站出來,就能看見全聚德的黑底金字招牌,令人肅然起敬。
這是對歷史的尊敬,也是對手藝人,對誠信之道的尊敬。
02?“貴又難吃”
“全聚德”的招牌風流百年,從建國到現在,無數名人外賓也都在這里把酒言歡。
因全聚德的招牌實在太過響亮,所以,這里也成了外地游客的試吃首選,特別是有的門店,還提供一種“片鴨子”的表演:
一個帶著高帽的廚師,在烤鴨的身上要切夠108刀,整個過程都淌著油。
(全聚德店師傅在給顧客表演片烤鴨)
“全聚德”現在的味道怎么樣?
相信知乎點贊最高的下面這兩個答案,可以說明一個問題,用北京話說就是: 不靈了。
(點擊看大圖)
如果說口味的問題,可能用因人而異的理由搪塞過去,那么全聚德價格問題,則是老百姓們繞不過去的一道坎。
作為一家中國餐館,全聚德價錢著實不便宜。
(全聚德菜單上標注的烤鴨價格)
首先,店內的菜品基本上都高于其他飯館一些,再加上全聚德現在還收取不菲的效勞費和場地費: 大廳收取10%,包房收取15%。
數種費用加起來,遠遠超過了正常人的心里接受價位: 一只烤鴨就要二三百塊錢,再加上服務費,就奔500去了。 而在南方,一只烤鴨也就30~40塊錢。
(北京全聚德兩個門店顧客點餐過后的結賬單)
更為有趣的現象是,人們還發現,在1987年,全聚德鴨子的價格才8塊錢。 30年,正好漲了30倍。
(1987年全聚德店的菜品價目表)
口味差強人意,價格與日俱增。 更讓人不舒服的是,在全聚德吃鴨子,還要看運氣……
由于全聚德開了多家分店,很多老食客都抱怨口味不一,即便是一家店同一個師傅,有時上下浮動都非常之大。
食客們對全聚德的嫌棄漸漸顯露,尤其網絡上對烤鴨店的測評,許多人更是毫不留情地批道“貴又難吃”。
當花了幾倍的錢去吃一頓飯,還要靠運氣來決定口味的時候,還會有回頭客嗎?
現在,北京當地人幾乎都不吃全聚德烤鴨了,外地的旅客到全聚德用飯,也很少再有回頭客。
口碑差了,業績自然也就會下降。 作為“國字頭”老字號,全聚德正在被新興品牌趕超,“北京烤鴨=全聚德”的時代,已然成為過去式。
(北京利群烤鴨店,是由原全聚德的廚師張立群于1992年在自家的房子里開辦的,由于講質量,守誠信在中外賓客中建立了良好的信譽)
03?坐吃山空
為何民眾不愛吃全聚德烤鴨了?
口味變了,價格高了,花里胡哨的東西變多了。
如果再細細分析里面的內部問題,我們可以發現:
一方面,全聚德存在很多國企都普遍存在的問題——對員工的激勵制度不完善,留不住人才。
對于此前在全聚德和平門總店當廚師的劉恩來說,他自己就是一例。 2000年他離開全聚德,自立門戶,創立了“鴨王”品牌。
(創立“鴨王”品牌的劉恩來師傅)
目前在北京專做和兼做烤鴨的餐廳酒店加起來有6000多家,其中一些重量級的品牌在市場號召力上已經趕上甚至超越了全聚德。
愈來愈多的烤鴨名店崛起,民眾的選擇愈來愈多。 在此情況下,全聚德非但沒有降低身價,還牢牢抱著“百年老店”的牌子,坐吃山空。
對于傳統美食來說,百年“老字號”,往往意味著味道好,所以很多餐館也就利用這一點,打文化牌,打名人牌。 全聚德也不例外。
(全聚德打文化牌,圖為其名下的展覽館揭牌)
一位聚德的內部人士對記者坦言:
?“每年靠政府補貼就可以,不用擔心盈虧狀況。 并且,擁有‘國宴’身份的全聚德肯定不會倒閉。 ”
對此,網民議論紛紛:
“我說怎么這么牛啊? 每年都有政府補貼啊,那是納稅人的錢哪,可恥。 ”
“百多年的老字號成為國企,就完了。 ”
“北京地區的一個特色飲食,為什么非要上市呢? ”
“敗了全聚德的老字號名聲。 ”
(網友吐槽全聚德)
這里,筆者想起了在電視劇《朱元璋》里,有這樣一個橋段:
朱元璋在宮里吃到了民間手藝人的鴨血湯,大加贊美。 后來這個手藝人就趁機漲價。 原來兩文錢的鴨湯,變成了6文,并號稱“皇家御用”。
朱元璋在一次微服私訪中,見到此幕,龍顏大怒,吩咐錦衣衛,把店給抄了。
后來經過劉伯溫的反復勸說,才改口: “告訴他! 店可以繼續開,但價格不能漲! ”
(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百年前的一碗鴨血湯,或許可以給全聚德一個啟示:
無論你是怎樣的老店,無論有多少大腕吃過你的鴨子。 但做生意,還是要踏實 。
全聚德的興起,是幾代人的踏踏實實換來的,但是敗掉它,一代人就可以做到了。本文來源:無相財經
對于這家餐飲老字號,你有怎樣的犀利觀點,請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