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05 02:07 | 來源:金融投資報 | 作者:劉慶華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旗下基金全部跑輸業績基準
不考慮貨幣基金和今年以來成立的基金,東興證券(11.57 +3.49%,診股)旗下7只基金在今年前8個月全部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其中成立于今年1月30日的東興核心成長A自成立以來至8月末累計虧損16.96%,成為年內跌幅最大的基金。這是東興證券今年向公募基金投資者交出的成績單。
作為首批直接申請公募業務牌照的券商之一,東興證券開展公募業務4年以來表現慘淡。11只基金自成立之日起,2只虧損超3成,只有3只總回報跑贏業績比較基準,管理的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行業排名122/136位……
旗下基金全部跑輸業績基準
數據顯示,剔除年內成立的新基金,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股票型、混合型)今年前8個月算術平均漲幅為25.64%(僅計A類份額,下同)。而東興證券旗下6只基金平均收益率只有5.28%,在130家基金管理人中排名倒數第2。在有5只以上基金納入統計的基金管理人中排名倒數第1。
具體來看,東興量化多策略、東興眾智優選前8個月分別下跌4.6%和4.56%,東興品牌精選 A 和東興量化優享則上漲6.23%和7.64%,表現較好的是東興改革精選和東興藍海財富,分別上漲12.91%和14.07%,這6只基金均為靈活配置型基金。但無論是與主動權益類基金(25.64%)相比,還是與細分的靈活配置型基金(21.51%)相比,這6只基金的收益率均大大跑輸同類平均水平。
而事實上,若考慮年內成立的基金,東興證券旗下權益類產品表現更為慘淡。成立于今年1月30日的東興核心成長A自成立以來截止8月末累計下跌16.96%,成為年內跌幅最大的基金。
除了權益類產品外,東興證券旗下還有3只債券基金和1只貨幣基金。但其債券產品表現也平平淡淡。
整體來看,不考慮貨幣基金和今年以來成立的基金,東興證券旗下7只基金在今年前8個月全部跑輸業績比較基準。
7只股基總規模僅1.93億元
不僅是今年表現差勁,長期來看,東興證券在公募業務方面可謂毫無亮點。
數據顯示,東興證券旗下11只公募基金自成立以來截止今年9月3日,只有5只實現正收益,收益率最高的是貨幣基金東興安盈寶 A,累計回報10.91%,與此同時,東興量化多策略累計虧損超過36%,東興藍海財富虧損32.7%,東興眾智優選虧損超20%。
對比業績比較基準,11只基金成立以來的總回報只有3只跑贏業績比較基準。且,其中兩只超額回報不超過2%。可謂全面慘敗。
業績的不給力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投資者“用腳投票”選擇贖回,基金規模縮水。上述同源數據顯示,截止今年6月末,東興證券管理主動管理的7只權益類基金資產規模最高的僅5271萬元,7只基金合計僅1.93億元。
整體來看,據WIND統計,截止目前,東興證券管理的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為8.33億元,行業排名第122位。
公募業務4年表現慘淡
東興證券是首批拿到公募業務牌照的券商之一。2015年1月,證監會批準了東興證券的公募業務資格。2015年9月,東興證券的首只公募產品東興改革精選就已成立。但4年之后,東興證券的公募業務仍然裹足不前。截止目前,東興證券在公募業務方面共有基金經理5人,平均任職年限3.71年。雖然投研隊伍有一定的任職經驗,但無論是從今年還是從長期來看,其實力都難言令人滿意。
據東興證券半年報,上半年,東興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分部實現營業收入 2.60 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13.78%。其資產管理業務分部主要包括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和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而據公募基金中報,上半年,東興證券從公募基金業務中獲取的管理費收入1458萬元,而管理費收入是公募業務的最主要收入來源。據此可以推算,在公募業務領域,東興證券的收入總收入的比較非常小。
面對大資管市場,希望從中分一杯羹,補足自身業務短板,也為公募業帶來新鮮血液,懷著這樣的初衷,以券商為代表的機構紛紛布局公募行業。但從目前來看,新加入的券商們優勢并不明顯。據統計,截止8月末,12家獲得公募業務的券商和券商設立從事公募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只有3家公司旗下的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跑贏平均水平,且其中2家只有1只公募產品納入統計。共有7家旗下主動權益類基金平均收益率不足20%。顯然,在公募業務方面,他們面臨的競爭仍然激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