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10:13 | 來源:中國證券網 | 作者:黃紫豪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閆衍詳細分析了當前中國經濟的短期走勢。他表示,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均面臨不同程度的經濟放緩壓力。隨著增長中樞下移,中國經濟也呈現出短周期波動的特點。
11月13日,中誠信國際與俄羅斯信用評級機構Expert RA在北京合作舉辦“中俄合作論壇:戰略、機遇與前景”。中誠信國際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閆衍在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中短期企穩正面因素增多,或有望出現短期改善,但多重制約下經濟下行壓力仍存。閆衍同時表示,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仍有韌性,對中國經濟中長期平穩運行抱有信心。
閆衍詳細分析了當前中國經濟的短期走勢。他表示,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均面臨不同程度的經濟放緩壓力。隨著增長中樞下移,中國經濟也呈現出短周期波動的特點。從短周期來看,近期中國經濟運行中短期弱企穩的支撐因素有所增多,在未來的2-3個季度或有望出現修復跡象。
閆衍認為,經濟短期弱企穩的支撐因素主要體現在,一是2019年以來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的逆周期調控政策,尤其財政政策加大穩增長力度,專項債使用范圍擴大并將明年發行規模前置,改革中央和地方稅收分配體制對央地財權事權進行再平衡,這一系列措施或有助于基建投資的企穩回升。
二是,隨著房企高周轉模式下竣工加快,建安投資對房地產投資形成支撐,預計2020年建安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房地產短期保持韌性,有助于穩投資。
三是雖然通脹走勢分化態勢或仍然會延續一段時間,但PPI或短時企穩回升,同時考慮到中美貿易階段性緩和出口企穩對制造業的拉動作用,企業補庫存需求或帶動制造業生產的改善。
與此同時,支撐因素還包括寬信用下融資環境的改善,中國金融條件指數改善,融資環境的回暖也有助于經濟的改善;財新PMI與BCI的改善或說明了民營企業與中小企業的改善,同時歷史回顧的角度看,財新PMI的反彈往往先于中采PMI,也不排除短期制造業投資企穩的可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