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03:51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總體要求方面,《通知》要求各券商要把握好行業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和關鍵環節,“抓兩頭、帶中間”,打造健康行業生態,同時制定文化建設改進計劃,提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證券行業文化建設話題近來持續升溫。12月11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家券商獲悉,中國證券業協會(簡稱“中證協”)日前已向證券公司下發了《關于報送〈證券公司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證券公司應結合自身特點和實際,研究提出本公司文化理念,制定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改進計劃,向協會報送并向社會公布。
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
《通知》明確,各券商應當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擔負起行業文化建設、防范道德風險、履行社會責任的主體責任,準確把握行業文化建設規律,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行業文化“軟實力”,積極塑造健康向上的良好行業形象。
在總體要求方面,《通知》要求各券商要把握好行業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和關鍵環節,“抓兩頭、帶中間”,打造健康行業生態,同時制定文化建設改進計劃,提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對各券商而言,報送內容主要包括企業文化理念、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和文化建設改進計劃。《通知》要求,券商應堅持“合規是底線、誠信是義務、專業是特色、穩健是保證”的證券行業核心價值觀,在此基礎上提煉形成本公司文化理念和價值理念;文化建設配套制度包括但不限于用人制度、考核制度、合規風控制度、員工行為規范手冊、職業道德培訓制度等。
對于文化建設改進計劃,《通知》明確了五方面具體內容:一是制定公司治理促進文化建設的工作方案;二是推動公司文化與戰略融合發展的制度安排;三是推動公司文化與業務協同發展的具體措施;四是強化公司文化宣傳與培養的教育計劃;五是建立履行社會責任和維護聲譽文化的激勵措施。
《通知》要求,各券商應提出把文化建設納入公司治理重要內容的具體措施;建立公司長期價值創造、聲譽價值創造的激勵機制,完善聲譽風險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手段加強人員管理,防范道德風險;采取有效措施鼓勵員工參加職業道德相關培訓。
《通知》還特別明確,券商應把服務國家戰略、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參與健康輿論生態建設、積極參與扶貧幫困等增強公司“軟實力”的指標,納入公司績效考評的制度安排。
加強文化建設馬蹄疾
近期證券業圍繞文化建設展開了一系列行動,相關話題持續升溫。
11月21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在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動員大會上表示,行業文化是價值觀、風險觀、發展觀的綜合體現,必須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持續積淀和涵養行業生態,健康良好的行業文化是證券基金行業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易會滿指出,加強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要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的有機結合,把握好行業文化建設的實現路徑和關鍵環節,“抓兩頭、帶中間”打造健康的行業生態,以監管導向加速行業文化形成。易會滿同時強調,要堅持用科學的方法全面提升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水平,行業文化建設要落地有聲,要形成特色,要發揮各方合力,要久久為功。“證券基金機構、自律組織、監管部門要努力開創證券基金行業文化建設新格局,用文化的力量引領方向、促進發展、塑造形象,為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支撐。”
就在動員大會召開當天,中國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委員會宣告正式成立,委員會由證監會相關部門、地方證監局、滬深證券交易所、證券業協會、證券公司相關負責人組成。同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召開證券行業廉潔文化研討座談會并發布《證券行業文化建設倡議書》。會議認為,各證券經營機構應以抓好廉潔從業規定落實為契機,推動公司文化建設落地有聲、抓石有痕、久久為功,深耕“忠、專、實”的文化底蘊,堅持不懈厚植“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文化理念,更好服務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