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 11:15 | 來源:未知 | 作者:林榮華 張凌之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萬博兄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潘玥表示,海正藥業如此大額的計提是可以從此前的財報上看出端倪的。
□本報記者 林榮華 張凌之
海正藥業(9.760,0.14,1.46%)驟然大規模計提減值,令重倉的機構陷入窘境。多位基金經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原研藥出現“黑天鵝”是業內常態,提前預判并不容易,但就海正藥業而言,部分指標其實在此前已經出現端倪。醫藥股投資一旦踩雷,風險敞口比較大,因此需要強化風險控制。
關注預警指標
根據公告,主營化學原料藥和制劑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的海正藥業合計計提13.17億元損失,而其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55億元,這意味著,前三季度的凈利潤被一次性虧光。在業內人士看來,海正藥業的“爆雷”其實早有預警。
萬博兄弟資產管理投資總監潘玥表示,海正藥業如此大額的計提是可以從此前的財報上看出端倪的。比如海正藥業存貨周轉率上市以來持續降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從2018年年報開始為負,這種情況在藥品企業并不多見。同時,海正藥業的自由現金流進入2019年后也開始轉負,這個跡象也較為明顯。此外,海正藥業在2018年出現信披違規。“出現這些現象,一般是不會投資的。”
重慶諾鼎資產總經理曾憲釗則表示,資產減值準備有8個子項,分別是應收賬款減值、存貨價值、固定資產減值、在建工程減值、無形資產減值、商譽減值等,所以很難事先預判。除了應收賬款可能有預兆,其它減值都是可能突然“爆雷”的。
曾憲釗進一步介紹,比如存貨,因為藥品有有效期,如果長期滯銷,可能會集中在有效期前6個月逐步開始確認減值,而存貨是不披露有效期和庫齡的。存貨減值還有一種,如以前利潤很高的時候高價買了一批原材料,也制成了產成品,假設這次集合采購沒入圍,那么這批產成品就賣不出去;或者雖然進了集采,但是價格被大幅殺掉了,覆蓋不了直接成本,這個時候也是要提存貨減值的。
“防止突然減值,最好的辦法還是要求藥企加強信息披露。”曾憲釗表示。
機會與風險并存
或一飛沖天,或一敗涂地,創新藥這種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一直是機構眼饞又警惕的對象。
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從美股的一些小型創新藥公司看,確實股價變動十分劇烈。如果研發失敗爆發“黑天鵝”,極端情況下股價可能一日跌去90%;但如果研發成功,單日上漲5倍也不意外。
此次海正藥業大額減值計提,是否意味著其他創新藥企業也可能存在類似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