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04:24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王雨馨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3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北斗三號2009年11月啟動建設。10余年來,工程建設歷經關鍵技術攻關、試驗衛星工程、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完整系統...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標志著北斗“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斗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作為國之重器,北斗的工程建設如何彰顯“中國速度”?獲得了哪些豐碩成果?放眼未來,北斗系統的深度應用怎樣全面推動?
工程建設提前半年完成 核心器件100%國產化
8月3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介紹,北斗三號2009年11月啟動建設。10余年來,工程建設歷經關鍵技術攻關、試驗衛星工程、最簡系統、基本系統、完整系統五個階段,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開通全系統服務。
“建成即開通、開通即服務,工程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冉承其說,400多家單位、30余萬科技人員集智攻關,攻克星間鏈路、高精度原子鐘等16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500余種器部件國產化研制,實現北斗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國產化率100%。
冉承其表示,北斗三號發揮舉國體制優勢,高效完成組網。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建強工程總體和兩總研制隊伍,以總體、技術、質量、進度為標準,創新研制建設體系,單星研制周期縮短四分之一,運載火箭總裝周期縮短三分之一,衛星入網周期縮短四分之三。構建形成風險分析及控制保障鏈,不帶隱患發射,不帶疑點上天。自2017年11月起,兩年半時間高密度發射18箭30星,建成40余個地面站,快速形成星地一體化運行能力。特別是面對年初以來的新冠疫情影響和航天領域質量形勢風險,工程全線狠抓任務組織實施、狠抓產品質量復查、狠抓任務風險防控,實現組網收官攻堅戰和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在系統功能方面,冉承其介紹,北斗系統性能一流,展現中國品質。“北斗三號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共7類服務,是功能強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同時,北斗性能指標先進。全球范圍定位精度優于10米、測速精度優于0.2米/秒、授時精度優于20納秒、服務可用性優于99%,亞太地區性能更優。“我們實測的導航定位精度都是2-3米,比我們公布的指標精度更好,所以應該講北斗是特別好用的系統。”冉承其說。
發力深度應用 北斗還需要做好這些工作
目前,北斗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3450億元,2020年有望超過4000億元。
由此可見,北斗系統在應用和市場化發展方面已初具規模,未來將如何全面發力北斗系統的深度應用?冉承其表示,北斗應用前期取得很大進展,但和系統建設成就來比,未來的應用道路依然漫長。
具體而言,冉承其認為,未來北斗需要著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構建完整的政策保障體系。比如相應的法律保障、建立相應標準等,構建讓北斗更好發展的產業環境;
二是更加開放、更加融合。今日發布的7類文件便于全世界企業關注、使用、研制、生產北斗的產品,讓好用的北斗產品更早地深入到各行各業;
三是進一步推動衛星導航和新興技術的融合。比如5G、移動通信、大數據、互聯網等一定會帶來新的更多的模式、業態和經濟增長點;
四是進一步注重科研創新。創新是北斗建設和應用永遠的靈魂,創新也會帶來產業、經濟社會的巨大變化。
“我想,隨著全國上下共同推動北斗應用,世界各國更加關注,北斗應用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冉承其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