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1 13:09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板塊輪動迅速,結構分化嚴重,疊加炒熱點、業績差的個股表現一般,一批績優股表現突出。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公募基金以優秀的選股能力,為持有人帶...
2020年A股行情正式收官,受到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國際摩擦等多方面影響,2020年無疑是艱難的一年,但A股整體表現不錯。這一背景下,公募基金再次大豐收,成功“出圈”。主動偏股型基金表現遍地開花,是繼2007年以后翻倍主動偏股型基金數量最多的一年,共有84只主動偏股型基金收益率超100%,若加上5只翻倍的被動指數型產品,合計有89只。
若將時間拉長,從近3年、最近5年來看,在A股結構性行情中,一批優秀的主動權益類基金抓住機遇表現不俗,再次實錘“炒股不如買基金”。
翻倍基數量僅次于2007年
2020年12月中旬以來,多數時間保持領先,由趙詣管理的農銀匯理工業4.0笑到了最后,以166.57%的收益率奪得2020年主動偏股型基金榜首。同時,他管理的農銀匯理新能源主題、農銀匯理研究精選、農銀匯理海棠三年定開收益率分別為163.49%、154.88%和137.53%,也就是說,2020年主動偏股型基金前四均由趙詣包攬。
此外,由黃安樂管理的工銀瑞信中小盤成長、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低碳先鋒、孫迪和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高端制造A、羅世峰管理的諾德價值優勢、李游管理的創金合信工業周期精選A2020年收益率也超過130%。
2589只(AC份額合并計算、剔除2020年新成立基金)主動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51.02%,大幅跑贏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科創50、中小板等主流指數,僅次于創業板指。
從2020年行情來看,板塊輪動迅速,結構分化嚴重,疊加炒熱點、業績差的個股表現一般,一批績優股表現突出。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的優勢進一步凸顯,公募基金以優秀的選股能力,為持有人帶來了很好的超額收益。
整體來看,2020年再次實錘“炒股不如買基金”,主動偏股型基金中共有84只收益率超100%,這一數據僅次于2007年131只的翻倍基數量。
梳理歷年翻倍的主動偏股型基金,自2001年以來,僅2006、2007、2009、2014、2015、2019和2020年出現過翻倍基金,其余13年均未出現過。具體來看,2019年共有5只翻倍基,表現最好的是廣發雙擎升級A,收益率為121.69%;2015年,共有20只基金收益率超100%,表現最好的是易方達新興成長,當年回報率達到171%;2014年有1只翻倍基金,為工銀瑞信金融地產,回報率達到102.49%;2009年共有10只翻倍基金,表現最好的是華夏大盤精選,當年回報率達到116.19%;2007年則是翻倍基金的爆發年,在合計213只主動偏股型基金中,共有131只翻倍基金,占比超六成,表現最好的仍是華夏大盤精選,當年回報率超226.24%;2006年也有82只翻倍基金,表現最好的是景順長城內需增長,當年回報率超182.27%。
近3年460只主動偏股型基金“翻倍”
將時間拉長,A股自2018年1月以后行情較為平淡,上證指數在2019年1月4日跌至期間最低點2440.91點后,市場呈現出結構性牛市,核心資產價值被進一步挖掘,各板塊間的龍頭牛股機會頗多。
從指數表現來看,上證指數上漲了5.02%,滬深300上漲29.28%,深證成指上漲31.07%,而且創業板指上漲了69.24%,也凸顯出這3年市場結構性分化明顯。這一期間,公募基金依舊表現不錯。主動偏股型基金平均收益達到69.68%,好于所有主流指數。
表現最好的是前海開源中國稀缺資產A,近3年收益率達到286.62%;其次是富國新動力A和金鷹信息產業A,收益率分別達到231.89%和230.11%。萬家行業優選、富國精準醫療、國泰融安多策略、交銀醫藥創新和前海聯合泓鑫A的收益率也均超200%。整體來看,共有460只基金收益率超100%。
33只基金近五年收益率超200%
再將時間拉長至近5年,從近5年市場來看,自2016年年初遭遇熔斷后,市場呈現小幅震蕩上行,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結構性行情更為突出。數據顯示,2016年1月4日,上證指數開盤于3536.59點,收于3296.26點;而2020年的12月31日收盤于3473.07點,差距甚小,區間漲跌幅為-1.87%。在這期間,滬指最低探至2440.91點,最高達到過3587.03點,整體波動不大,呈現出結構性行情。
這5年中,不僅上證指數表現一般,其他主流指數表現也一般。表現最好的是滬深300,漲幅達到39.68%,但是整體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收益高達75.21%。可以說,在這期間,公募基金表現大幅好于市場,同時也迎來了公募基金的黃金時代。
數據顯示,從主動偏股型基金來看,341只(AC份額合并計算)基金收益率超100%,值得市場關注的是,這期間有25只基金業績超過200%。表現最好的是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近5年收益率為315.30%;緊隨其后的是景順長城旗下、由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鼎益,期間收益率達到300.95%。此外,易方達消費行業、前海開源國家比較優勢、銀華富裕主題、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工銀瑞信文體產業A和中歐時代先鋒A等基金業績也超過250%。
從被動指數來看,表現最好的是招商白酒,該基金母基金份額近5年業績已經超過500%,收益率達到512.63%。鵬華中證酒和國泰國證食品飲料近5年業績也達到377.97%和326.03%。華夏上證主要消費ETF、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天弘中證食品飲料A、嘉實中證主要消費ETF等收益率也超過250%,合計共有8只被動基金近5年收益率超過200%。可以看到,不少產品是消費類的指數基金,在這一波結構市中嶄露頭角。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