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2 14:17 | 來源:雷達財經 | 作者:未知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針對醫生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后右眼近乎失明相關報道,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后復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范。...
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宏晶 編|深海
1月2日,愛爾眼科醫院官方微博消息,對于艾芬女士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的眼病診治事件,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迅即成立集團調查工作組,并于2021年1月1日連夜趕赴武漢進行調查。工作組將對此事進行全面調查核實。愛爾眼科集團稱愿意為艾芬女士后續治療提供幫助。
此前在12月31日,針對醫生艾芬在愛爾眼科治眼后右眼近乎失明相關報道,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該患者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后復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范。
1月1日下午,艾芬在其個人微博回復上述聲明稱,術前B超和OCT是根據愛爾眼科要求做的;這兩項檢查結果和眼底視網膜平復不是一個概念;而且自己的白內障病變程度很輕,希望愛爾眼科如實公布其真實的術前白內障照片。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在艾芬之前,愛爾眼科已發生多起醫療事故,有患者甚至雙目失明。
而愛爾眼科通過多年跑馬圈地,現已成為國內最大民營眼科醫療機構,公司市值在年末站上了3000億元,一年時間市值增加超1800億元。不過,其業績增長更依靠并購來的資產并表驅動,這也讓愛爾眼科累積了41億元商譽。
艾芬質疑愛爾眼科沒做好術前檢查
此前,認證為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的微博"急診向日葵艾芬"發視頻稱,其與2020年5月份視力明顯下降,經熟人介紹,來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醫治。
醫院在檢查完后,表示她的右眼患上白內障,建議換高檔人工晶體。5月25日,副院長王勇給艾芬做了白內障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包括手術費在內的費用2萬9千多。
不過艾芬稱,術后自己的視力越來越差,"術前我的右眼裸眼視力0.2,矯正之后0.4左右,但是到7月9日,去眼鏡店配眼鏡時發現右眼視力只有0.1了。"
一直到10月,視力仍未好轉,于是她來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右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呈灰白色隆起,屈光不正(右眼高度近視),近乎失明。
艾芬認為,自己白內障很輕,愛爾眼科沒必要給她做這個手術,同時,在愛爾眼科就診時,醫生沒有仔細檢查其眼底,以致延誤發現及治療視網膜脫落的時機。
在視頻中的語音連線里,王勇表示"檢查是檢查了,但沒有那么全面"。艾芬還提到,她在向愛爾眼科要自己檢查時拍攝的白內障照片,王勇卻給了她一張白內障很嚴重的照片,艾芬質疑"絕對不是我的,是P過的"。
12月31日,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在其官方微博發表聲明,表示艾芬的術前檢查、手術和術后復查等各環節均符合醫療規范。
愛爾眼科在聲明中表示,患者自主提供的三甲醫院術前B超和OCT檢查結果,均顯示眼底視網膜平復。術后復診結果顯示,患者視力較術前明顯提升,眼底視網膜平復。經核查,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不存在對患者病歷和檢查資料進行篡改和調換的情況。
1月1日下午,艾芬在微博回復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聲明稱:1.不是自行提供的術前B超和OCT結果,是根據愛爾的要求在我院做的。2.這兩個檢查有沒有異常和眼底視網膜平復不是一個概念;3.我的白內障病變程度很輕,根本遮蓋不了視網膜周邊。4.希望愛爾醫院公布我的正確的術前白內障照片。
根據公開報道,艾芬是最早一批接觸到武漢新冠肺炎初始病例的醫生,此后在一線積極參與抗疫。在2020年3月8日的《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發的文章《巾幗英雄戰疫魔——獻給抗疫最前線的"半邊天"》中提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和同事們沒時間擔心自己安危,顧不上照顧家人周全,"大家都想著多一點時間,多一次堅持,就能多救一個病人"。
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的微博認證資料為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據簡介,武漢愛爾是愛爾眼科湖北總院,位于武昌中山路481號大東門。
天眼查顯示,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由上市公司愛爾眼科全資控股,法定代表人李力,也是愛爾眼科的副董事長。愛爾眼科官網顯示,王勇是湖北省眼科學會白內障學組委員、愛爾集團白內障學組秘書。
曾致患者左眼失明
葫蘆島劉某的遭遇與艾芬遭遇頗為相似。
2018年1月16日,劉某到葫蘆島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就診,診斷為孔源性視網膜脫落后收入院,實施左眼行玻切手術,注硅油晶體植入。2018年1月25日劉某出院。由于術后視網膜再次脫離,愛爾眼科未能及時發現,導致硅油不能取出,失去再次治療機會。最終導致劉某左眼失明。
經錦州遼希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劉某左眼外傷現盲目5級,評定為八級傷殘。
隨后,劉某將葫蘆島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告上法院。法院一審認為,患者劉某在葫蘆島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經葫蘆島市醫學會鑒定,愛爾眼科醫療活動構成四級醫療事故,故需對患者的經濟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經鑒定,醫方承擔主要責任。判決葫蘆島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劉某經濟損失23.63萬元。
愛爾眼科發生的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不止于此。
2007年7月20日,患者范某因雙眼近視到重慶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咨詢手術矯正視力事宜,并在該院進行了各項術前檢查,包括采集病史和眼專科檢查、視光檢查等內容。經檢查,范唯的左眼裸視力為0.2,右眼裸眼視力為0.4,雙眼玻璃體未見混濁。
2007年8月3日,范某到愛爾眼科醫院復查并簽署了《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術知情同意書》,當時范唯因心存顧慮并未立即進行手術。2007年12月24日,范某再次到愛爾眼科復查,接診醫師將此次復查結果記錄在2007年7月20日對應項目的檢查結果旁。其中玻璃體復查顯示“雙眼玻璃體混濁”。2008年1月23日,范某在愛爾眼科醫院接受了雙眼準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術,范唯術后出現黑影飄動、干眼癥等癥狀,與愛爾眼科醫院發生糾紛。
2011年11月3日向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愛爾眼科醫院退還手術費及相關費用8003.83元、賠償其他醫療費3955.8元、交通費1000元、誤工費4800元、精神撫慰金5000元,共計22759.63元。在該案的審理過程中,范唯申請對愛爾眼科醫院的診療行為有無過錯,以及過錯與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及責任程度進行鑒定。
一審法院委托重慶市法醫學會司法鑒定所進行鑒定,鑒定結論為:愛爾眼科醫院在對范唯的診療過程中存在未充分遵循手術禁忌癥和適應癥、未行充分的告知義務、病歷書寫和記錄不規范的過錯,該過錯與范唯干眼癥加重的損害后果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系范唯損害后果的間接因素。醫療過錯鑒定作出后,范唯申請對自己的傷殘等級和續醫費進行鑒定,雙方協商選擇重慶法醫驗傷所進行鑒定,后因范唯未在限定期限內繳納鑒定費,被鑒定機構退案處理。
2014年1月17日,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作出(2011)江法民初字第00640號民事判決書,認定愛爾眼科醫院對范唯的損害后果承擔25%的賠償責任。一審判決后,范唯不服一審判決,向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14日作出二審判決。
2018年12月17日,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維持原判,愛爾眼科需賠償范某損失共計8.26萬元。
除此之外,貴陽市的吳某于2011年11月17日-2012年3月12日到愛爾醫院治療眼睛,愛爾醫院的門診病歷載明:2012年11月7日訴:雙眼紅20余天。后吳某在貴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結論均為雙眼失明。
貴州警官職業學院司法鑒定中心意見顯示,貴陽愛爾眼科醫院在對被吳某的診療過程中存在醫療過錯,其過錯行為與被鑒定人雙眼盲這一損害的后果之間存在一定因果關系,其參與度擬為15-20%。
2017年7月24日,貴陽市中院作出終審判決。法院認為,吳某所患疾病可能發生嚴重并發癥,預后不良,治療后果難以準確判斷,愛爾醫院未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對吳某的病情盡到詳盡的告知義務,一定程度上導致吳兵對自身病情沒有進行充分的治療選擇,綜合考慮醫方過錯、患者自身原發性疾病等因素,本院認為愛爾醫院對吳某因病情所致的損失應承擔30%的過錯責任。法院判決陽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吳某經濟損失35.83萬元。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18年9月26日,患者蘇某因雙眼老年性白內障到玉溪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住院治療,期間進行右眼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人工晶體植入術+玻璃體切割手術,術后出現右眼前房出血、玻璃體腔積血,造成患者右眼白內障術后右眼視力光感、光定位不準。
玉溪市醫學會作出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書顯示,蘇某病例屬于三級乙等醫療事故,醫方承擔次要責任。二審中,云南省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愛爾眼科賠償蘇某醫療費、殘疾賠償金等共計6.04萬元。
瘋狂擴張的民營眼科巨頭
公開資料顯示,愛爾眼科于2003年在長沙成立。2009年公司登陸創業板后,借助資本的東風,開啟了快速的跑馬圈地。目前,愛爾眼科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民營眼科醫療機構。
剛上市的前五年,愛爾眼科平均每年新增醫院數量僅為6家。2014年,愛爾眼科引進社會資本中鈺資本等各方,設立并購基金,通過基金收購市盈率較低的醫院,培育一段時間后,達到一定利潤水平再賣給上市公司體系。
通過這種方式,愛爾眼科加快了擴張步伐。2014-2016年,愛爾眼科集團平均每年新增醫院數量超過30家。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愛爾眼科通過基金和上市公司并購的方式在國內已經建立超過240家眼科醫院。根據董秘在互動平臺上的回復,截至2020年11月30日,愛爾眼科和并購基金旗下在大陸地區已開業醫院434家,門診部118家。
但是,在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看來,"公司的擴張速度還是有點慢。"最近,愛爾眼科公布了其新的收購計劃。12月10,公司公告收購大理華山眼科70%的股權。12月17日,公司再次公告稱,擬收購漢中愛爾陽光眼科醫院有限公司51%的股權和漢中愛爾奧斯美眼視光門診有限公司51%的股權。
收購方案顯示,交易對手為愛爾眼科旗下并購基金湖南亮視長銀醫療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該基金持有漢中愛爾陽光眼科醫院有限公司51%的股權和漢中愛爾奧斯美眼視光門診有限公司51%的股權。顯然,愛爾眼科延續了此前先基金后公司的模式。
近期的機構調研活動中,愛爾眼科創始人陳邦進一步描繪了公司的擴張藍圖,"現在愛爾有'一手好牌',比如賽道、體外醫院的儲備、市值等等,關鍵看怎么用"。
據陳邦介紹,接下來愛爾眼科將繼續在大城市推進"大一城多院"模式,比如武漢,現在是一城四院。省會城市里加強省會醫院建設,"在三年內,絕大部分省會醫院能夠成為當地一流"。同時下沉至縣級醫院,地縣一體化是近幾年愛爾在摸索的方向,讓愛爾眼科醫院遍布中國城鄉縣域。
然而除了擴張規模,在公司管理上,陳邦可能需要花費更多心思。除了不斷發生的醫療事故,愛爾眼科此前屢有虛假宣傳、違法廣告等負面消息。
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布的《2019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顯示,河南許昌愛爾眼科醫院有限公司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激光近視手術是國家軍檢認可,國家體委、軍委、教委等五部聯合下文,通過準分子激光矯正近視后,可以參加各類考試和當兵"等內容的醫療廣告,通過官網發布含有童星形象代言宣傳圖片、"愛爾眼科集團角膜庫,手術成功率90%左右"等內容的醫療廣告,違反了《廣告法》相關規定。2019年1月,許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魏都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并處罰款10萬元。
2020年7月份,愛爾眼科旗下的眼科醫院公眾號發布了一批文章,內容提到了"裸眼視力將納入中考評價指標","近視學生吃大虧,再不重視就晚了!"等字樣,文章中還配上了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的圖片。后來經教育部澄清,說目前沒有考慮將裸眼視力納入到中考評價的指標里。
業績能否撐起3000億市值?
2020年12月31日,愛爾眼科股價上漲1.41%,收盤74.89元/股,來到上市11年多來的最高點。而2020年,愛爾眼科股價整體上漲147%,市值突破3087億元,位列創業板第四。
按陳邦目前44.38%的持股份額計算,其身家達1370億元。202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陳邦以1047.6億元財富蟬聯湖南首富,位列全國第28名。
股價如虹之下,愛爾眼科的盈利能力也不差。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02億元,同比增長47.55%;實現扣非凈利潤10.02億元,首次突破單季10億元大關,同比大增85%。這一成績超過A股約九成上市公司去年全年凈利潤,
而其2020年前三季度凈利潤累計為15.46億元,已經高于2019年全年同比增長36.67%的13.79億元凈利潤。
拉長時間看,愛爾眼科這些年的增長速度都不低。iFinD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9年,愛爾眼科營業收入增速都在20%以上,13年內營收平均增速為36.14%。且利潤增速一直大于收入增速,2007-2019年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速為45.38%。
有投資者表示,愛爾眼科幾乎滿足了投資人對好企業報表的所有幻想。不管從成長性、盈利能力還是現金流來看,愛爾的報表都很完美。
不過,如此亮眼的業績靠的是并購驅動,還是內生增長?從利潤貢獻角度看,愛爾眼科似乎更依賴并購。比如2017年公司歸屬凈利潤增長1.85億元,同比增長33.31%。當期并購13家醫院裝入上市公司體內,并表后這13家企業貢獻的歸屬凈利潤為9683萬元,但如果刨去并購的業績增長,當期歸屬凈利潤只增長了8822萬元,同比增長15.83%。
2020年三季度愛爾眼科單季凈利潤增長85.5%,如果剔除三季度并表的30家醫院影響,愛爾眼科單季度凈利潤內生增速則下降到35.68%。
此外,多年的并購也為愛爾眼科的資產負債表帶來了壓力。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愛爾眼科所有者權益合計102.17,其中商譽占41.26億元,占凈資產的比重達到40.38%。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愛爾眼科累計計提商譽減值準備金額為4.45億元。
對于商譽問題,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曾表示,如果財務上出現商譽減值,根本原因是對于并購項目的整合能力和駕馭水平出現了問題。如果能夠持續不停地增長的話,商譽減值是沒問題的。
如果從2009年上市算起,愛爾眼科股價上漲了60倍,是名副其實"大白馬",這也吸引了包括淡馬錫、中央匯金、高瓴、馮柳以及眾多機構的青睞。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持股機構數量213家,累計持股數量7.86億股,持倉比例23%,累計市值404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