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5 13:53 | 來源:網易新聞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曾經有網友曬出了自己高中三年所有做過的卷子,竟然摞起來有2.41米,比自己的身高都要高出許多。對此,也有網友說:“這個和我們的有得一比,我們當年也是一樣,做題做到自己都要...
曾經有網友曬出了自己高中三年所有做過的卷子,竟然摞起來有2.41米,比自己的身高都要高出許多。對此,也有網友說:“這個和我們的有得一比,我們當年也是一樣,做題做到自己都要吐,那真是一個水深火熱的年代,不過不努力就沒有好的結果”。
但即使在書山題海中如此努力了,有不少孩子還仍然被拒之高考門外,這讓不少人唏噓不已。為何這些孩子題海戰術就不靈了呢?怎么樣才能讓孩子更加高效地學習呢?
作為一檔大型教育談話類節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影中學生頻道推出的《智慧學習方程式》也關注到了這個社會教育問題。欄目主講人賈云海和三位觀察員在深入探討后,給出了這個智能化時代下更為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
書山題海式的學習看似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但這種“努力”只是“量”的重復堆砌,不足以保障努力的“質”。
欄目觀察員翟召博博士指出“多學多練”不一定“多得”
欄目觀察員、知名心理學專家翟召博分析認為,很多時候,有的孩子為了超越其他同學提升成績,在別人學的時候努力學,別人不學的時候還是要多學多練,久而久之,書山題海就這么堆砌起來了。但付出的學習時間、學習的量不是衡量努力的指標,只是一味地埋頭苦學,這是沒有目標、不加反思的學,很低效。
學習應該是一個給知識點做減法的過程。學會的知識點掌握得越來越多,而不會的知識點通過逐個攻克,越來越少。
欄目主講人賈云海結合自己在一線教學的經歷分析指出:“學習的目的是幫助孩子提升自身的能力、贏得競爭。現在高考更多考察的是創新能力、思維能力,而不是復制能力。孩子要學的知識點其實就那么多,像高中物理一共有96個知識點,在經過高三第一輪復習之后,如果掌握了60個知識點,還有36個知識點尚待掌握,那就不需要再繼續在60個已經學會的知識點上浪費時間了,而是應針對36個還沒學會的強化練習。這樣就是在把書讀得越來越薄,要做的題也越來越少,而自己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這樣孩子越學越輕松。”
如果孩子盲目地在書山題海里做題,有可能出現同一類型的題反復做反復錯。在解題的時候,他會覺得好像見過,努力思考該怎么做,老師當時怎么講的。這實際上是在提取記憶。而其他真正會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的孩子就不一樣了,他會思考這道題考察的是什么知識點,有哪些可解答的方法,采用什么樣的解題路徑。
顯然跳出書山題海,找到自己不會的知識點,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更容易打出高效學習的一手好牌。
欄目主講人賈云海提出高效學習的路徑
找到不會的知識點,進行刻意練習,拒絕做簡單重復地練習。正所謂學得多不如學得精。
欄目觀察員董鴻英博士提出:“智慧學習中的刻意練習應該是:練在當練處,把孩子有限的時間精力投注在有目標性、有針對性、有突破性的地方。高考中即使是會的知識點也要強調孩子的反應速度和熟練度,這也需要刻意練習而不是簡單重復的練習。很多人認為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從新手到高手都要經歷1萬小時的練習,家長也會因此認為只要功夫下得深,用功比別人多,就能更勝一籌。智慧學習不是練夠了就有用,而是1萬個小時的刻意練習才能夠成就頂級人才。”
欄目觀察員董鴻英博士提倡刻意練習
所以,當孩子苦于在書山題海中找不到提升學習的突破口,不妨走出來,真正通過智慧學習找到自己不會的知識點,針對不會的內容進行刻意練習。刻意練習的基礎是具體地了解和分析孩子的情況,再給予針對性的學習任務設置,讓孩子更能被激發出學習的興趣,獲取更強的學習動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