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3:27 | 來源:網易新聞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14年,王為懷揣著對白酒的喜愛與期待,于廣州成立了酣客酒業。在酣客王為的帶領下,酣客酒業放棄傳統經營思路,創新采用FFC經營模式,不僅加快了銷售的速度、打通消費者反饋的...
白酒,是滿足國人精神需求的嗜好品之一,現已深深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龐大的白酒市場中,醬酒發展形勢一片大好,眾多醬酒品牌也紛紛涌現,為白酒行業注入了新鮮活力。
2014年,王為懷揣著對白酒的喜愛與期待,于廣州成立了酣客酒業。在酣客王為的帶領下,酣客酒業放棄傳統經營思路,創新采用FFC經營模式,不僅加快了銷售的速度、打通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壁壘,還為酣客醬酒積累了大量粉絲,讓消費者充分體驗到酣客醬酒的出眾品質。
近日酣客創始人、酣客酒業集團董事長王為接受媒體采訪,就醬香型白酒發展趨勢、酣客酒業發展規劃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消費升級促進了醬酒消費熱潮
王為認為,當前中國白酒消費市場出現了醬酒熱的消費趨勢,雖然醬酒熱的消費趨勢很大程度上是由茅臺熱帶動的,面對這一趨勢必須要理性看待,不能一擁而上,但醬酒熱不僅是一個階段內的熱潮,更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
從消費需求角度,近兩年消費升級風起,人們開始追求健康、品質消費,而醬酒的高品質剛好迎合了“少喝酒、喝好酒”的消費理念,滿足了當代消費者對于白酒的消費需求。從投資需求角度,近兩年茅臺投資屬性爆發,茅臺生肖酒、年份酒價格飆漲激起了消費者對于醬酒的購買熱情,成為醬酒在當前時點爆發的另一重要推動力。
“十八大之后中國開始進入新常態,積極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反應在消費領域便是消費升級。醬香型白酒崛起根本的問題還是消費者的收入水平和可支配收入提高了,消費者開始重視發現了醬香型白酒的健康價值。”王為說。
雖然醬酒出現消費熱潮,但王為必須要保持理性不能一擁而上。“2012年中國的白酒累計產量達到峰值為1153.16萬千升,同比增長18.55%。2019年全國白酒僅為785.9萬千升。白酒的整體需求量在萎縮,醬香型白酒雖然逆勢而上,但也不能完全不受白酒市場萎縮影響,因此對于醬酒熱仍要理性看待。”
以“六新”模式推動酣客酒業發展
自成立之初,酣客酒業就專注醬酒的生產和銷售,以“讓全世界愛上中國醬酒,讓全世界享受中國品質”為使命,認真做好每一瓶酣客醬酒。在原料選擇上,酣客醬酒特別甄選粒小皮厚的紅纓子糯高粱,并以中原地區生長期長、淀粉豐富的優質冬小麥制曲,嚴格遵循“端午制曲、重陽下沙”的釀造規律,經歷九蒸九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兩次投料、四次勾調和五年窖藏,最終得到不含任何額外添加物的優質醬酒。
王為認為,產品質量是白酒企業發展的基礎,營銷模式是白酒能否賣出去的關鍵。“酣客酒業堅持在新消費趨勢下進行創新,以六新模式推動酣客酒業發展。加強新設計,做出新的文化品牌,開發新品類,堅持新品質,給消費者帶來新體驗,走新傳播之路。”
“以新設計為例,當前手機和20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服裝零食包裝也有很大變化。但是白酒的外觀設計,仍比較傳統。我們呼吁白酒不僅要品質好,它的外觀設計也要與時俱進,帶有時代氣息。”
堅持走“FFC”模式
王為表示,酣客的成功除了產品品質夠硬,還離不開其運營模式——FFC模式。據悉,FFC模式是王為在業界首倡提出的,酣客也是白酒行業中最早通過粉絲模式開展企業經營的醬酒品牌。
FFC即Factory-fans-customers,顧客是粉絲,經營者也是粉絲,粉絲作為市場經營的主體,鏈接消費者和企業。
在FFC經營模式下,廠家與消費者免去了中間商環節,不但加快了銷售的速度、打通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壁壘,更重要的是,由于酣客醬酒的高品質、極佳的口感,對白酒認知文化的傳播,為酣客聚集了大量的白酒粉絲,即“酣親”,使消費者和品牌產生了強鏈接,這點是以往依靠商超等銷售渠道所不能企及的,讓消費者充分體驗酣客的“物尖價實”。
“酣客獨創的經營模式免去了中間商環節,不但加快了銷售的速度、打通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壁壘,更重要的是,由于酣客醬酒的高品質、極佳的口感,對白酒認知文化的傳播,為酣客聚集了大量的白酒粉絲,使消費者和品牌產生了強鏈接,這點是以往依靠商超等銷售渠道的所不能企及的。”王為說。
王為總結8年心血創業之路,將酣客運用“重做”理念,從零起步,實現了增長目標,希望《重做》的觀點和理論能幫助更多傳統企業、民營企業在互聯網時代更好地進行價值創新。“重做”不止于酒業,創新不止于眼前。
據了解,憑借出眾的釀酒實力與醬酒品質,酣客酒業迅速占領高端白酒市場,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現如今,酣客酒業已經在仁懷以全資、投資、控股、持股等形式擁有了酣客品創、君豐、夜郎古3家生產主體,加速撬動仁懷醬香產業鏈的整合,成為白酒界名副其實的“黑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