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14:33 | 來源:中國日報網財經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由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CYCAN)發起,愛德基金會支持,以及零點有數提供調研支持的《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研報告2020》正式發布!.........
????????近日,由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CYCAN)發起,愛德基金會支持,以及零點有數提供調研支持的《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研報告2020》正式發布!
????????此次2060碳中和征程中的青年角色研討會暨《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研報告2020》發布會通過線下線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舉辦。發布會通過青年對話和行業研討,邀請青年談判代表、青年社團代表和氣候變化行業代表共同思考和討論“在中國通向2060碳中和征途中,青年究竟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
????????《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研報告2020》聚焦18-24歲的中國大學生青年群體,從氣候意識、氣候行為和氣候教育三個側面描繪中國青年氣候畫像,立于國內和國際兩個不同維度,思考中國青年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應有的角色和行動路徑。
????????報告發布會現場,CYCAN執行總監鄭曉雯分享調研發起背景,提出零碳未來與青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中外對話資深氣候變化戰略傳播官姚喆,就氣候傳播與公共參與分享自己的見解;零點有數國際關系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副總經理趙雷分享此次報告采用的調研方法和重點數據的分析;報告主要撰寫者CYCAN高級項目官員白宇楠就報告提出青年行動路徑并面向扭轉氣候乾坤的各利益相關方提出相關建議。
????????中國青年的氣候畫像
????????#氣候意識
????????報告顯示,青年群體已經意識到氣候變化的嚴重性,但尚未能將氣候變化作為一種社會背景與自己的生活和發展緊密結合,或把氣候變化作為一種思考視角與更廣泛的社會議題(如性別議題)聯系起來,呈現高關心淺認知的狀態。
????????青年群體認為公眾和政府是承擔應對氣候變化責任的關鍵主體,其中公眾被認為是第一主體,總體上認可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政策成效,同時也期待政府在公眾參與政策制定和科普教育方面投入更多。
????????#氣候行為
????????總體來看,青年群體呈現以個體日常實踐為主的特點(較低門檻的志愿活動、線上宣傳和捐款等),更多呈現出“從我出發,做好自己”即可的個體意識,較少將自己置身于“青年”的群體想象之中,尚未形成以青年為主體的行動路徑、缺乏影響公眾的意愿。
????????同時,在消費行為的調查數據顯示,青年距離消費習慣的改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已呈現變革潛力,青年為綠色買單的意愿較為強烈。
????????“漂綠”是指綠色公關或市場營銷團隊用作欺騙性宣傳報道的一種形式,以此向大眾宣稱某個組織的目標和政策都是環境友好型的。調查顯示,年齡越小的青年越不會容忍“漂綠”行為。
????????#氣候教育
????????總體來看,青年參與氣候教育的渠道有限,但對氣候教育有比較高的期待和參與意愿,希望高校能創新教育方式,更多地開設氣候變化和各類學科的交叉課程,采用更多實踐類的教育模式。
????????青年普遍反映,期待看到真實而震撼的氣候傳播內容。這也為環保機構的傳播方向提供了可以從具象視角切入的指引方向,向青年展示氣候變化對本土居民產生的影響,以激發青年的共情。
????????中國青年的氣候坐標
????????中國青年的氣候畫像向我們展示了中國青年在氣候變化議題中呈現的基本特征。如果把中國青年置于國內和國際兩個維度下,會發現中國青年也存在一些相對的特點。
????????#國內視角:公眾氣候意識先鋒
????????與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于2017年開展的第二次全國公眾調研中的全國公眾的數據對比,本次調研中青年在氣候變化方面的認知程度和關心程度都遠高于公眾水平。相較于全國公眾調研中有7.1%受訪者從沒聽說過氣候變化,本次調研中僅有1.1%的受訪者對氣候變化非常不了解。
????????在應對氣候變化部分,青年認為公眾是排在第一位的責任主體,而在全國調研中公眾只排在第四位,落后于政府、媒體和環保公益組織,這體現出青年較高的社會責任感,這在2010年國際社會調查項目(ISSP2010)和中國綜合社會調查項目(CGSS2010)關于環保意向性和支付意愿的問題上也得到驗證:68%的青年群體、42.3%的公眾愿意“為保護環境支付更高的價格”;62%的青年群體、33.9%的公眾愿意“為保護環境繳納更多的稅”;57%青年群體、33.9%的公眾愿意“為保護環境降低生活水平”。
????????#國際視角:低碳生活踐行者
????????作為西方青年的代表之一,瑞典學生格雷塔在2018年發起的氣候停課也曾在國內互聯網上引發諸多爭議,但可以窺見的是他們采取的是集體行動方式倒逼政府采取更具雄心的氣候政策,從而推動全球氣候進程。
????????在《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簡稱《綠皮書》)中,青年群體在參與全球氣候治理中的角色被分為氣候研究者、氣候行動者與氣候活動家。相較于西方青年激進的“氣候活動家”模式,中國青年更多展現出 “氣候行動者”模式,通過以校園、社區為背景開展氣候實踐并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低碳生活。
????????2030行動目標 CYCAN的觀察與思考
????????CYCAN根據調研結果和十三年的觀察與實踐提出“2030行動目標”,從倡導的廣度、教育的深度和行動的力度開展工作,推動青年及公眾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立即的行動和卓有成效的改變;提出以青年和校園作為先鋒,針對青年學生、高校社團、校園管理者、政府及NGO等各利益相關方提出行動建議。
????????以報告發布為契機,CYCAN提出一個開放性問題“在中國通向2060碳中和征途中,青年究竟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在報告發布會現場開啟了青年對話和行業討論。
????????#青年對話
????????北京科技大學社團青年代表楊博:對于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我認為未來各國的能源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也需要更加穩定的國際政治環境、互信溝通的氛圍。我們可以從碳足跡的角度向同學們介紹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行動。我認為向青年傳播氣候行動兩種比較好的途徑:一是通過觸目驚心的紀錄片、圖片激發同學們的社會責任感;二是通過一些體驗自然的活動,讓同學們更加熱愛自然。
????????清華大學青年談判代表張尚辰:對于應對氣候變化,社會公眾、企業等自下而上、自愿自發的參與也很重要。中國青年可能更多愿意去行動,而國際青年可能更愿意去做倡導者。其實有時候我們的理念更好、做得也很好,所以我們需要把我們的故事講好,將我們的經驗介紹給世界。
????????北京郵電大學社區青年氣候行動代表羅浚雄:隨著我國向更加多元的治理模式的轉型,我相信中國會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我們南莊鎮在校大學生協會也在努力在帶動大學生開展氣候行動,給社區介紹低碳生活的知識。
????????#行業研討
????????活動現場連線到生態環境部國家海洋環境檢測中心朱爭光,他介紹了機構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切入角度以及和青年的關系,討論在氣候傳播的過程中如何將青年作為為支點撬動更多的公眾關注并參與到氣候友好行動中。他談到:“我覺得報告的視角非常好、很及時也很全面。從中國青年如何行動來說,我認為下一步要更加深度地結合其他議題,比如關注性別平等、政府的生態修復、傳播中國的案例,這些都和我們的氣候變化合作息息相關。”
????????《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研報告2020》雖然已經成功發布,但這只是一個開端。CYCAN嘗試提出中國青年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路徑,希望中國青年在綠色變革的征途上能夠得到各方力量的支持,也以此報告為契機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我們一起去尋找:
????????1、在中國的大環境中,適合中國青年的行動方式和路徑是什么?
????????2、在青年面臨多樣選擇和資源的情況下,如何爭奪青年的注意力,來關注氣候和環境的議題?
????????3、在“我以為的了解”和“我真正的了解”,以及“真實的行動”之間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們應當如何彌補這樣的差距?
????????4、關于個體和整體的關系,如何加強青年個體與青年整體之間的連接?
????????5、如何解決氣候議題下的信息鴻溝,面對巨大的信息量,如何增加有效信息,以及如何讓青年有效的鑒別這些信息?
????????6、在氣候變化的議題中,青年可以如何參與,國內的環保組織又該采取怎樣的策略來影響青年?
????????中國青年是作為民族的和青年的兩種想象共同體的集合,中國青年既是發展與轉型并進的大國公民,也是承受最多氣候變化影響的青年世代,這兩種身份賦予了中國青年更大的歷史責任。
????????低碳未來,青年責任。這世界上總有千萬個我們,熱愛著我們所生存的環境;總有千萬個我們,愿意投身應對氣候變化的浪潮中。我們期待聽到更多人的聲音,看到更多人的腳印。或許每一步都很困難,或許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故事仍在繼續,一如既往:一小片蒲公英帶著信念,隨風飄揚;驀然回首,盡是春山。
????????參考資料:
????????1、中國公眾氣候變化與傳播認知狀況調查報告2017
????????2、洪大用,范葉超.公眾環境風險認知與環保傾向的國際比較及其理論啟示[J].社會科學研究,2013
????????3、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
????????4、社會責任家.吹起這株蒲公英:CYCAN的堅定,2020-08-09
????????項目介紹:
????????2020年4月,在愛德基金會支持下,CYCAN發起了《中國青年氣候意識及行為調查報告》項目,聚焦中國18-24歲青年群體對于氣候變化的認知程度和行為模式,形成新世代青年畫像。
????????機構介紹:
????????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China Youth Climate Action Network),中國第一個專注于推動青年應對氣候變化的非營利性環保組織,由一群心系氣候變化及能源轉型的中國青年人于2007年8月發起創立。CYCAN主要通過青年網絡搭建、氣候倡導、本土實踐和國際交流四個方面有力地推動青年了解并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為有志青年提供引領綠色變革的平臺。目前已有超過500所中國高校參與到CYCAN組織發起的行動中來,影響超過數十萬青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