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3 11:3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我們認為這是不符合‘兩個毫不動搖’基本精神的,應當予以糾正。銀保監會鼓勵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地與包括被約談企業在內的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合作,金融支持政策不變...
國新辦1月22日舉行銀行業保險業2020年改革發展情況發布會。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會上表示,2020年銀行業保險業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穩妥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繼續保持穩健運行良好態勢,改革發展取得新的成績。
梁濤和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還回應了相關熱點話題: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被約談后的整改進展、美團關閉互助平臺有關情況、對房地產貸款的監管思路以及對于銀行保險機構風險狀況和盈利水平的相關判斷。
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被約談后:整改態度較為積極
梁濤透露,近期金融管理部門約談了螞蟻集團等一些互聯網平臺企業,指出其在發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普惠性方面發揮了創新作用,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包容性。但是也指出了它們存在的違規監管套利、壟斷經營、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問題。金融管理部門按照“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基本要求,采取了規范性措施,開展了清理整頓。
梁濤說,這些措施符合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和法治要求,符合人民群眾和各類市場主體的根本利益,與支持民營企業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目標完全是一致的。“當然,有關舉措不是針對民營企業,也不是針對某一家企業,不會影響相關企業的正常業務發展。”
據市場反映,在政府部門和監管機構對互聯網平臺企業實施了反壟斷的措施以后,銀行對相關領域的民營企業開始惜貸斷貸。
對此,梁濤表示,據了解,的確有個別情況。“我們認為這是不符合‘兩個毫不動搖’基本精神的,應當予以糾正。銀保監會鼓勵銀行保險機構依法合規地與包括被約談企業在內的互聯網平臺企業開展合作,金融支持政策不變、力度不減。”
“我們注意到,部分互聯網平臺企業被約談后整改的態度較為積極,有了初步的效果,我們相信,經過自身的整改規范,互聯網平臺企業將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的本源,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意識,在服務實體經濟和遵從審慎監管的前提下守正創新,成為支持國民經濟發展、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力量。”梁濤補充道。
針對美團近期關閉互助平臺等熱點問題,肖遠企表示,美團互助確實在1月15日下午5點鐘發布公告,宣布在1月31日會正式關停互助業務。前段時間百度也宣布關閉旗下的互助平臺。
他分析稱,美團互助偏離美團主業和逆選擇風險不斷增加,是其關閉的主要原因。下一步,銀保監會還將對網絡公司的互助業務進一步關注,了解其運行的方式和風險情況,再根據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
銀行保險機構的單點單體、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可控潛在不良還有可能增加
在肖遠企看來,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銀行保險機構確實產生了一些影響。但目前看,比預估的情況要好很多,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
首先是始終把銀行保險機構服務和支持實體經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銀保監會在去年年初就采取了一些特殊政策,幫助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紓困,比如延期還本付息政策,以及一些監管措施的靈活調整。
其次是注重對存量風險的防范和處置
。比如采用清收、核銷、轉讓等多種形式,去年全年處置不良資產3.02萬億元,處置力度前所未有,金額創歷年新高。
銀保監會還對高風險機構進行了更嚴格排查。一批高風險的中小金融機構,比如包商銀行、錦州銀行、恒豐銀行以及一些信托公司、部分保險機構,風險都得到有效化解,有的已經“輕裝上陣”。
再次是前瞻性采取預防風險的措施,對重點領域的風險提前部署、未雨綢繆。
其中,對“影子銀行”,銀保監會時刻保持警惕。2017年以來壓降了20萬億元的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這個成果必須要繼續鞏固,去年我們也沒有放松,堅決不讓‘影子銀行’反彈回潮。”肖遠企說。
再比如,為增強銀行保險機構風險抵御能力,去年有很多措施落地。比如,推進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特別是地方性銀行的資本金。“目前這個工作還在進行之中,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銀行資本實力大為增強。”肖遠企說。
上述政策多管齊下。肖遠企表示,正是因為從一開始就作了部署并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銀行保險機構,目前無論是單點單體、區域性還是系統性風險,都在非常可控的水平。銀行業保險業經營穩健,經營指標和監管指標都處于較好狀態。
關于未來的資產質量壓力,肖遠企表示,監管從審慎角度出發觀察銀行的資產質量,一定要看到未來銀行不良貸款的形勢依然比較嚴峻,潛在的不良貸款還有可能增加。銀保監會作了壓力測試,有相應的預案。
“如果今后不良貸款有所反彈,銀行現在開始就要做準備,就要有相應的預案。比如怎么處置,在增加處置資源方面要先做準備、未雨綢繆。不能等真的發生了風險再去想辦法。”肖遠企說。
讓利于實體經濟銀行資產規模增長但利潤有所下降
初步統計,2020年商業銀行實現凈利潤2萬億元,同比下降1.8%。
肖遠企表示,去年銀行的資產規模特別是貸款規模增長較大,但利潤有所下降,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一是要求銀行讓利于實體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已經實現了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二是嚴格查處違規收費行為,過去有一些不合理的收費,在去年基本上清理掉了,所以銀行的費用收入下降。三是利率市場化改革以后,銀行的利差在不斷縮小。可以看到,現在的利差平均大概2%左右,過去很長時間都是3%左右,貸款的利率在不斷下浮,但是存款利率沒有變,甚至有所提高。
肖遠企表示,理財產品有3%、4%左右的收益率;銀行存款方面,曾經有一段時間,結構性存款利率也有3%、4%的水平,有的銀行甚至更高一點,大額存單的利率也在3%左右。所以負債成本也上升了。
“各方面原因加起來,使得銀行資產規模在增加,但是利潤有所下降。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總體上銀行的盈利能力還是比較健康,銀行的資本回報率和資產回報率在國際上也處于中上水平,所以這樣的利潤水平仍然有足夠的資源來補充資本。”肖遠企說。
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規定對按揭貸款影響不大
房地產也是銀保監會提前部署、未雨綢繆的重點領域之一。
肖遠企表示,在房地產領域,建立了房地產融資全方位、全口徑的統計體系。銀保監會聯合人民銀行共同發布了《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如果銀行房地產風險暴露金額超過了凈資本一定的比例,必須采取有關措施。同時,密切關注觀察不同地區、不同城市房價變化的情況,因城施策,與其他部門和地方政府一起采取相應的措施,這些措施都是動態的,根據各個地方的情況隨時調整。
肖遠企表示,對集中度的監管,不僅針對房地產,而是面對所有行業的企業。從銀行的交易對手來看,在行業、在單一企業或單一集團,一直就有集中度監管的規定。今后要根據一直以來的集中度管理規定和通知要求,密切監控銀行業對房地產的融資,確保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
他預計,這對按揭貸款的影響不大,因為按揭貸款非常分散,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范圍,在集中度中影響都不是太大。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