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2 10:18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黃蕾 | [要聞]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績效薪酬被追回的比例劃定,指導意見明確,薪酬追索扣回比例應結合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所承擔的責任、造成的損失以及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確定。...
監管部門正通過薪酬這根指揮棒,倒逼銀行保險機構經營管理責任層層落實、落實到人。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獨家獲悉,銀保監會研究制定了《關于建立完善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的指導意見》,明確在一些情況下,銀行保險機構高管及關鍵崗位人員薪酬要被追回。
指導意見規定,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銀行保險機構可以追回向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超額發放的所有績效薪酬和其他激勵性報酬:銀行保險機構發生財務報表重述等情形,導致績效薪酬所依據的財務信息發生較大調整的;績效考核結果存在弄虛作假的;違反薪酬管理程序擅自發放績效薪酬或擅自增加薪酬激勵項目的;其他違規或基于錯誤信息發放薪酬的。
更嚴重的,甚至可能被追回全部績效薪酬。如銀行保險機構出現“重要監管指標嚴重不達標或偏離合理區間的”“被監管部門采取接管等風險處置措施的”“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對金融市場秩序造成惡劣影響的”“其他對銀行保險機構的財產、聲譽等造成重大損害的情形”等情況,應追索扣回負有主要責任的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相應期限內的全部績效薪酬,同時追索扣回其他責任人員相應期限內的部分績效薪酬。
對于績效薪酬被追回的比例劃定,指導意見明確,薪酬追索扣回比例應結合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所承擔的責任、造成的損失以及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確定。銀行保險機構應合理設定風險超常暴露標準及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比例,并充分征求獨立董事、監事、相關工作人員的意見。同時健全勞動合同,約定雙方關于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權利義務以及爭議的處置途徑。
為保證透明公開,銀行保險機構在披露薪酬信息時,應增加披露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有關信息,不斷加強薪酬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和透明性。銀行保險機構董事會應每年對公司的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情況至少進行一次審核,并對薪酬管理負最終責任。監管部門可將銀行保險機構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的建設情況和執行情況,納入監管評級和公司治理監管評估的考慮因素。
在按照制度規定追索扣回績效薪酬的過程中,如出現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拒不配合的,銀行保險機構可以采取警告、調整工作崗位、司法訴訟等合理有效措施,并將相關情況報告銀保監會或其派出機構。
指導意見所稱關鍵崗位人員,是指對銀行保險機構經營風險有直接或重大影響的人員。銀行保險機構應根據自身機構類型與特點、市場規模大小、風險管控能力等因素確定關鍵崗位人員范圍,并在績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中予以明確。
銀行保險機構的離職人員和退休人員亦適用績效薪酬追索扣回機制,在銀行保險機構領取績效薪酬的董事和監事也參照適用指導意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