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11:37 | 來源:證券之星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博時基金經理,2014年成為基金經理開始了他的管錢生涯,至今已過六年多,經歷了完整的牛熊市場。最佳基金回報也達到了227.90%,年化收益22.73%。...
目前來看,市場優秀標的都存在估值過高的問題,這其實是外資流入造成的,市場從國內的估值方法逐漸轉變為DCF估值體系,而DCF就是給優秀的企業較高的溢價,看的視野更長遠,將未來的成長性包含在溢價里。所以要將眼光跟隨市場轉變去看這些標的,恒者恒強。
所以現在去看很多核心資產,他們的估值整體是處在一個合理區間的,好公司在合理區間給一定的溢價也很正常,前提是1-2年里你要放棄超額收益的想法。
那么優質標的的估值已經出現溢價,意味著阿爾法更多存在于那些還沒有被機構和市場挖掘的地方,而就有這樣一個基金經理擅長去尋找小而美的標的,通過預期差來獲得超額收益。
他在成長行業里挑選周期股,尋找同時兼備Beta和Alpha特征的公司,當Beta由底部回升時,就可以享受Beta+Alpha的超額收益。而他就是博時基金經理—蔡濱。
蔡濱,博時基金經理,2014年成為基金經理開始了他的管錢生涯,至今已過六年多,經歷了完整的牛熊市場。最佳基金回報也達到了227.90%,年化收益22.73%。
投資理念:以企業價值評估為依據做價值投資
蔡濱就是通過研究提高預判的概率,并且對當下的估值和市值進行價格上的評估,判斷這個價格是否已經包含了未來成長性的預期,享受了一個估值溢價。如果已經提前反應在價格上了,那么未來市值可能就不會增長了。所以蔡濱將眼光放到3-5年的一個維度,自上而下的去尋找一個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公司。
在公司處在一個被低估的情況下,逆勢投資,然后在公司估值較高的時候賣出,始終保持組合的風險收益比。這也是他的一個投資風格,具體就拿代表作博時產業新動力混合A來說,三一重工和中信特鋼就是最好的例子。
持倉分析
蔡濱在19年初重倉了三一重工,隨后三一股價一路上漲,但在此前三一重工表現的卻不那么盡如人意,那么蔡濱又是為何重倉三一重工的呢?
三一重工也屬于周期成長股,他是一家制造業,產品性價比非常高的企業,主營挖掘機。并且可以參與到全球競爭,競爭力非常強,具有一定的成長空間。加之所處行業有一定的周期性(7-10年),第一眼看上去比較傳統,并不像是個成長性公司,但是三一重工的工廠都是智能化無人工廠的。就這樣估值甚至還有折扣,甚至比國外的競爭對手還要低,這樣一看非常符合蔡濱的選股方式。
三一也從19年3月的10元每股漲至今的43.44元每股,兩年時間不到翻四倍。而蔡濱就是買在公司發展且價值回歸的階段。
另一家是中信特鋼,主做特殊鋼材的新材料公司,市場認為中信特鋼是一家偏周期的公司,所以市場給的估值較低。
但它并不是一家傳統的鋼材公司,中信特鋼的產品大多是定制的,具有一定的議價能力,公司在技術上一直有突破,業績增速也在15%以上,從行業發展來看國內的特殊鋼材占比還很低,對標美日國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非常符合蔡濱對成長周期股的定義。
回到現在來看,蔡濱同樣押注在了正確的方向,中信特鋼從19年3月份的6塊錢一路漲到現在的33.59元每股,在兩年內收獲將近五倍的收益。事實上這是一家周期行業的成長股,拉長時間出現估值修復罷了蔡濱說。
未來展望
蔡濱表示會一直看好中國的產業升級這條主線。核心原因是,中國勞動力成本會不斷上升,那么必須要提高生產效率,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是必然趨勢,帶來持續的產業升級。
過去幾年我們是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在中國成為制造強國的過程中,這些具有競爭力的企業會先通過進口替代獲得市場份額的蛋糕,之后也會獲得全球市場的份額,這些企業具有長期增長的賽道。事實上,僅僅內需市場的進口替代就能帶來很大發展空間,從新材料、半導體、到新能源等等,都沿著這個產業升級的趨勢發展。
〖 證券之星原創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