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16:48 | 來源:今視網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天有三個交通高峰時段,人比車擠,車比人急。唯有方向盤前的他們,從一個始發地到另一個目的地,穿梭在城市發達交錯的經脈里,見證城市從一場天光走向另一場亮光。...
城市里的一切都很快。
一天有三個交通高峰時段,人比車擠,車比人急。唯有方向盤前的他們,從一個始發地到另一個目的地,穿梭在城市發達交錯的經脈里,見證城市從一場天光走向另一場亮光。
匯聚:選擇走進浪潮里
2010年廣州亞運會以后,張國慶隱約見到時代的蝴蝶扇動了一下翅膀,城市生活愈發便利,自有車輛愈來愈多,營運政策幾經調整,彼時已經跑了10年出租車的他,覺得是時候改變一下了。
做過郵遞員,也做過單位里的專職司機,張國慶回顧過往,自己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車上,“除了救護車,其他車差不多都開過”。辭職的兩個月里,他認真研究了“網約車”這一新興行業:能交足社保,一個月還有四天帶薪假,正好又是自己擅長的事情。張國慶果斷跳進這條新開辟出來的賽道,心里想的第一件事是,“比之前更穩定了”。
與張國慶的“嘗新”不同,秦豪杰跳進網約車的“紅海“中時,整個行業的發展已趨于成熟。網約車司機們遇到的是管理水平更高的平臺、性能更好的車型,以及為擴大市場而投放的各類激勵政策,這些對于剛經歷一次創業失敗的他來說,無疑是一次重新打開人生的機會。
會開車,就是秦豪杰的一技之長。創業之前的秦豪杰做了差不多九年的專職司機,給老板開車意味著一天24小時的待命以及各種周全和應變,秦豪杰將這段經歷當做人生里一份珍貴的積淀。盡管在創業的風浪里觸了礁,一坐進網約車駕駛艙里,秦豪杰還是覺得,折騰幾番下來,自己最適合的職業就是司機。
在平時生活中略顯木訥的他,開車的時候總是很享受:不需要有過多的互動和交流,準時準點的把乘客送到目的地,偶爾接受乘客關于車技和服務的贊美,更重要的是,創業帶來的虧損在每個月與努力呈正相關的回報中一點一點縮小。
這是秦豪杰從駐馬店來到鄭州打拼的第13年個年頭,他見過好的光景,也跌過跟頭,人生閱歷像車里不斷疊加的行程里數,每一公里,他都有在認真對待。
“出行經濟”的蓬勃發展,慷慨地為網約車司機這個群體吸納新鮮血液。他們大多處于30到40歲的年齡段,是別人的父親和母親、丈夫和妻子,屬于社會的中堅力量,在車內近6平米的小空間里,他們用超長待機時間,換取滿足預期的勞動報酬。
夜晚車水馬龍的街道
面對生活的萬鈞之力,女性展現出完全不輸于男性的生命韌性,越來越多的女性面孔出現在網約車司機的群像中,她們開車穩健,親和大方,在這條被網約車就業打開的工作選擇渠道面前,她們握緊機會,顯露出不凡的力量。
朱玲喜歡笑,說話時常帶有江浙一帶女性的嬌嗔,不問的話,根本看不出來她已經是一對14歲雙胞胎女兒的媽媽。
朱玲從不掩飾自己對于“掙錢”的渴望,結婚以后她拒絕了丈夫讓她管賬的心意,比起相夫教子,她更愿意到社會中憑本事打拼。“想買個東西,不論多少錢,我自己也能承擔”,朱玲從小就深諳經濟獨立的意義,她做過本幫菜老板娘,也加盟過商場里的小飯店,虧損以后她開起了網約車,T3出行在無錫開城之前,她做了兩年的代駕,工作時間是晚上7點到第二天早上6點。
開了20多年的車,朱玲對自己的車技有十足的信心,許多讓男性司機犯怵的窄巷子,她憑經驗判斷,只要認為能過就絕對能順利開出去。做代駕的時候,她也遇到過因為性別歧視要拒單的乘客,爭取過來機會,她一路憋著勁開到目的地,乘客自己都要倒好幾下的車庫,她一次性倒進去,端端正正停好,問他,“下次可以用女司機了么?”
如提前定好一份“契約”,朱玲為自己爭取到的,正是智能手機鋪展雙翼,給交通領域帶來的第一場風暴:路邊招手的乘客變成導航定位里一個個細小的藍點,訂單一旦生成,便意味著一方無需擔心拒載,一方不再擔心跑空。
對于張國慶而言,這份“契約”意味著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服務上去,付出與回報成正比,入行第七年,已經成為城市車隊隊長的他,從未后悔過自己當初的選擇。
規則:時間的饋贈
張國慶的生物鐘一向很準,他會在早高峰之前醒來,出門前手機已經點好上線。張國慶住在學區附近,每天早上都有不少送小孩上學的家長點單。開車這么多年,他已經習慣這種生活節奏,幾次往返于書聲瑯瑯的校園,開啟一天的工作。
張國慶在平臺是開白班,早晚三個高峰都會經歷,作為廣州本地人,他常被乘客評價為“活地圖”,憑著多年的接單經驗和對路線的熟悉,遇上補貼政策好的時候,只用半天就能完成當天的達標量;作為車隊隊長,他經常向隊員“傳授”接單秘籍,比如哪個時段哪個地段單量最多。
也會遇到單量不理想的情況,有的隊員會私下抱怨,張國慶該嚴厲的時候嚴厲,該安撫的時候安撫。總的來說只有一條:掙錢沒有捷徑,都是靠時間堆出來,以前六七個小時能提前達標,那現在就踏踏實實做滿全天,再不行就上夜班。張國慶已經過了40歲,有時候看到夜班同事的高流水也會感嘆,年輕確實是本錢,熬完夜還能精神抖擻的年歲已經過去了,他現在中午都要睡個午覺,用以保證下午和晚上的出行安全。
朱玲對于這種“時間的饋贈”的感知是被動的,直到有一天因為在線時間過長被系統判定休息時間不足,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拼過頭了”。高峰時段必須在線是網約車司機遵循的鐵律,剛去T3出行的時候,平臺補貼政策非常好,訂單大多都是接力單,流水“叮叮”涌進手機,數字蹭蹭上漲,朱玲整個人都亢奮起來,頭天夜里跑到凌晨3點,和衣休息一下,6點就醒了。她想繼續上線趕一個早高峰,結果還沒接到單,就被強制要求下線休息。
那天,朱玲沒有選擇回家,她把車停在路邊,放下車椅靠背,邊休息邊等著下線時間清零,這是她難得放松的時刻。無錫的城市綠化做得不錯,街道也打掃得非常干凈,如織的行人步履匆忙,她在一幀一幀變快的街景里,慢了下來,那種被耽誤掙錢的遺憾也逐漸消散,她想到正在上學的雙胞胎女兒,經常再晚也要等著她回家。
平臺對于超過40歲的司機的疲勞駕駛判定更加嚴格,朱玲被預警過幾次以后,開始接受這種“強制的溫情”,她有了更多的休息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公婆一直幫忙照料家里,老公也很能理解我,他們讓我沒有后顧之憂,但對于女兒總有些虧欠”,這種感覺總是不太好受??粗畠阂稽c一點長大,在某些時刻,堅強的她也會變得柔軟,成為母親這件事情,她可以一直在線。
33歲的秦豪杰,算是網約車司機里面的正當年,時間給他的饋贈直接體現在充沛的精力上。盡管系統里的在線時長不等同工作時長,但毋庸置疑的是,越長的在線時間意味著越多的接單機會。
T3出行在鄭州開城的時候,單量是非常充沛的,只要愿意去跑,肯定會有訂單。秦豪杰想得更多,一過早高峰,他更樂意竄進老城區,醫院、商場、居民區,哪里人多哪里跑。剛開始跑車,秦豪杰的節奏有些不緊不慢,他給自己設定了滿足預期的流水目標,每天到點就收工,順道總結些經驗,憑著那段時間的積累,去年12月份鄭州地區開展“車神大賽”的時候,他的每日單量已經在團隊里名列前茅了。
看到比賽信息的時候,秦豪杰默默地盤了一下過往的數據,覺得自己完全有拿下“車神”這個稱號的實力。正式參賽前,秦豪杰特意向隊長請了兩天假,提前給愛車做了一次保養,扎扎實實地睡了兩天午夜0點上線的時候,他像一名戰士一樣踩下油門,響應著榮譽加冕的召喚。
沖單的那幾天,秦豪杰幾乎生活在車里,三餐的時間無法保證,路過家附近時,偶爾會打電話讓家人送幾個蘋果下來充饑。家人心疼勸他放棄,畢竟網約車司機的薪水已經符合他的預期,但秦豪杰自己不愿意,獎金已經不重要,他想要爭取這個榮譽,當做對自己過往積淀的交代,“我就是專門開車的,不拿下這個第一名,對不起我自己”。
接到電話通知“車神大賽”正式結束的那天晚上,秦豪杰很開心,他知道自己的單量已經是遙遙領先。
暮色褪去,商場寫字樓的華燈還未滅,街邊小店里盛滿人間的煙火。收班以后,張國慶喜歡和兄弟一起聚餐,吹吹水;秦豪杰掛掉電話,打算回家大睡一場,再好好陪陪家人;朱玲在等待接單的間隙里,抹起了護手霜,之前總有人說她“不精致”,現在有了時間,她開始關注自己的儀容儀態。
城市逐漸放緩腳步,工作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網約車司機們,在這片刻的溫柔時光里走向自己的生活,當他們為城市脈動運輸活力的同時,他們也是城市活力的本身,他們走下駕駛艙,回到平凡的那一刻,我們得以窺見人情本身。
向善:普通人照亮普通人
秦豪杰回想自己爭奪“車神”榮譽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單,并不是助力他登頂的訂單,反而是讓他險些失去稱號的那一單。
“車神”不僅僅意味者訂單流水的領先,也意味著服務質量的優勝。
秦豪杰接到的訂單在鄭州一個有名的商圈,四周均是單行線和違停監控,繞一圈得十來分鐘,秦豪杰按照平臺要求提前電話聯系乘客,無奈快到目的地了電話都無法接通,那天是最后一個沖單日,秦豪杰在交通規則與服務要求之間掙扎半天,聯系客戶處理的時候,他急得嗓子都快冒火。訂單最后因為乘客的原因取消,但接下來的好幾天,秦豪杰一直在擔心是否會被乘客投訴。
開網約車的本質是為乘客提供出行服務,送達目的地只能代表行程結束,乘客最后的評價才是一輪服務的閉環,一旦遇上投訴訂單,不管最后是否判定成功,對司機來說都是費時費力。朱玲的性格有樂天的一面,她將到目前為止還未受到任何乘客的投訴歸于她的運氣好,“碰到的都是素質很好的人”。
開網約車會遇到各種脾性的人,朱玲在提前跟乘客確定方位時都會問得特別細致,避免耽誤乘客的時間。遇上喜歡聊天的乘客,朱玲也展現出善于交際的一面,有的乘客會主動關心她,開車很辛苦,累不累,這種時刻她總覺得很溫馨。“多為乘客想,乘客也會為你想”,朱玲的車上總是放置著一瓶車載香水,她非常注意車內空間的衛生,還會準備一些貼心的小物件以備乘客的不時之需。
笑著上車,笑著下車,朱玲希望坐自己車的乘客都能這樣,遇上無法笑著下車的醉酒乘客,朱玲會幫助他們聯系家人,安全送到以后再離開。有乘客忍不住吐在她車上,她也婉拒了對方支付的清洗費,選擇將車開到附近的洗車區域,小心翼翼地自行清洗。凌晨兩三點的洗車區很空曠,這些對于做過代駕的她來說,都已經習慣了。
開網約車不能也沒必要選擇乘客,都是一面之緣的陌生人,巧合的話,藍點亮起,有人的電話會被再次撥通。疫情以后,朱玲接到過一位從武漢來無錫的乘客,上車后,乘客主動坦誠來自武漢,告訴她如果介意的話,他可以下車。朱玲講這件事情的時候,情緒有些激動,她覺得有的偏見太沒有道理,作為接單司機,除了做好安全防護以外,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名乘客安全送達。
疫情期間空蕩蕩的街道
2020年席卷全球的疫情如同一場黑色風暴,影響了數以千萬計的普通人,直到今日,還有不少地區和城市在和病毒的抬頭之勢做頑強抵抗。
年初長春出現確診病例的時候,王鑫剛做網約車司機4個月,前3個月,他平均每天能跑30單以上,收入比之前做物流主管好太多,受這波疫情影響,單量下降不少,但王鑫相信,春天總會來。
東北入冬很早,王鑫入行時,天氣已經轉涼,越往后走越冷,街道路面時常結冰,他一般會放慢車速。提前與乘客溝通方位時,他習慣性地讓他們等他到了以后再下樓出門。“主動等乘客,而不是讓乘客等我們”,王鑫的言語不多,也不太擅長主動與乘客溝通,更多的時候他會默默調大車內的暖風,平穩地在寒冬里護送乘客一次又一次的溫馨抵達。
入職時間不長的王鑫,算是車隊里的名人,一切源于去年10月份的一次助人為樂。
當天下午收班準備與朋友一起吃飯的王鑫,碰見一位老人暈倒在附近商鋪門口,他不假思索地上前救助,與朋友一同將老人送往附近的醫院急救,并墊付藥費,讓老人接受專業的醫療救護,隨后不留姓名地離開。直到被救老人的家屬通過商鋪的監控視頻認出王鑫穿的工作服,才將錦旗送到他的手中。
好人好事被多家主流媒體報道,王鑫談起來的時候還是覺得稀松平常,路遇老人突發疾病,毫不猶豫伸出援手,這在他看來是一件“長春人都會做的事情”。
王鑫的父親也是一名心臟病患者,多年照顧父親的經歷讓他在見到暈倒的老人時,能迅速做出正確判斷,讓朋友買來速效救心丸喂老人服下,并將老人抱在懷中取暖。他天性里有這種熱忱與溫暖,偶爾遇到無家可歸的人,他也會慷慨解囊或者直接替他們買來食物,救助老人的事情有一時沖動的原因,但如果下次遇上,王鑫覺得自己仍舊會義無反顧。
凌晨的長春(圖源:新華社)
網約車平臺的服務評價體系由復雜的判斷邏輯構成,手機界面里一顆顆亮起的星星,一個個小小的按鈕,將冰冷的系統泛化成簡單的善意。他們見證過后座上的許多情緒,談及自己的工作收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就是:開心。工作辛苦毋庸置疑,但是他們不抱怨也不喪,作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一直在用內心的善意蓄力,在平凡生活的巨浪襲來時,他們可以吞下委屈,常掛笑容,用貼心的服務,照亮另外一群普通人,保障他們短暫旅途中的一路溫馨。
情誼:聚是一團火
T3出行每個城市的網約車司機們都有自己的聊天群,工作的時候很少響起,除非司管發布新的政策或者臨時有隊友遇上車輛故障,休息時或收班后一般才會熱鬧起來。哪里的訂單多,剛搭的乘客說了有意思的事兒,隊里的伙伴什么時候約著去哪里聚個餐,遇上不同意見,有人嗆嘴有人勸架,司機們閑下來的時候,都過得挺生動。
張國慶來了T3出行后,不少以前一起開車的隊友都跟著過來,一直做隊長的他自覺要對弟兄們有交代。疫情復工以后,他主動請纓做了隊里的聯系人,除了保證完成每天的訂單量,他還負責為隊友分發消毒防疫物資,解決司機們遇到的各種問題。張國慶的手機一天24小時開機,凌晨兩三點接到隊友的求助電話是常事,距離近的時候,他會第一時間起床出門幫忙拖車,聊天群里有弟兄抱怨政策不好,挑活,張國慶也不留情面地批評??煲荒晗聛?,他隊里的成績一直都很漂亮,弟兄們的工資條個個拿得出手。
朱玲到T3出行的第一件事情是和女同事一起,熟悉無錫每個充電站附近公共廁所的方位,這是她們最心照不宣的事情。久而久之,充電站旁的休息區成為女司機之間的聯絡點,休息時間碰到一起的話,她們會像小女生一樣約著一起上廁所,聊聊八卦吐吐槽,下午單量少的時段,有時她們會約著一起吃飯或者去浴室洗個澡放松心情。朱玲的年齡比其她人稍長,遇到問題的時候,她們都喜歡來咨詢這個“大姐姐”。
電動汽車充電站(圖源:新華社)
秦豪杰沖擊“車神大賽”的那段時間,群里除了每天公布各位司機的實時成績之外,還有許多隊友對他的鼓勵;王鑫接觸網約車的第一個平臺就是T3出行,無論是口碑還是團隊氛圍,都讓他對這份工作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夠長久地走下去。
在T3出行,許多像他們一樣努力的司機拿到了預期的收入,讓全家過上體面的生活。前行在跌宕起伏的這一年里,網約車司機日復一日地堅守,熱情不惜地拼搏,不辭辛勞,不畏風雨,在一路同行的理想中,收獲友誼,收獲認同,收獲他們作為普通人的高光時刻。
順暢出行的每一程都值得被感恩。T3出行的每一個時刻,都離不開為美好努力經營的T3出行司機。除了專門為司機群體制定的全家庭關懷計劃,讓平臺的打車福利惠及他們身后默默支持的家人外,T3出行每個月還會在所在城市舉辦暖心生日會,慰勞風塵仆仆的司機……
值此新春佳節之際,T3出行希望將溫度延續到更細微的角落,以自己的方式讓這份敬意能夠抵達更多人的內心。
所有宏大的都由細小構成。不管是網約車司機,還是建筑工人、快遞員,都是社會巨大機器上的小小齒輪,也正是他們,用對待城市的善意和熱愛,合力編織出一張綿密有力的網,努力托住生活中繁忙奔走的我們,也托住了連接成片的家庭與社會,和一個高速發展的越來越好的民族和國家。(南方人物周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