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7 16:3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深交所高度重視上述項目撤回情況,正在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梳理。從目前情況看,項目撤回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對其中涉及信息披露和保薦機構核查的若干問題,兩所已在審核過程...
針對近期科創板、創業板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現場檢查出現的項目撤回情況,滬深交易所昨日通過答記者問的形式回應市場關切。兩所明確表態,對于現場檢查進場前撤回的項目,如發現存在涉嫌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保薦機構、發行人都要承擔相應責任,絕不能“一撤了之”,也絕不允許“帶病闖關”。
具體來看,此次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現場檢查涉及9家科創板申報項目,11家創業板申報項目。其中科創板有7家項目的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分別在收到現場檢查書面通知后10個工作日內撤回首發申請和撤銷保薦,創業板有9家項目的發行人和保薦機構撤回申請。上述“撤單”企業中有12家處于首輪問詢回復階段。
上交所、深交所高度重視上述項目撤回情況,正在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梳理。從目前情況看,項目撤回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對其中涉及信息披露和保薦機構核查的若干問題,兩所已在審核過程中予以重點關注。
對申報企業實施現場檢查,是發行上市審核全鏈條監管中的重要一環,是進一步加強科創板及創業板首發企業信息披露監管、嚴把上市入口關的重要手段,是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保障科創板及創業板建設行穩致遠的重要機制安排。上交所、深交所表示,將根據證監會的統一部署,積極配合做好現場檢查工作,并將根據檢查結果及時采取相應自律監管措施,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對于“撤單”項目后續處理情況,兩所表示,對于現場檢查進場前撤回的項目,如發現存在涉嫌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等重大違法違規問題的,保薦機構、發行人都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絕不能“一撤了之”,也絕不允許“帶病闖關”。
科創板至今累計受理企業540家,通過審核問詢、現場督導和自律監管等全鏈條監管,共淘汰80多家,每年審核淘汰率始終在17%左右,有效減少企業“帶病申報,搶跑占位”。近2年,上交所對45家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項目的保薦機構啟動現場督導,其中37家主動撤回材料,傳遞了壓嚴壓實中介機構把關責任的明確導向。
創業板試點注冊制以來,深交所對18家IPO、再融資、資產重組項目中違規的企業、中介機構及相關人員采取自律監管措施13次,出具監管關注函17份,并定期將監管處理情況向行業通報,強化監管警示,形成監管威懾。截至目前,深交所對32家IPO項目的保薦人實施現場督導,其中20家已因現場督導主動撤回申請;終止審核企業56家,占已召開上市委審議及終止審核企業總數的20%。此外,還有10余家公司因未能及時回復問詢而主動撤回申請、被終止審核。
兩所表示,將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堅持“開明、透明、廉明、嚴明”工作原則,充分發揮現場檢查、現場督導與審核問詢的監管聯動機制,嚴把上市“入口關”。
原文轉自:上海證券報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