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13:58 |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陳曦 | [科技]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對細胞的成功入侵,主要取決于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與人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之間的相互作用。......
????????記者2月24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物信息中心主任高峰教授課題組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揭示了SARS冠狀病毒和新冠病毒與人類受體在不同溫度下結合特性的差異,為藥物設計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參考。該項研究2月22日在線發表在生物信息學領域頂尖期刊《生物信息學簡報》上。
????????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對細胞的成功入侵,主要取決于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與人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之間的相互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科學家針對RBD與ACE2之間的相互作用已進行了大量研究,但絕大多數研究都在室溫約27攝氏度下進行。溫度是影響病毒感染性的重要因素,此次高峰教授課題組揭示了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在不同溫度下,RBD和ACE2結合特性的差異。
????????基于分子動力學模擬的平衡軌跡,高峰教授課題組發現,在所選取各溫度下新冠病毒RBD的均方根波動(RMSF)值都比SARS病毒低,構象分布更集中,說明新冠病毒RBD結構更為穩定。
????????此外,研究人員還評估了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RBD與ACE2在不同溫度下的結合強度,發現在任意所選取溫度下,新冠病毒RBD與ACE2的結合能力都比SARS病毒更強。最后他們還重點分析了導致SARS病毒和新冠病毒兩者RBD與ACE2結合差異的關鍵殘基,為后續相關藥物設計提供了有益的指導和參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