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2 17:30 | 來源:東方財富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材節能、華銀電力等多只概念股掀起漲停超。電力行業是最早試點碳交易的。企業進行懲罰,排的多也扣的多...
今日(3月12日)三大指數收漲,“碳中和”成為本周市場中最具持續性的熱點板塊。今日中材節能、華銀電力等多只概念股掀起漲停超。
什么是碳交易?
今年初,我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已啟動了第一個履約周期,涉及2225家發電行業的重點排放單位,電力行業是最早試點碳交易的。
碳交易與碳稅不同,碳稅通俗說就是對碳排放企業進行懲罰,排的多也扣的多,而碳交易則是,排放多的公司可以花錢買排放配額,排放少的或者做環保的可以出售配額等。這種方式就使碳排放具有了金融化的屬性,碳交易市場也是從試點開始逐步走向正規化。
有機構根據目前的設計規模預測,全國碳排放權配額交易市場市值可能達到1500億元人民幣,如果考慮到期貨等衍生品交易額規模可達6000億元人民幣。
目前國內碳交易一噸大概是20元,要實現碳中和的愿景,一噸碳排放的配額最終價值1000元,因此有機構預測,碳中和主線有望貫穿未來40年。
5000億龍頭盤中狂飚
而市值近5000億的長江電力,由于是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龍頭,未來大概率是碳交易中受益方,所以今日盤中最高漲幅近9%,午盤回落但最后仍收漲5.54%。
東北證券表示,“碳中和”助力水電發展,一超多強格局穩定。在“碳中和”目標推動下,水電作為技術最成熟、發電量最大、發電成本最低、調峰能力最強、利用小時數最高、廠用電率最低的清潔能源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高峰。然而優質水電資源的稀缺性與不可復制性決定了行業競爭格局基本穩定,基本形成了以長江電力為龍頭,華能水電、國投電力、國電電力、桂冠電力四家大型水電上市公司為第二梯隊的行業頭部格局。
而除了“碳中和”概念,在無風險利率走高的背景下,長江電力還具備高分紅屬性。
東北證券表示,長江電力是A股防御型核心資產,也是全球水力發電量最大的公司。2016年收購溪向電站后公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常年維持在350-400億,是典型的現金奶牛,ROE始終保持在15%左右,是A股核心資產。公司業績穩定疊加高分紅,類債券防御屬性明顯。
5連板概念股提示風險
而與巨無霸長江電力相比,市值僅86億的華銀電力則因為以增資擴股方式參股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因此錄得5連板。
但華銀電力隨后在風險提示公告中表示,近日,有相關媒體報道,公司是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7.5%),涉及“碳中和”等市場熱點。公司于2012年以增資擴股方式參股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有限公司,投資金額2250萬元,持股比例為7.5%,其中:2019年收到分紅金額3.38萬元,2019年分紅金額占公司2019年凈利潤的0.13%;2020年收到分紅金額8.82萬元。公司主營發電業務,相關分紅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
公開資料顯示,華銀電力主要從事火力發電業務,同時經營水電、風電以及售電業務,是湖南省火電裝機最大的發電企業。但由于經營狀況不佳,華銀電力近年來一直不受機構待見,至今仍找不到一份券商研究報告。機構調研記錄同樣暫時并不存在。
而對于碳中和概念的持續性,中材節能無疑是目前的“高標股”。
和信投顧就表示,中材節能,第一波走了七連板,目前二波啟動創新高,只要中材節能不死,碳中和概念中環保工程這個分支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當然目前碳中和概念更集中在題材炒作階段,未來能不能擴散到實質性受益股,是板塊行情能否延續的關鍵。
東吳證券表示,碳中和環保產業映射:從環保視角來看,1)能源替代:前端能源結構調整,關注環衛新能源裝備及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燒等)替代需求。2)節能減排:中端推動產業結構轉型,關注節能管理&減排設備應用。3)循環利用:推動垃圾分類、廢棄家電/汽車、危廢資源化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4)環境咨詢:環境管理提升促使環境咨詢需求擴大。5)碳交易:鼓勵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燒/生物質利用等)、甲烷利用(污水處理/沼氣利用)、林業碳匯等CCER項目發展。
重點推薦:1、固廢:【瀚藍環境】、【高能環境】;2、環衛電動化:【盈峰環境】、【ST宏盛】、【龍馬環衛】;3、再生資源:【中再資環】;4、工業節能:【維爾利】。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