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5 14:26 | 來源:中國經營報 | 作者:羅輯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目前情況看,項目撤回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對其中涉及信息披露和保薦機構核查的若干問題,上交所已在審核過程中予以重點關注?!鄙辖凰侣劙l言人表示,“上交所高...
????????日前,證監會發審委發布“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情況”,有20家IPO企業從2021年1月30日前受理的407家科創板和創業板企業中被抽中。不過,隨后這其中有16家主動撤回材料終止上市,撤回率高達8成。
????????另有數據顯示,今年2月IPO市場主動撤回的數量環比出現上升,3月以來截至8日又有10家IPO企業主動撤回、終止審查。
????????業內認為,在這一密集撤回的背后,一方面是現場檢查對于抱著僥幸心理“闖關”“占位子”的項目起到了“震懾”作用;另一方面,現場檢查是發行上市審核全鏈條監管的一環,在監管“嚴把入口關”的背景下,制度正在細化和常態化,而這將從源頭上凈化IPO環境,壓實發行人和保薦機構信批責任、執業質量。
????????撤回比例高達8成
????????證監會1月29日發布《首發企業現場檢查規定》(以下簡稱《檢查規定》),規范了首發企業現場檢查的基本要求、標準、流程以及后續處理工作。其中提到,檢查對象按問題導向和隨機抽取兩種方式確定;檢查對象確定后,審核或注冊部門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檢查對象和中介機構;檢查對象自收到書面通知后十個工作日內撤回首發申請的,原則上不再對該企業實施現場檢查。
????????1月31日,證監會發布“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情況”,共20家IPO企業被抽中,抽取率為5%左右。相比于1月14日的抽取情況,本次現場檢查抽中企業的比例大幅提升。
????????然而,這20家IPO企業中已有16家主動撤回材料,僅剩華之杰、揚瑞新材、九州風神、浙江國祥。主動撤回材料的項目占抽中項目的比例如此之高,市場不免對IPO項目質量提出擔憂,且這些主動撤回的企業中還不乏頭部投行的保薦項目。
????????其中,已經回復兩輪問詢并最后主動撤回的藍科環保,就曾被質疑科創成色不足,其保薦機構為中信建投(31.460, -1.42, -4.32%)(601066.SH);柔性屏巨頭柔宇科技,也在較長時間內因良品率與生產成本、產能利用率偏低等問題被市場關注,其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23.180, -0.60, -2.52%)(600030.SH)。此外,多家由頭部券商保薦且撤回的項目也曾分別被質疑過“匆忙上市”、境外業務風險等問題。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公開信息及對多家相關發行人及其保薦機構的采訪中了解到,目前撤回的一些企業對外披露的“原因”多見于“內部的戰略調整”、2020年度數據恐不再滿足科創板屬性評價指標、股東“適格性尚待論證”等。例如恒倫醫療公司方面稱,“公司選擇撤回IPO申請是內部的戰略調整”。柔宇科技方面則曾對外表示,撤回發行上市申請的原因為,公司股東結構存在直接層面的“三類股東”等適格性的情況尚待進一步論證,考慮到公司發展戰略,經研究后決定,暫緩此次科創板上市申請。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提及,“證監會對三類股東及相關問題的核查力度在增強,很多公司也因相關問題撤回?!绷碛心涿掏缎腥耸烤瓦@16家撤回企業的整體情況稱,其多數存在問題,如項目質量差、瑕疵多等。
????????“從目前情況看,項目撤回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對其中涉及信息披露和保薦機構核查的若干問題,上交所已在審核過程中予以重點關注?!鄙辖凰侣劙l言人表示,“上交所高度重視上述項目撤回情況,正在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梳理。”
????????從更大的維度上看,這種IPO企業主動打“退堂鼓”的情形是從2021年1月底現場檢查制度化、《檢查規定》發布后開始逐步顯現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創業板與科創板共有63家IPO企業終止審核,其中創業板41家、科創板22家。除燦星文化、速達工業外,有61家為主動撤回。就月度數據來看,1月份創業板因主動撤回而終止審核的企業有6家、科創板有10家。2月份創業板因主動撤回而終止審核的企業有26家,科創板有9家,主動撤回的企業數量環比大幅增長。而3月以來截至8日,創業板再有7家IPO企業因主動撤回而終止審核,科創板則有3家。
????????震懾“闖關者”
????????可以看到,現場檢查對于匆忙“闖關”的項目起到了較大的“震懾”作用,且現場檢查正在逐步常態化。證監會發行部副主任李維友稱,“證監會將常態化開展問題導向及隨機抽取的現場檢查,針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發行人信息披露及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問題作出分類處理?!?/p>
????????對此,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投行人士將現場檢查的制度化、常態化,放在了注冊制改革下對于信批問題從嚴把關的維度來看待。認為現場檢查與審核問詢、現場督導、自律監管等方式結合在一起,形成全鏈條的監管體系,在各個環節上,監管都在不斷細化、“從嚴”,其意在“把好入口關”,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與此同時,由交易所組織的現場督導“威力”同樣不小。近兩年來,上交所對45家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項目的保薦機構啟動了現場督導,其中37家主動撤回材料。深交所共對32家IPO項目的保薦人實施現場督導,其中20家已因現場督導主動撤回申請。
????????“IPO企業信批監管正在加強,對于信批質量的要求也在提升。這對未被抽查的IPO企業或者正在準備IPO的企業將形成‘震懾’作用,有著凈化市場的積極意義?!睕r玉清提及。此外,來自投行方面的人士也更多地從中介機構的角度提到,“注冊制下審核從嚴已是定勢,而且中介機構責任在不斷壓實?!辟Y深投行人士王驥躍更直言,對券商的威懾力才是現場檢查、現場督導的“威力所在”。
????????作為資本市場的“看門人”,中介機構的責任、“獎懲”制度正在被逐步細化和明確。《檢查規定》指出,檢查組應當重點圍繞檢查對象存在的相關問題對中介機構執業質量進行延伸檢查,就中介機構履職盡責情況發表意見。同時在立法說明中也提到,“中介機構執業質量與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不必然相關。實踐中,可能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不存在重大問題,但是中介機構在履職盡責、盡職調查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情形。此種情況下,對中介機構的處罰不應以首發企業是否存在重大信息披露質量問題為前提。”
????????王驥躍提到,注冊制實施以來,在難得的市場窗口面前,發行人、中介機構更容易做出“加快速度沖關”的選擇。就券商而言,IPO承做隊伍面臨快速擴容,券商的內核和質控對項目風險的控制力可能下降。這將分別導致項目底稿不夠充分,甚至盡職調查程序不夠到位,而這樣的項目也可能被“槍口抬高一寸”的內核質控放行。在現場檢查、現場督導前,這類執業質量問題將面臨處罰風險,從而影響券商整體的年度評價評級乃至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為了一個項目而影響整個公司的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是不可接受的。”
????????王驥躍同時也表示,現場檢查、現場督導的相關規定、規范性文件雖然已經出臺,但具體的檢查標準尚未進一步明確,中介機構較難把握履職盡責、盡職調查中“盡”的標準,于是在實際執業中也面臨風險。
????????整體來看,“監管收緊,對投行、對IPO有兩大影響,一是嚴格的監管要求,如穿透核查的要求,客觀上會造成投行從業人員工作量的加大,造成上市流程和時間的拉長,同時,由于穿透核查、現場檢查會涉及到更詳細資料的收集,對企業和中介機構都是不小的壓力。二是有利于督促券商投行加大對盡調工作的重視程度,夯實基礎工作,把控項目風險,同時,嚴格的監管要求,也能對‘帶病上市’企業形成不小的威懾,從而主動退出上市排隊或申報序列,減少‘堰塞湖’情況的出現。通過在前端加強監管,也能在后端審核中減少審核人員的工作壓力。整體而言,注冊制并不意味著監管放松,相反,監管收緊將成為常態,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是注冊制的必然要求,券商投行要適應這種態勢?!比掏缎腥耸亢文弦叭绱颂岬健?/p>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