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1 11:20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上述245只新股中有140只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05只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從新股所屬板塊來看,在科創板和創業板IPO的數量較多,分別是86只和85只,主板有74只。...
2021年上半年,在資本市場不斷改革完善的背景下,A股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吸納了一批新成員。同花順(111.550, -1.23, -1.09%)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245只新股在A股市場首發上市,而去年同期僅有119只,同比增長高達105.88%。
上述245只新股中有140只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105只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從新股所屬板塊來看,在科創板和創業板IPO的數量較多,分別是86只和85只,主板有74只。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表示,2021年上半年以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與消費復蘇,國內A股IPO基本恢復常態化,依然保持強勁的勢頭,IPO數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從申萬一級行業分布來看,上述新股主要來自機械設備(40只)、醫藥生物(27只)、電子(22只)、電氣設備(20只)四大行業。汽車、化工、公用事業、計算機行業上半年上市新股數均在10只(含)以上。由此可見,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上述行業新上市公司中不少企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
今年上半年新股緣何主要來自上述四大行業,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表示,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制造業公司通過A股市場進行融資,能夠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在推進融資方面,A股側重于有一定壁壘的高端制造業,而高端制造業一般分布在機械設備、醫藥生物、電子和電氣設備領域。
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都處于高景氣度之中,相關企業業績增長很快。另一方面,在科技強國戰略支撐下,板塊個股估值高、交投活躍、審批上市效率也高,目前是最佳的上市窗口期。
市場表現方面,截至6月30日收盤,有85只個股與首發上市日的收盤價相比實現上漲。順控發展(41.130, -0.68, -1.63%)、南網能源(9.770, -0.17, -1.71%)、楚天龍(29.170, -1.23, -4.05%)、東鵬飲料(253.930, 3.13, 1.25%)、英利汽車(10.200, -0.23, -2.21%)、財達證券(16.300, -0.58, -3.44%)等6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2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半年上市的新股中也出現了一些較大市值的個股,有4只新股的最新總市值均超1000億元,其中,三峽能源(6.420, 0.06, 0.94%)總市值最大,為1817.12億元,華利集團(112.890, -1.01, -0.89%)為1329.21億元、貝泰妮(277.470, 5.78, 2.13%)為1150.88億元、東鵬飲料為1003.23億元。
今年新上市企業的上半年業績有較好的預期。截至6月30日,85家公司對上半年業績進行了預測,有67家公司業績預喜,預喜率78.82%,其中,華立科技(45.600, -1.10, -2.36%)、大中礦業(20.290, 0.14, 0.69%)、東威科技(57.720, 4.34, 8.13%)、富春染織(24.170, 0.08, 0.33%)、華菱線纜(8.500, 0.77, 9.96%)、電氣風電(8.700, -0.10, -1.14%)等6家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增幅上限均超2倍。
如何把握這些新股的投資機會?王春秀認為,這些上市不久的新股估值普遍較高,財務數據也需要更長時間來觀察,投資難度較大,一般來說,打新才是普通投資者參與新股行情的最重要手段。
龍灝表示,對于今年上半年上市的新股,雖然有的出現了破發,但也出現了新股上市后較發行價上漲10倍以上的個股,特別是那些上市股價定價較低,動態市盈率在行業合理范圍之內的低估值個股均有投資機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