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 09:41 | 來源:資本邦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首輪問詢中,上交所就華盛鋰電科創屬性、實控人、研發費用、專利許可、主要客戶、市場地位、技術水平、股份支付等16個問題。......
????????9月15日,資本邦了解到,江蘇華盛鋰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盛鋰電”)回復科創板首輪問詢。
????????圖片來源:上交所官網
????????在首輪問詢中,上交所就華盛鋰電科創屬性、實控人、研發費用、專利許可、主要客戶、市場地位、技術水平、股份支付等16個問題。
????????科創屬性方面,根據申報材料,公司主要產品碳酸亞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是鋰電池電解液的重要原材料。公司所處行業屬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2021年4月修訂)》(以下簡稱《暫行規定》中“新材料領域”中的“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被列入“3.3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3.3.6專用化學品及材料制造”,公司主要產品無法直接對應其中的重點產品和服務。
????????上交所要求發行人說明:公司產品直接對應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等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中重點產品或服務情況,是否屬于相關政策文件中重點產品的上游產品,并進一步說明是否符合《暫行規定》第三條、第四條的規定。
????????華盛鋰電回復稱,《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將鋰電池電解液列為重點產品,《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列為重點產品。鋰電池電解液一般是由高純度的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和必要的添加劑混合而成,在鋰電池中起到傳導離子的作用。
????????電解液添加劑在電解液中質量占比小、單位價值高,能夠定向優化電解液各類性能,電解液性能的改善主要是通過添加劑來實現。公司產品電解液添加劑是電解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善電解液性能起到關鍵作用,與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中重點產品直接對應。
????????公司主要產品VC、FEC和BOB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中支持的重點產品鋰電池電解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主要產品VC、FEC和BOB可直接對應于《新材料產業發展指南》、《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支持的重點產品。
????????電解液添加劑作為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鋰電池電解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鋰電池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國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推動鋰電池產業鏈健康發展。
????????2016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強化輕工基礎能力的重點任務,提高新材料保障能力,加大對提升產品附加值有顯著作用的輕量化、高性能、綠色安全輕工新材料的研發力度,在新材料研發及應用工程中明確將添加劑列為電池領域的新材料。
????????2016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石化和化學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的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要求發展化工新材料,提升為電子信息及新能源產業配套的電子化學品工藝技術水平,發展為新能源電池配套的雙氟磺酰亞胺鋰等新型電解質、氟代碳酸乙烯酯等新型電解液溶劑。
????????2016年11月,國務院發布了《“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指出要“突破高容量正負極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電解液技術”、“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動力電池企業和關鍵材料龍頭企業”。
????????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鋰電池電解液被列入該目錄下“1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的“1.3電子核心產業”中的“1.3.4高端儲能”中的“電解質材料包括六氟磷酸鋰碳酸酯類溶液及其他新型電解質鹽等”。
????????根據國家統計局于2018年11月頒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中的“六、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表”及“七、重點產品和服務目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被列入“3.3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3.3.6專用化學品及材料制造”-“國民經濟行業代碼C3985電子專用材料制造”下的重點產品和服務。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電解質與添加劑列為鼓勵類項目。
????????2020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指出“開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膜電極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加強高強度、輕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系統短板技術攻關,加快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系,加快突破關鍵制造裝備,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
????????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要求:“突破新能源汽車高安全動力電池、高效驅動電機、高性能動力系統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技術平臺及軟硬件系統、線控底盤和智能終端等關鍵部件”。
????????公司主要產品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可以有效提高動力電池的循環性能及安全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符合國家科技創新戰略。
????????公司于2003年進入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市場,始終堅持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技術實力受到業界認可,形成了集研發、生產、銷售和管理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公司在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領域經過多年的沉淀,已直接與國內外知名鋰電池產業鏈廠商達成合作,包括三菱化學、比亞迪、天賜材料、國泰華榮、杉杉股份等,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公司是VC和FEC市場領先的供應商之一,根據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出具的關于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市場占有率的證明,公司2018年-2020年生產的鋰離子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國內同類產品中排名第一。
????????根據QYResearch1統計的全球市場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主要廠商2019年產量市場份額,公司以22.1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根據伊維經濟研究院2統計的2020年全球電解液添加劑企業市場份額,公司以20.8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公司作為主要參與單位、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張先林作為主要參與人員的項目“高性能二次電池新型電極、電解質材料與相關技術”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且項目所含核心技術已成功運用于公司主要產品FEC的生產中。公司主導起草了VC國家標準和FEC行業標準,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公司專注于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所處行業符合《暫行規定》中“新材料領域”中的“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的要求。
????????就研發費用方面,上交所要求發行人說明:(1)具體分析研發費用大于研發加計扣除的原因;(2)最后一期研發部門人員大幅增長的原因,上述員工屬于內部轉崗還是對外招聘;其余研發人員任職的部門,對于兼任的員工其工資是否涉及在研發費用和其他費用分攤的情況;將除研發部門人員外的其余人員認定屬于研發人員的合理性,發行人研發人員認定是否準確、合理;(3)報告期研發人員主要從事的具體事務,是否存在生產制造、售前售后銷售相關或者類似的工作;(4)報告期研發人員平均薪酬情況,與公司其他員工或者同行業公司是否存在顯著差異;(5)直接材料投入的具體去向;研發對應的固定資產是否屬于研發部門單獨使用,是否單獨放置;(6)發行人研發項目與主營業務產品之間的關系;(7)同行業可比公司研發費用投入金額,量化分析公司研發投入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
????????華盛鋰電回復稱,公司申報財務報表中列示的研發費用金額,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研發費用財務管理的若干意見》(財企[2007]194號)和公司研發項目的實際情況,對研發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按研發項目進行歸集核算。
????????納稅申報表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數的認定金額一般指符合稅務機關備案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技部關于完善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通知》(財稅〔2015〕119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稅務總局公告2015年第97號)及《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等文件的規定進行核算,上述文件規定了研發費用可以加計扣除的范圍和比例限制,公司根據上述文件規定,剔除了不符合加計扣除規定的研發費用。
????????公司在向主管稅務部門申報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時,由于財稅口徑差異及公司綜合稅負考慮,導致公司符合稅務機關備案的可享受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用金額小于實際發生的研發費用金額
????????公司最后一期研發部門人員大幅增長主要因2019年底公司新設立子公司華贏新能源,定位于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正負極材料的研發,8名研發人員于2020年3月起陸續到職,新增研發人員屬于對外招聘。
????????公司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在小試試驗及以前的階段,由研發部門人員獨立開展研發活動,中試及后續的階段研發部門人員牽頭完成研發活動;公司已有產品的工藝優化由生產部或生產部和研發部聯合牽頭開展相關研發活動,關于公司的研發體系及各部門作用詳見本題“(三)報告期研發人員主要從事的具體事務,是否存在生產制造、售前售后銷售相關或者類似的工作”回復。
????????對于研發部以外兼職從事研發工作的員工,按照所任職部門,其工資涉及在研發費用、管理費用/生產成本之間進行分攤。在核算研發項目發生的人工成本時,對于專職的研發人員根據參與每個項目的情況對研發人員的薪酬進行歸集和分攤。對于兼職從事研發工作的員工,公司根據實際人員參與研發項目的程度,按照研發工作耗時占其工作時間比例確定其分配權重,并根據分配權重將歸屬于研發活動的人工支出歸集為研發費用。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研發業務管理制度,對研發開發管理及研發費用歸集核算等流程制度化、規范化,財務部門嚴格執行按項目審核、歸集、分配、核算研發支出。公司由研發部門按照項目進行研發工時的統計,每月由研發部門負責人及技術總監審核確認,由人力部門對研發工時進行復核并據以核算薪資,由財務部門按照工時及薪酬記錄將研發人員工資分配至各個研發項目。
????????公司研發人員工資按照參與研發項目的實際工時占比進行統計并計算分配薪酬的方法,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同時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歸集范圍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40號)的相關規定:“直接從事研發活動的人員、外聘研發人員同時從事非研發活動的,企業應對其人員活動情況做必要記錄,并將其實際發生的相關費用按實際工時占比等合理方法在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間分配,未分配的不得加計扣除”。
????????公司研發人員的確認原則為根據相關人員的工作崗位職責、實際開展的工作內容,按參與研發項目的工時比例進行劃分,將研發工時在70%以上的人員認定為研發人員。
????????公司的研發人員認定標準相對嚴格,公司認定的研發人員均實際參與到各項研發項目中,研發人員認定準確、合理,不存在虛增研發人員的情況。
????????公司研發人員薪酬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不存在較大差異,2018年度發行人人均薪酬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較多,主要是因為2018年度新宙邦和多氟多均有較大規模的資本化研發投入,因此研發費用中人員薪酬金額較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