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10:2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長期以來,小微企業作為中國經濟肌體的“毛細血管”,對促進經濟增長和穩定就業起著重要作用。有數據顯示,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勞動...
????????長期以來,小微企業作為中國經濟肌體的“毛細血管”,對促進經濟增長和穩定就業起著重要作用。有數據顯示,小微企業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盡管如此,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下,他們往往也是承擔風險最大的群體。
????????近年來,國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利好政策頻頻落地,自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在30%以上,2020年再次加碼要求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于40%;2021年則繼續貫徹30%以上的總體增速目標,并在減稅降費方面下重力,“務必做到小微企業融資更便利、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就事實而言,為小微企業‘輸血供養’對于促進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但對于銀行機構來說,在踐行普惠金融過程中必將面臨客戶觸達及深度風控等挑戰。”融慧金科小微業務事業部負責人王凱新近日接受獵云網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市場上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產品和方案不斷推陳出新,但如何真正有效觸達客戶,并結合客戶場景和實際痛點提供更精準的金融服務,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已成為銀行機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王凱新曾任百度金融大數據風控建模實驗室專家,在風控建模和金融科技項目管理上有著豐富的經驗積累。他表示,“當前金融科技在助力解決小微企業難題方面已經取得了諸多成果。依托專業的金融風控實戰經驗和對業務場景的深刻理解能力,融慧金科在這一領域也取得了長足進展,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已經足夠支撐海量的客戶觸達與深度風控,可以更精準地幫助金融機構將‘金融之水’灌溉到實體經濟之‘田’。”
????????難題待解:政策利好下的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2020年以來,國家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要求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機構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繼續“量增、價降、面擴”,既要擴大普惠小微放貸規模和覆蓋度,切實降低融資成本、提升融資便利,又要避免片面理解政策帶來不良資產大幅增加,這對金融機構“處理好恢復經濟與防范風險的關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全國小微企業數量達到1.43億家,數量大約占到全國企業總數的94%左右。一系列促進小微企業融資政策的出臺,確實提高了小微企業貸款的可獲得性,但從銀行普惠金融實踐來看,目前仍有很大一部分小微企業尚未被普惠金融服務所覆蓋和觸達。
????????“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供需雙方的信息不對稱。”王凱新分析指出,一方面,銀行機構不缺乏穩定的大型企業客戶源(有抵押、周期長、風險利潤都可控);另一方面,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普遍存在資產規模小、數量多且分散、抵押擔保不足、信用記錄缺乏、盈利能力不強等特點,銀行機構基于對風險管理的考量,在踐行普惠金融的實踐中很難觸達到更廣泛的小微企業,這也就留下了很大的普惠金融市場空白。
????????然而,在監管指標和經營壓力下,王凱新認為,只有打通銀行機構下沉小微客群的鏈路,全面提升銀行機構對于小微企業的信息識別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才能真正為“缺水”的小微企業“解渴”,從而實現“強監管”與“促發展”要求下金融的“普”與“惠”。
????????五年進階:融慧金科探路數字普惠 新路徑初顯成效
????????作為一家技術驅動的金融科技公司,融慧金科自創立之初就堅守“讓金融更智慧”的使命,持續探索差異化的發展道路,以大數據技術和AI建模實戰經驗為核心,成功打造了信貸全流程賦能閉環體系,助力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實現普惠金融的合規健康發展。
????????談及小微業務,“實際上,融慧金科開展小微業務并不是突變式的蛻變,而是基于多年經驗與具體實踐的一脈相承式的進化。”王凱新介紹稱,小微普惠金融業務是融慧金科深度服務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業務版圖中一部分,融慧金科在此業務中扮演著“連接器”和“賦能者”角色。
????????所謂連接器,就是讓原來難以達成的資金與資產對接更精準、高效地達成,而賦能則是在資金與資產對接過程中輸出技術、風控和系統落地能力,協助銀行機構擴大小微企業服務覆蓋面的同時,獲得企業經營目標與社會責任的雙贏;與此同時,小微企業也能夠獲得更優質、更便捷的融資服務,進而帶動實體經濟蓬勃發展。
????????深耕垂類場景,發力小微金融
????????“在市場需求和政策利好的雙重驅動下,金融科技企業以技術搭建金融機構和小微企業的對接橋梁,幫扶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使命也進一步明確。”王凱新提到,融慧金科天然具備深耕行業的甲方風控基因,基于金融服務供需兩側的真實需求,從小微業務場景切入,打造了涵蓋產品、獲客及輔助運營的一站式金融科技服務。
????????在獲客方面,融慧金科實現了線下推廣、線上投放多元化覆蓋,深入小微“神經末梢”,更好地幫助銀行機構解決小微客群觸達難題,快速實現業務規模化擴張。在風控方面,基于大數據AI技術打造了適用小微企業場景的風控體系,通過提供定制建模、定制風控和各類系統建設能力,輔助銀行機構建立自動審批、風險定價、額度授信及風險管理機制,快速實現資金與資產的精準匹配。
????????對此,王凱新向獵云網介紹了一個基于跨境電商場景與某頭部互聯網銀行合作的實際案例。受全球疫情持續影響,我國跨境電商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呈現爆發式增長,但由于銀行機構的營銷體系和風控體系難以定向觸達到跨境電商小微客群,也有不少機構觸達到目標客群后卻因為傳統的風控體系難以實現客戶準入,這些小微企業們也一直面臨著融資難、融資慢問題。對此,融慧金科輔助該銀行設計適用于跨境電商場景的金融產品,并基于大數據AI技術,提供了獲客、風控、運營等多維度的科技支持,不僅幫助該銀行實現普惠業務的高質量、規模化增長,同時也助力跨境電商企業獲得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務。
????????從歷史經驗來看,任何能高效、安全、快速地為用戶提供便捷服務的商業運營模式都能開創出新的增量市場。顯然,融慧金科已經打通了銀行機構與小微企業之間的鏈接通道,實現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的“最后一公里”。而這同時也意味著,融慧金科有望助推銀行機構普惠金融加速升級,同時也將能夠根據用戶實際需求,協助銀行機構設計出更具有普惠民生意義的金融產品。
????????助力小微發展 踐行社會責任
????????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主力軍”,但也是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幫扶小微的道路上需要“及時雨”,也需要“組合拳”。
????????行穩致遠,厚積薄發。“得益于公司成熟的生態基礎和技術實力,我們將在服務小微方面發揮更多優勢。”王凱新透露,我們正在構建一個基于大數據技術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旨在為廣大小微企業免費提供企業經營咨詢、融資需求信息、企業信息評估、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咨詢及人力資源信息咨詢等多元化的咨詢撮合服務,使供需雙方信息充分對接并有效聚合,切實有效解決小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這也是我們下半年的重點創新產品之一。”王凱新稱,作為讓所有小微企業安心的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微企安品牌的打造是融慧金科在小微領域探索的一次新嘗試,也是融慧金科金融科技生態中的重要一環。他還強調,我們存在的最大價值不是營收、不是利潤,而是為社會創造價值。無論是普惠業務的穩步推進,還是服務能力的創新升級,融慧金科一直在踐行“讓金融更智慧”的初心使命,努力實現服務與價值的共創。
????????打通90萬億的小微企業融資大市場,這是一場漫長的征途。面對各路英豪競發,誰能持續領先?王凱新認為,從市場發展來看,其實很難形成一家或者幾家獨大的局面,但是在數字化趨勢之下,先一步把握市場趨勢、提前布局,總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顯而易見的是,融慧金科通過為金融行業和小微企業提供“深度服務”,共享其平臺背后的技術力量,將最大化實現社會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推動金融機構、小微企業、社會的多方共贏。
????????“無論金融科技如何進步,其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都不會改變。”王凱新表示,未來,融慧金科將一如既往地在科技領域深耕、加大投入,攜手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不斷探索和創新基于技術、場景、金融融合發展服務小微企業的新思路、新模式和新方法,助力解決融資難題,為普惠金融發展貢獻力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