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10:2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中國眼科醫療設備行業頭部企業圖湃(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后文簡稱“圖湃醫療”)近日完成2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愛博醫療、復星健康兩家明星產業資本領投,瑞華資...
近日,中國眼科醫療設備行業頭部企業圖湃(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后文簡稱“圖湃醫療”)近日完成2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愛博醫療、復星健康兩家明星產業資本領投,瑞華資本、源慧資本跟投,老股東昌發展、水木創投、中關村前沿基金繼續加碼。
圖湃醫療源自清華電子工程系科技成果轉化,核心團隊由十余位清華校友和來自全球各大知名高端制造業企業的高管組成,經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GHIC、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共同孵化。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致力于全線高端眼科醫療設備以及核心光電器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制造。截止目前,圖湃醫療成立4年以來完成了5輪融資,僅2021年融資規模就已經超過3億元人民幣。在眼科高端設備制造領域,圖湃醫療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認可。其中,產業資本的持續看好,也證明了眼科高端設備領域的巨大商機。
醫療設備領域的黃金賽道——眼科醫療設備
“眼睛是非常特殊的人體器官,由于其復雜的光學特性,其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對設備的依賴度很高。從市場空間看,我國眼科醫療設備(非耗材)行業年銷售額近150億人民幣,年復合增速(CAGR)近15%。”圖湃醫療總經理王穎奇在采訪中說到,眼科是設備種類最豐富的科室之一,一般科室的主要設備種類在5-10種左右,而眼科則多達30種以上。
目前中國有4億患者飽受各類眼部疾病困擾,僅近視患者就接近3億人。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和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眼科疾病負擔將會越發凸顯。由于眼科在各類醫學專科中是最依賴儀器設備的學科,因此對于眼科設備的使用量和需求量將持續增加。經過數十年發展,中國眼科醫療設備行業主要呈現以下兩個特點。一是極高的進口壟斷率。據不完全統計,按照銷售金額計算,進口眼科設備供應商的市場占比達到了驚人的98%。即便按銷售數量計算,該比例也達到了95%。
在當前醫療器械的國產替代的熱潮下,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而縱觀眼科醫療設備的一線品牌,大多是德國、日本、美國的老牌高端制造業巨頭:蔡司(ZEISS)、愛爾康(Alcon)、拓普康(Topcon)、海德堡(Heidelberg)、佳能(Canon)等等。以蔡司為例,旗下產品飛秒激光市占率達到近60%,眼科手術顯微鏡市占率達到近70%,眼科OCT市占率達到近30%。超高的進口壟斷率背后,則是極高的技術壁壘:眼科醫療設備研發與制造是典型的“入門容易,精通難”、“低端低門檻,高端高門檻”的賽道。巨大的技術鴻溝,為高端進口供應商劃出了一條寬闊的護城河,國產眼科設備供應商在此前一直難有起色。二是下沉市場尚未激活,高端品類比重過高。一般的醫療設備領域,下沉市場的體量都要高于高端市場,但眼科醫療設備領域則例外。以最基礎的裂隙燈、眼壓計為例,即便是這些一二級醫院的必備小型設備,在進口產品的單價數倍于國產產品的情況下,進口產品的市占率按數量計算,也依然達到70%以上,按價格計算則達到了90%以上。而高端/中大型設備更是集中在二級以上醫院,占據了絕大部分的眼科設備市場容量。在每年150億的眼科醫療設備銷售額中,飛秒激光、眼科手術顯微鏡、光學生物測量儀、眼科OCT、超乳玻切機、超廣角眼底相機這六大品類的銷售額占比高達75%。其中飛秒、玻切產品的進口市占率達到100%;其余產品的進口市占率也在95%以上。
解讀圖湃醫療產品技術策略
不同于傳統國產眼科醫療設備低性能、低價格,以及從基層醫院開始替代進口設備的思路,圖湃醫療今年9月份上市的前兩款高端眼科OCT產品——“北溟·鯤”與“瑤光·星”,則是專注在產品性能的硬實力上。
具體來說,“北溟·鯤”是圖湃醫療的旗艦級OCT產品,是世界上目前唯一商用的40萬次掃頻OCT,在OCT的關鍵指標——掃描速度上,領先同類產品一倍有余。其單次成像的掃描長度更是達到了24mm。在40萬次速率下,其成像深度依然達到6mm,而軸向分辨率則高達3.8μm。上述所有參數,在已上市的產品中,均是獨家所有。目前,“北溟·鯤”正被國內各大知名眼科醫療機構用于臨床學術研究,也誕生了全球第一批無需拼圖的超廣角OCTA影像。“毫不夸張的說,‘北溟·鯤’的性能飛躍,已經足以改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動靜脈栓塞等疾病現有的臨床診斷流程,是一款眼科診斷領域的劃時代產品。”圖湃醫療全球事業部副總裁周健表示。
“瑤光·星”是圖湃醫療的主流級OCT產品,不同于“北溟·鯤”的超高性能,“瑤光·星”則是主打“一臺OCT,滿足所有臨床診斷需求”的“全景前后節一體”功能。“瑤光·星”具備10萬次掃描速度,而成像深度則達到14mm,這也是目前為止眼科OCT領域的最大成像深度。該深度使得“瑤光·星”不僅能用于后節斷層和血流成像,還可以進行優異的全景前節成像,其前節成像功能甚至強于昂貴的專用前節OCT設備。因此,“瑤光·星”也成為了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全景前后節一體式”的多功能、高性能OCT產品,受到二三級醫院、民營醫院用戶的青睞。
截至目前,圖湃醫療眼科OCT產品試點醫院已超過150余家,包含國內大多數頂級三甲醫院。從2021年9月份正式取證銷售開始,僅僅一個季度的時間,在產品價格持平甚至略高于進口主流產品的情況下,已實現終端數千萬元銷售額,市占率達到5%。在銷售元年,僅用一個季度的時間,實現5%的市占率,這在眼科醫療設備領域是十分優異的表現。除眼科OCT產品外,圖湃醫療還有眾多處于不同階段的產品線。眼視光領域診斷的金標準——掃頻光學生物測量儀,國產設備完全空白。“這導致蔡司的MASTER-700產品已經幾乎與掃頻光學生物測量儀的概念劃上了等號。而圖湃的‘子午’系列全景掃頻光學生物測量儀,則打破了這一壟斷局面。”王穎奇表示。“子午”系列的單次成像深度達到了45mm,領先同類產品。更關鍵的是,“子午”可以實現實時、動態的全景眼軸可視化成像。“實時動態全景眼軸成像”也是圖湃的獨家關鍵技術。
在產品技術水準領先的前提下,針對近視防控市場的價位需要,圖湃醫療通過對底層器件的自主研發和技術攻堅,將掃頻光學生物測量儀的成本進行了大幅壓縮。這使得其在近視防控端具有競爭力,也讓中國青少年近視防控的數據標準化工作有了技術上的可行性,具有不錯的社會意義。
目前,“子午”系列產品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此外,圖湃還有3個重磅在研產品線,將在2022年到2023年推出。由于保密原因無法在本文中披露,但王穎奇表示:“每一條產品線的第一個產品,都會是技術領先的、甚至是革命性的高端產品。”圖湃醫療能擁有這樣的底氣和自信,源自其強大的團隊。據王穎奇介紹,圖湃現有團隊規模一百余人,且仍在快速增加。其中研發團隊占比超過50%,研發團隊碩博士學歷人才占比達70%,四年來累計投入研發經費逾億元。圖湃共設立了北京、上海、南通三個研發中心以及北京、蘇州兩大生產基地。對此,王穎奇表示:“高端設備研發和生產制造無捷徑可言,我們的團隊力量必須足夠強大,才能在每一條產品線上都具備和國際頂尖廠商正面競爭的實力。”圖湃的目光也不僅限于中國市場,今年三月份,圖湃醫療全球事業部成立,由眼科行業的明星經理人周健擔任副總裁。目前,圖湃醫療多個產品的CEFDA注冊證正在申請中。就在今年的10月份,“北溟·鯤”系列首次出海,出現在歐洲白內障與屈光學術年會(ESCRS,世界第二大眼科學術年會)上,成為了全場矚目的焦點。
除了專注技術研發外,圖湃醫療也非常注重臨床一線的創新成果,并與清華工研院全球健康產業創新中心聯合成立了眼科醫工轉化創新實驗室。“圖湃不僅是一家眼科醫療設備供應商,更是清華培育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我們希望能借助企業和高校的力量,充分發掘醫生的新思路、新想法,讓更多源自臨床一線的、處在臨床萌芽階段的創新想法,能夠成長為世界領先的創新科技成果。該創新平臺將配備精銳的工程師隊伍和臨床醫師顧問,全力支持醫生的優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王穎奇表示。據王穎奇介紹,圖湃孵化的第一個全球首創的新技術,是由圖湃-清華長庚醫院共同研發的“23G眼科光纖OCT內窺鏡”技術。該產品是目前全球唯一接近商業化完成度的眼科光纖OCT內窺鏡,可以在0.6mm(23G)的尺寸下,實現接近于臺式OCT設備的成像效果,未來有望廣泛地應用于玻璃體視網膜手術中,提升手術質量,為醫生在術中提供斷面影像導航。清華工研院全球產業健康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由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發起設立的優秀的科技成果孵化平臺,圖湃醫療4年前正是從這里發展壯大。如今,為了更好的進行臨床新技術的醫工轉化,中心與圖湃聯合設立眼科醫工轉化創新實驗室,雙方將通力合作,讓更多來自于醫生的臨床創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為眼科事業創造新的價值。
據悉,作為本次融資方的昌發展是昌平科技產業基金運營者,已投資企業近1000家,項目估值超18000億元。多年來深度布局醫藥健康產業,已合作40余只市場化投資基金,其中半數以上重點投向醫療健康行業,并設立醫療健康直投基金。目前已直接、間接投向區內外醫藥健康企業50余家,金額近15億元,項目總體估值逾1300億元,其中愛博醫療、泛生子、諾成健華等企業已成功上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