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15:01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俞立嚴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與新能源車銷售一線行情火爆相對應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各項數據在持續攀升。根據公安部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001...
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和自主品牌廠商正在全球領跑。在7月19日召開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實現平穩快速發展,在全球引人注目。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調研采訪獲悉,在新能源車消費需求和電池、混動等自主核心技術進步的雙重推動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加速發展,成為一道亮麗的“國產之光”。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特斯拉國產Model Y提車要等10至14周,國產Model 3要等4至5個月。”特斯拉上海陸家嘴中心店的工作人員7月20日對記者說,雖然這里距特斯拉美國之外最大規模的超級工廠不過60公里,但因為受限產能的供不應求,長時間的等候提車已經成為消費者眼下必須面對的常態。
與新能源車銷售一線行情火爆相對應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各項數據在持續攀升。根據公安部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6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001萬輛。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220.9萬輛,同比增長100.26%,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汽車新注冊登記量占汽車新注冊登記量的19.90%。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數據,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120%。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乘用車總銷量比重達到了24%,中國品牌乘用車中新能源汽車占比也已經達到39.8%。
世界范圍看,中國新能源車也正在領跑。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介紹,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持了強勢增長的良好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達全球市場的59%,達到了歐洲近兩倍的水平,出口也呈現強勢增長。
在銷量方面,中國新能源車企“領頭羊”比亞迪率先超越國際新能源車企“優等生”特斯拉。比亞迪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6月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13.4萬輛,2022年上半年累計銷量64.1萬輛,同比增長314.90%。比亞迪上半年僅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就超過了特斯拉同期的全球銷量。
市場下沉提升新能源車滲透率
“下一步考慮把豐田油車換成國產混動新能源車。”上海市民朱女士對記者說,她已經有上海牌照,所以并不在意拿新能源綠牌,選擇國產混合動力新能源車的原因是既可以環保省油,又可以在現階段少些充電焦慮。
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車購買意愿的增強,直接體現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新能源車在所有汽車中的占比)的不斷提升上。業內專家對記者介紹,從2005年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了10年滲透率才突破1%;從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3年多時間滲透率從1%快速提升到5%;從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上半年,受行業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新能源車增長出現短暫停滯;但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行業又走上增長快車道。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最新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2022年上半年的滲透率為21.6%。
中汽協的相關分析日前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開始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增長不僅由于產品力和性價比持續提高,消費者的認同也至關重要。消費市場下沉和消費群體年輕化,都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利好。
從地域分布來看,根據中汽協的統計,在中國一線城市銷量增長的同時,二線及以下城市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持續增加,由2017年的37%持續提升到2021年的50%,市場進一步下沉。市場的“下沉化”趨勢也驗證了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的結論。
非限購地區用戶的主動購買意愿提升明顯。根據新車交強險購買數據顯示,河南鄭州6月新能源車銷量突破1.1萬輛,同比增長近80%。貴州黔西南6月新能源車銷量突破900輛,同比增長155%。
從年齡分布來看,根據中汽協的統計,中國新能源車的已購車用戶主要分布在24—40歲的人群,而對新能源車有購買意愿的人群年齡段分布則逐漸趨于均衡化,尤其18—23歲及41—50歲的人群興趣度提升明顯,分別達到21.8%和17.5%,顯示新能源汽車的受眾群體進一步拓寬。
統計顯示,18—23歲的三線及以下城市的城鎮青年,對新能源汽車表現出非常高的興趣,未來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重要的潛在車主。
動力電池等技術進步迅速
不同于燃油車發動機的跟隨追趕,在新能源車最核心的零部件動力電池方面,中國企業憑借長期自主研發逐步展現出強勁勢頭。國際研究機構SNE Research 7月18日發布的動力電池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共有6家中國動力電池公司入圍全球前十。
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分居第一和第三位,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和蜂巢能源位列榜單第七至第十位。中國動力電池公司正在拉開與韓國、日本等國際同行之間的距離。2022年上半年,排名前十的中國公司的總體市占率再創新高,相比2021年同期的42%大幅提升,達到56%。寧德時代上半年在海外市場的占有率接近18%,同比增長了6個百分點。
位居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中,中國公司的裝機量同比增速均超過了100%。而日韓主要企業中,LG新能源、松下和三星SDI的增幅均未超過50%。
“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方面的產業競爭力非常強。”田玉龍介紹說,目前中國量產的三元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時/公斤,無鈷電池達到了240瓦時/公斤,半固態電池接近量產狀態,“這些指標都非常亮眼”。
除了動力電池,混合動力也成為另一項中國新能源汽車優勢技術。比亞迪早在2003年就開始研究混動技術,平均5年升級迭代一次。2021年初,比亞迪發布了自主研發的DM-i超級混動技術,不僅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而且在銷量上直接挑戰深耕該領域20年的傳統國際車企豐田。
根據6月中國市場混動銷量排行榜,比亞迪一家的車型就包攬前五名,其中的宋PLUS新能源售出31787輛,漢售出25209輛。而豐田銷量最高的是排在第28名的卡羅拉雙擎E+,銷量僅為359輛。
除了核心技術,中國新能源車的配套技術和體系也在加速完善。2022上半年新增建設充換電設施130萬個,同比增長3.8倍。其中,私人樁92萬個,公共樁38萬個。另外,目前已經累計建成1萬多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點,基本實現退役電池就近回收,方便了新能源車用戶。
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將保持高增長
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后市,國內外多家機構表達了樂觀預測。在上調理想汽車和比亞迪等中國公司目標股價的同時,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報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強勁,預計強勁的訂單、渠道庫存低、積極的刺激措施和車型儲備較好等因素將支持新能源車在下半年的增長勢頭,可以提高對未來的銷量預測。摩根士丹利將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基準銷量預測上調24%至570萬輛,2023年上調17%至660萬輛。
德國寶馬集團首席財務官尼古拉斯·彼得日前表示,在今后數年內,中國都將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2022年,寶馬計劃將純電動汽車全球銷量在2021年基礎上翻一番。這一計劃的實現,離不開中國新能源車市場。
“在新能源車飛速發展進程中,將涌現出更多偉大企業,尤其自主新勢力表現已經十分優秀,這些中國企業不斷設計推出迎合差異化消費、滿足多元化需求、符合電動化潮流的產品,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崔東樹說。
“從滲透率來講,我國并未達到世界領先的程度,未來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是巨大的。”崔東樹指出,除上海、深圳等一線大城市外,在中小城市以及非限購、非限行的市場和縣鄉市場,新能源車滲透率有望大幅提升,行業爆發式增長有望持續。中長期來看,中國新能源車市場將在未來幾年繼續迎來高增長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