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5 14:05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陸海晴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基金代銷行業正在發生變化。近日,多家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收到監管罰單,基金公司也相繼宣布暫停或與其終止合作。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進入快速發展期,基金...
????????基金代銷行業正在發生變化。近日,多家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收到監管罰單,基金公司也相繼宣布暫停或與其終止合作。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公募基金進入快速發展期,基金代銷行業也欣欣向榮,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部分亂象。伴隨監管的不斷加碼,未來基金代銷行業優勝劣汰進程將加快。
????????7月13日,上海證監局披露了對上海久富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送達公告。根據公告,因久富財富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上海證監局擬對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以30萬元罰款,并責令其停止基金服務業務。
????????在此之前,地方證監局已對多家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開具了罰單。比如,7月12日北京證監局發布《關于對北京微動利基金銷售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暫停辦理相關業務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7月7日,西藏證監局發布《關于對喜鵲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暫停辦理相關業務的決定》,對其采取責令暫停辦理相關業務6個月的監督管理措施。
????????基金公司也紛紛與這些代銷機構“解約”。7月以來,廣發、東吳等基金公司發布公告稱,暫停北京微動利基金辦理旗下基金相關銷售業務;鵬華、華安、建信等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暫停與喜鵲財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代銷合作。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監管部門連開多張罰單,彰顯監管機構厘清行業亂象的決心,以保證基金銷售行業健康發展,保護投資者利益。未來基金代銷行業洗牌或加速,馬太效應將愈發顯著。
????????隨著基金代銷行業格局發生新的變化,面向機構投資者的B端基金代銷業務因市場空間相對廣闊,成為當下各大代銷機構競逐的方向。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機構投資者持有公募基金的規模達11.62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的46%。業內人士表示,過去機構投資者通常在各家基金公司平臺直接交易基金,需要對接多個基金公司。而在B端基金代銷業務模式下,機構投資者僅需對接一個平臺,基金交易流程得到簡化,效率有所提高。
????????據天風證券測算,到2026年末,B端代銷平臺公募基金保有規模可達10萬億元,而目前只有1.3萬億元。具體來看,一方面,資管新規推動標準化產品配置,預計機構投資者配置公募基金規模將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未來資管業務增量資金因“剛需”有望全部轉移至代銷平臺,機構自有資金部分轉移至代銷平臺。
????????天風證券分析師夏昌盛表示,B端基金代銷業務正逐步演變為紅海市場,代銷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將由渠道能力逐步轉向服務能力。目前多數頭部買方機構已對接了2家以上基金代銷機構,第三方代銷機構間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第三方代銷給機構客戶帶來的價值不僅僅在于線上化開戶及便捷交易,更重要的在于投研服務賦能,B端代銷并非科技屬性極強的行業。通過數字化投研工具、調研訪談、研究報告、數據支持等形式為資管機構提供投研支持,幫助其更好地基于客戶需求進行基金配置才是核心,這也是當前頭部基金代銷機構能力建設的重點。”夏昌盛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