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7 15:56 | 來源:中訪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公布了一份裁判案書顯示,原告建行,被告為張氏父子二人(張近東及張康陽)及蘇寧電器
欠債不還錢,真是天經地義。
可是就在兩周前,這還因為欠了銀行2.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7.2億),而被全球追債的蘇寧少東家張康陽。
轉頭就被網友撞見,這欠了一屁股債的大少爺,如今正開著價值2000萬的邁凱倫在意大利街頭逛奢侈品店。
據說,圖中的這款邁凱倫Speedtail是價值300萬歐元的特別版超跑,折合人民幣超2000萬,全球限量106輛。
總之是極盡奢華,讓人心生滿滿的“敬畏”。
不過,怎么看,這場景似乎都有些悖于常理,畢竟蘇寧少東家張康陽,剛剛才欠下一筆巨債。
蘇寧父子被全球追債
7月19日,香港高等法院公布了一份裁判案書顯示,原告建行,被告為張氏父子二人(張近東及張康陽)及蘇寧電器。
“蘇寧小店項目”再融資交易而產生的超過2.55億美元的款項,約17.25億人民幣
結果顯示,張氏父子敗訴,需支付建設銀行追討的因。
你說錢欠了也就欠了,結果他還不承認,妄想撇清關系。
,張康陽一方辯護稱,債券上的簽名可能是有員工冒名頂替他在協議文件上簽字,張本人對再融資并不知情。
在法庭上
不過法官不留情面直接駁回:涉案借款公司由張康陽全權控制,而且他做了個人擔保,很難令人相信他對融資協議毫不知情。
結果敗訴后,張康陽為了避免還錢更是騷操作不斷。
這次建設銀行告的是張康陽個人,理論上可以直接扣押他名下的個人財產,不過具體執行還得看意大利當地法院。
再不濟,張康陽本人還是意甲球隊國際米蘭主席,按理說從他工資里扣錢還債也不是不行。
可事實上要拿回這筆借款并不容易,張康陽為了逃避還錢,直接工資都不敢領了。
要求俱樂部正常支付張康陽履職薪酬,并認為俱樂部不支付薪酬的行為,是在協助其規避債務責任,從而損害了債權人的利益。
目前,中國建設銀行已經在意大利對國際米蘭俱樂部開展了訴訟,
張康陽作為蘇寧少東家,哪怕不領工資也能開著超跑過得風生水起,看來這筆債務對他來說并不是什么大問題。
生在羅馬的富二代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總有人一生下來就已經在羅馬了。
張康陽作為蘇寧電器創始人的獨子,在各位二代中的名氣不比王思聰的少。
1991年出生的張康陽,15歲就被送往美國,就讀于傳統精英高中摩爾西斯堡學院,大學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成了特朗普的校友。
大學畢業兩年后,回蘇寧正式接班,上任的第一大手筆,就是花20億拿下了國際米蘭俱樂部70%的股份。
2017年,張康陽全面接手俱樂部的運營管理事務,成為國米史上最年輕的俱樂部主席。
“你到歐洲、到意大利提到蘇寧,老百姓眼里滿滿的敬畏。”
彼時,張康陽發表講話時稱:,一度被球迷嘲諷。
不過不得不說,國米在蘇寧加持下,在1年多后連續收獲三個冠軍,百年豪門重回巔峰。
但好景不長,隨著蘇寧陷入債務危機,張康陽和蘇寧的真面目也開始暴露。
欠債這事兒,張康陽或許還真不是第一次干了。
在入主國際米蘭之前,蘇寧曾豪擲5億拿下江蘇蘇寧球隊,結果這支球隊在2020年拿下中超冠軍之后僅三個月,就因集團財政困難而慘遭解散。
雖然砍了江蘇球隊,但蘇寧卻依舊保持著對國際米蘭的控股權。
2022年5月,張康陽發微博慶祝國米奪得意大利杯賽冠軍時,前江蘇隊球員公開討薪,但張卻選擇視而不見。
在蘇寧債務危機的影響下,張康陽的精英形象開始崩塌。
就這樣,25歲出任總裁、27歲成為國際米蘭史上最年輕主席的張康陽,在30歲的時候成了老賴。
如今,連他背后的蘇寧帝國也開始搖搖欲墜。
蘇寧的巨額債務
上文中的2.55億美元巨債,是因為蘇寧集團的便利店業務蘇寧小店欠下的。
前幾年,電商平臺掀起了一股線下開店的潮流,京東、天貓都搞起了自己的便利店。
蘇寧易購也不例外,于2017年搞起了自家的便利店——蘇寧小店。
原本一直走直營模式的蘇寧小店,于2020年突然提出要走加盟擴張的道路,還定下了三年內擴大至10000家的目標。
結果,10000家的目標還沒實現,就因為經營不善和連年虧損,把自己干趴下了。雖然店沒了,但錢還是要還的,于是有了這2.55億美元的債務。
然而,這不過只是蘇寧巨額債務中的冰山一角。
除上市平臺蘇寧易購外,龐大的蘇寧集團,業務還包括蘇寧置地、蘇寧體育、蘇寧電器、蘇寧消金等。
這背后的債務窟窿,令人難以想象。
2013年,蘇寧花22億成了PPTV的第一大股東,結果入不敷出虧損近百億。
2016年,蘇寧又斥資42.5億收購天天快遞;結果三年虧了36億,更是隨著去年天天快遞停運,前面的努力付諸東流。
2017年,張近東作為許老板朋友圈的重磅人物,給恒大戰投了200億,結果這200億又打了水漂,再也沒能拿回來。
2021年財報顯示,蘇寧易購全年虧損432.64億元,為華東六省一市所有上市公司虧損之最。
截至2021年末,蘇寧易購逾期未還銀行等金融機構本息,觸發交叉違約,合計應還金額為191.05億元;涉及供應商、應付票據等上下游公司的應付款項,合計逾期未還金額為328.93億元。
此外,蘇寧內部員工理財逾期未兌付金額近10億元,波及兩三千人,至今也未有下文。
這一筆筆賬算下來,實在是慘不忍睹,可以說幾乎已經找不到什么掙錢的項目了。
但蘇寧之所以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怪不得別人,是盲目的多元化擴張與強勢控股才導致如今的債臺高筑。
2012年起,蘇寧易購陸續收購紅孩子母嬰電商、視頻網站PPTV、天天快遞、家樂福等公司。在健康、體育、電競等多個領域,蘇寧也全盤布局。
但實在也是看不清自身定位,光靠砸錢盲目擴張,砸不出什么成果。
如今的蘇寧每況愈下,不知道開著邁凱倫在歐洲逛奢侈品店的少東家張康陽,還能瀟灑到幾時呢。(來源:科技每日推送)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