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4 10:03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整個房地產行業自2021年下半年起逐步面臨債務危機,A股上市公司“踩雷”地產相關的理財產品時有發生。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地產公司頻繁違約,并且牽連到了券商,對于金融市....
????????家紡龍頭富安娜“踩雷”中信證券理財。業內人士認為,富安娜購買中信證券資管產品,表面上看屬于券商發行的類固收產品,但將底層資產打開后,便可窺見問題的嚴重性。
????????“券商一哥”的理財產品也不靠譜了?
????????8月23日,A股家紡龍頭富安娜(002327.SZ)公告稱,公司1.2億元購買的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出現兌付逾期,共計收到產品本金1350萬元,剩余產品本金1.065億元及投資收益到期未兌付。產品持倉為東方紅貨幣B和北大資源杭州海港城。
????????整個房地產行業自2021年下半年起逐步面臨債務危機,A股上市公司“踩雷”地產相關的理財產品時有發生。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地產公司頻繁違約,并且牽連到了券商,對于金融市場而言可能會造成局部的風險。雖然這只是個例,但仍可能促使市場產生利空預期,拖累A股。
????????作為“券商一哥”,中信證券的資管規模一直位居行業榜首。業內人士分析稱,過去幾年中,不少券商資管都或多或少介入地產項目融資,隨著今年地產壓力測試正式啟動,有必要對在管產品進行風險摸排。同時,券商對投資項目的實際考察需要更加認真細致,并且要以負責任的心理去做投資。
????????二級市場方面,富安娜8月23日收跌1.35%報7.3元/股。中信證券收跌0.25%報19.9元/股。
家紡龍頭理財“爆雷”
????????8月23日,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富安娜,002327)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1年3月19日購買1.2億元,期限12個月的富安1號,到期日為2022年3月19日,該產品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共計收到產品本金1350萬元,剩余產品本金1.06億元及投資收益到期未兌付。
????????富安娜稱,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名稱為“中信證券富安FOF定制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下稱“富安1號”)。受托方(產品管理人)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富安娜披露的信息顯示:富安1號共有五期,前四期都順利收回了本金和利息。但第五期卻出現了逾期。
????????根據產品材料,產品持倉為東方紅貨幣B和北大資源杭州海港城。其中,東方紅貨幣B屬于貨幣基金,其風險較低。而北大資源海港城屬于房地產開發項目,其物業類型屬于公寓、商鋪,開盤時間在2015年,而開發商是浙江藍德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浙江藍德置業”)。
????????富安娜指出,北大資源杭州海港城項目債務人浙江藍德置業早已實質違約,且2019年和2020年審計報告均被中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主要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方北大方正集團重整計劃執行期限日前被法院裁定延長至2022年12月28日。
????????資料顯示,浙江藍德置業隸屬于北大資源(0618.HK),北大資源集團則是北大方正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因投資資金延期兌付或存在部分損失的風險,富安娜在2022年半年報中已將該產品賬面盈余部分875萬元計提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富安娜表示,截至公告日,由于中信證券尚未出具最新估值表/凈值說明,公司無法準確預計該筆投資可能帶來的本金損失。
????????公開信息顯示,富安娜主營業務為床上用品及家居生活類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
????????2022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富安娜實現營收13.35億元,同比增長2.0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0.68%。
????????二級市場方面,富安娜8月23日收跌1.35%報7.3元/股,現市值超60億元。
或需開展風險摸排
????????8月23日,中信證券收跌0.25%報19.9元/股,總市值近3000億元。
????????作為“券商一哥”,中信證券的資管規模一直位居行業榜首。中國基金業協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中信證券月均私募資產管理規模達11792.51億元,遠超第二名中銀證券5240.60億元。
????????2021年2月,中信證券宣布,擬出資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含),設立全資子公司中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將由其承繼中信證券的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同時還將申請公募牌照,從事公募基金相關業務。
????????今年7月末,證監會對中信證券申請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提出了兩項反饋意見,一是就母子公司資管牌照切分后投顧業務劃分情況進一步說明,二是資管子公司成立后,將為母公司保留的養老金相關業務提供中后臺外包服務,就上述安排是否符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的相關規定進行說明。
????????上海小郁資產總經理左劍明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爆雷”產品系中信證券發行的單一資管產品,且還注明非保本理財,所以在明面上虧損,可能更多需要由富安娜自己來買單。這或許是為何產品逾期都快5個月了,公司之前持續處在緘默中,直到中報披露才不得不公布。
????????“僅從這份公告看,收益率是一個關鍵信息?!彼M一步分析稱,參照前幾期產品,推算逾期產品參考收益率應在4.48%-6.66%之間。這兩年地產除了正規銀行融資渠道外,無論通過券商資管還是信托公司通道,融資利率基本上是10%以上開始洽淡,這一點從國內龍頭地產企業境內境外發債利率也可得到證明。同時,這次逾期產品底層資產還是2019、2020年均被出具審計保留意見的問題企業。這類項目要拿到融資,找到債權人,應該需要比較高的利率。
????????在左劍明看來,如果中信證券資管無法證明本次產品不是作為富安娜通道角色,那該資管投資經理個人就存在重大問題,中信資管在用人和項目審核上需要進一步加以把關。過去幾年中,不少券商資管都或多或少介入地產項目融資,隨著今年地產壓力測試正式啟動,有必要對在管產品進行風險摸排。
????????香港中?;鹗紫洕鷮W家徐陽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券商而言,遇到此類“爆雷”的情況并非罕見,需要注意的是對投資項目的實際考察需要更加認真細致,并且要以負責任的心理去做投資。房地產企業存在高杠桿的情況,但較強的一些國有地產企業現金流還是比較充裕的,經營也較難出現重大漏洞。因此,主要是券商資管需要更有責任心地去做投研。
連鎖反應或催生利空預期
????????從宏觀環境來看,整個房地產公司自2021年下半年起逐步面臨債務危機,A股上市公司“踩雷”地產相關的理財產品時有發生。
????????6月10日,安克創新發布公告,就斥資1億元購買的“中航651號信托”理財產品待回收本金及投資收益存在逾期風險一事,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該產品底層資產為陽光城(000671.SZ)旗下長沙中泛置業有限公司的“陽光城·長沙尚東灣”項目,資金實際投向用于該項目的開發建設。
????????針對該信托產品出現逾期風險的主要原因,安克創新回復深交所稱:受宏觀環境、政策調控、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借款人和擔保人出現流動性困難,未能按期支付應付的信托貸款本金及利息。
????????1月,民生控股披露稱,原定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現金分配的“中國民生信托-至信772號榮盛地產”,截至2022年1月12日,目前民生控股尚未收到剩余本金3010萬元對應的收益。
????????地產系列風險存在傳導隱患。左劍明認為,主要在兩個層面。一是實業。例如,金螳螂起訴恒大地產86億元債權債務關系,這部分很有可能會演變為壞賬,從而迫使企業不得不計提巨額減值,進而重創企業利潤表。同時,因為地產業務短期內難有起色,這對身處于建筑建材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來說,或將會相應減少“蛋糕”分配機會。
????????二是投資。這次富安娜購買中信證券資管產品,表面上看屬于券商發行的類固收產品,但將底層資產打開后,便可窺見問題的嚴重性。過去5年里,地產企業無論上市融資還是發債,基本上受限于政策高壓線,但券商資管、信托、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充分發揮持牌優勢,將各類地產企業融資行為包裝成合規理財產品,輔以“高利率”向企業和高凈值個人進行兜售,這一體量在地產企業融資總規模中占據相當比例。
????????此外,徐陽表示,地產在我國屬支柱產業之一,因而其變動對我國的經濟、金融影響都比較大。當前地產公司頻繁違約,并且牽連到了券商,對于金融市場而言可能會造成局部的風險。雖然這只是個例,并不能代表所有企業或所有房地產項目,但仍可能促使市場產生利空預期,拖累A股。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