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08:5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多份判決書,多位投資者狀告北京嘉怡財富投資管理公司及其基金經理李文東。
投資100萬元,卻損失了98.29萬元。承諾三年不贖回就可保本,重要關頭卻避而不見……
近期,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多份判決書,多位投資者狀告北京嘉怡財富投資管理公司及其基金經理李文東。
而這家公司早在去年8月就因為承諾保本、向不特定對象宣傳等違規行為收到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監管措施。今年6月份,該公司因異常經營,被注銷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
買了100萬
損失98.29萬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17年11月16日,投資人宋某與嘉怡財富簽訂了《九強次新成長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合同約定,基金份額的初如募集面值為人民幣1元,宋某共認購了100萬元的九強次新成長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其中,李文東為投資經理。
時間到了2021年12月,宋某所購買基金的凈值已經由一開始的0.0314元降到0.0171元,投資損失達98.29萬元。
投資人李某也有同樣遭遇。2017年6月2日,投資人李某與嘉怡財富簽署了《嘉怡-私募學院菁英322號基金合同》,認購了嘉怡-私募學院菁英322號基金A類份額,認購金額為100萬元,基金的運作方式為開放式。
之后嘉怡322號基金成立并開始運作,初始單位凈值為1元,李某認購金額為100萬元,份額為100萬份。之后,李某又使用該基金的分紅繼續申購該基金。至此,李某一共持有嘉怡322號基金份額為1459760份。
令李某始料未及的是,自從他完成這一系列申購后,嘉怡322號基金單位凈值就開始不斷下跌。轉眼三年過去了,在這三年間,該基金的單位凈值再也沒有超過1元。
到李某贖回時,他所持有的全部嘉怡322號基金贖回時基金單位凈值為0.088元,贖回到賬金額僅為128458.88元。對此李某要求李文東向自己支付差額補足款1331301.12元。
最終該系列案件因管轄權問題,法院裁定將其移送至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審理。
只要三年不贖回就可保本
承諾成空談
回溯至2018年,這些投資人沒有贖回基金也是源于李文東的一些欺騙性的違規操作。
判決書顯示,李文東曾與宋某簽訂了《九強系列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補充協議》,在協議中李文東承諾,如果宋某在2018年12月2日起算三年時間內不進行資金贖回,他就以個人名義擔保“基金凈值從2018年12月2日開始算起三年末恢復到1元以上”。
李文東還表示,如果到時候基金凈值不能恢復到1元,他就負責給宋某補足至1元,補足后宋某就可以進行贖回。
補充協議簽訂后,宋某就放下心來,一直按照合同約定的那樣,沒有進行基金贖回。
一晃三年過去了,時間到了2021年12月2日,宋某所購的九強次新成長基金還沒恢復到基金凈值1元。宋某多次聯系李文東,希望他能按照補充協議約定去支付自己的損失,但是李文東一直避而不見。
同樣面對基金份額持續下跌的情況,投資人李某曾多次致電李文東,詢問基金的投資情況及持續下跌原因,但李文東從未披露基金具體投向。
同樣,李某也與李文東簽訂了和宋某類似的補充協議,李文東依舊承諾:“如果屆時基金凈值不能恢復到1元,李文東負責給各位投資人補足至1元。”
嘉怡財富已被注銷
投資者應擦亮雙眼
中國證券基金投資業協會顯示,今年6月24日,嘉怡財富就因異常經營被注銷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
去年8月24日,北京證監局曾經向嘉怡財富和李文東發布過警示函。
北京證監局認為,李文東一共存在三項違規行為,包括安排非公司員工接待投資者等,反映未履行謹慎勤勉的義務;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向投資者承諾投資本金不受損失或者承諾最低收益。
投資者在投資的時候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踩雷”?上海某券商營業部人士表示,投資者在選擇私募產品時應擦亮雙眼,把基金管理人的可信度排在第一位。“一般來看管理規模較大(50億元以上)、管理人業績曲線較為穩定和管理人長期以來的業內風評較好,都會有助于投資者避免踩雷。”他認為。
此外,上述人士認為,投資者不宜盲目追逐當前收益率較高的私募產品。投資者在選擇私募產品上應當合理配置,將風險進行分散,在主觀多頭、量化私募和宏觀對沖產品中,按照專業的投資顧問的建議進行產品篩選,根據自身的投資期限、期望收益和回撤容忍度等要素進行配置。
突然暴跌70%!千萬資金“被套”近5年,這只債基怎么了?
一只“踩雷”的基金能跌多少?
中郵睿利增強債券基金時隔4個多月后,近日終于公布了最新的凈值變化。相較8月5日的0.93元,目前其凈值“斷崖式”跌至0.279元。
這只債券型基金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這要從近5年前,中郵睿利增強債券買了“17洛娃科技CP001”說起。
為何“突然”暴跌70%?
2017年8月17日,中郵睿利增強債券成立,隨后在2018年一季度重倉了17洛娃科技CP001,彼時持倉市值為1005.7萬元。
這只導致中郵睿利增強債券暴跌的17洛娃科技CP001究竟是什么樣的債券?
資料顯示,17洛娃科技CP001是洛娃科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洛娃集團)發行的短期融資券,原應于2018年12月6日前兌付利息,但隨后出現了實質違約,目前的最新債項評級為D。
意識到17洛娃科技CP001可能造成的風險,2018年下半年,機構資金果斷撤出中郵睿利增強債券。這只從成立以來大多時段機構占比在99%左右的產品,當時由于機構資金的快速撤離,機構持有占比一度降至82%,規模也快速縮水至1億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當時基金管理人沒有注入近700萬元的自有資金,這只基金甚至無法應對機構資金的贖回退出。
可惜之后的境況并沒有轉好。由于洛娃集團的違約,“17洛娃科技CP001”流通受限,這只債券始終占著中郵睿利增強債券的重倉債券席位。
2018年四季度,由于中郵睿利增強債券規模的快速縮減,基金經理不得不賣出其他重倉債券應對贖回,“難賣”的17洛娃科技CP001就此成為中郵睿利增強債券的第一大重倉債券——“爛”在了手里。
今年三季度末,17洛娃科技CP001占中郵睿利增強債券凈值的比重過半,持倉市值已跌至183萬元。而近日該基金的大跌,則是為這曠日持久的“爛賬”交了答卷。
洛娃集團公告顯示,8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發布公告,因洛娃集團《重整計劃草案》未獲得債權人會議通過,法院裁定終止洛娃集團公司重整程序并宣告洛娃集團公司破產。
洛娃集團宣告破產后,中郵睿利增強債券終于能將手里的17洛娃科技CP001脫手。
12月21日,中郵睿利增強債券公告稱,前期持有的資產重組主體發行的債券已交易賣出,產品估值方面較大不確定性已消除,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恢復基金的贖回和估值業務。
自今年8月初,中郵睿利增強債券暫停贖回及估值業務以來,至今已4個多月,而這次恢復相關業務,也讓市場看到了這只基金的“斷崖式”大跌。
12月20日,該基金重新更新凈值,但相較今年8月5日公布的凈值而言,跌幅達到70%。截至12月23日,該基金凈值已經跌至0.279元。
近期中郵睿利增強債券凈值走勢圖
債基并非沒有投資風險
債券型基金往往被人們誤以為是不會虧錢的基金,但近期卻頻頻“出事”。11月以來,許多債基在市場調整下凈值回調,還有網紅產品單日下跌了12%。更有甚者,一旦債基“踩雷”,投資者本金可能會遭受更大的損失。
匯豐晉信慧嘉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蔡若林認為,經歷了過去兩年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階段后,信用債的風險不斷暴露,因此2023年對于信用債基本面來說可能并不是特別友好。從估值角度,信用債利差正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因此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信用債的風險仍較高。
“債券型基金若投資信用債就要承擔信用風險,某種程度上說,基金經理只能降低‘爆雷’概率卻不能完全規避。”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蔣睿說,如果投資者已經持有“踩雷”的債基,通常來講,能贖回就贖,如已發生流動性問題而無法贖回,只能等待耐心具體的處置方案。
蔣睿建議,投資者具體選擇債基時,不要太過于看重收益;同時,盡量選擇規模大、持倉分散度高、投資者結構相對分散的債基。分散持倉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踩雷”對組合凈值的影響,此外,是否有完整的信用評級體系也是很重要參考因素。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