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6 11:42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ST凱樂上市之后,可謂劣跡斑斑,曾連續5年財務造假,虛增收入超500億元,造假規模之大,在A股史上罕見。資本市場“看門人”也毫無作為,中天運會計師事務...
昔日“塑料大王”黯然離場,*ST凱樂于2月15日正式摘牌,成為2023年退市第一股,股價最終定格在0.47元,總市值僅剩4.68億元,近7萬股民踩雷,損失慘重。
值得注意的是,*ST凱樂上市之后,可謂劣跡斑斑,曾連續5年財務造假,虛增收入超500億元,造假規模之大,在A股史上罕見。資本市場“看門人”也毫無作為,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五年的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申萬宏源三年持續督導也形同虛設。
上海瀛泰律師事務所主任翁冠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中介機構主動或者故意協助企業實施財務造假,包括提供造假材料的作為和隱瞞重要事實的不作為,都需要承擔賠償責任。
*ST凱樂財務造假500億元
今年首只退市股*ST凱樂,曾是知名塑料制品龍頭,登陸A股資本市場已經有二十年之久,公開資料顯示,*ST凱樂的主營業務是專網通信產品、光纖光纜、通信硅管、移動智能終端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ST凱樂2000年7月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不過公司在上市之后,可謂是劣跡斑斑,觸及多項強制退市指標,曾連續5年財務造假,虛增收入超500億元。
據證監會披露的《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顯示,2016年至2020年間,*ST凱樂合計虛增營業收入高達512.25億元,虛增收入金額占當年披露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99%、73.31%、86.32%、85.85%和91.13%;合計虛增利潤總額59.36億元,虛增利潤總額占當年披露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4.97%、99.99%、144.84%、183.71%和247.45%。
財經評論員皮海洲向《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ST 凱樂并不屬于正常退市,該公司存在重大違法行為,所以不能“一退了之”,還需要賠償對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值得注意的是,三重退市指標,*ST凱樂全部觸及:一是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從而觸發了交易類退市指標;二是連續兩年凈資產為負數,觸及財務指標類退市標準;三是公司連續五年財務造假,已觸及重大違法退市標準,也是該公司最嚴重的問題,所以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后,股價一路狂跌,最終跌到了1元面值以下。
投資者該如何維權?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因財務造假被證監會、財政部做出行政處罰,或者被法院判定承擔刑事責任的,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投資權益受損的股民可以向主管部門投訴,也有權向有管轄權的法院對上市公司提起民事訴訟進行索賠。
券商三年持續督導形同虛設?
*ST凱樂驚天騙局背后,資本市場“看門人”也難辭其咎。在公司連續5年的巨額財務造假期間,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申萬宏源三年持續督導流程也形同虛設。
具體來看,*ST凱樂被查明造假的2016年至2020年,其審計機構中天運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五年的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數據顯示,中天運收取了*ST凱樂審計費用共計440萬元。
另一邊,申萬宏源也“放行”了。*ST凱樂財務造假最嚴重的階段,正是在申萬宏源持續督導期間。*ST凱樂曾于2016年實施過一次定向增發,募資超10億元,其中支付承銷和保薦費近1819萬元,申萬宏源擔任保薦機構,督導時間為2017年至2019年,并在2019年5月為*ST凱樂出具了持續督導保薦總結報告書。
申萬宏源表示,在持續督導期間,凱樂科技除募集資金使用存在違規情況之外,能夠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規則的要求規范運作,并及時、準確的按照要求進行信息披露;重要事項公司能夠及時通知保薦機構并與保薦機構溝通,同時應保薦機構的要求提供相關文件。
持續督導機構是否會遭受牽連?*ST凱樂財務造假案又對券商有什么影響?《華夏時報》記者電話聯系了申萬宏源,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卻三緘其口,并安排了對接媒體的部門進行解答,不過截至發稿未收到具體回復。
申萬宏源是國內知名老牌券商,近年來投行業績可謂亮眼,2022年IPO承銷總額123.4億元,位列行業第11名,全年IPO項目共有17家。
實際上,在全面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監管近年來多次強調,券商應強化“看門人”責任,充分發揮投融資端橋梁的作用,為新時代資本市場建設添磚加瓦。
券商該如何守好“看門人”的底線?付建認為,券商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要把合規風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設置業務流程的標準和規范,堅守合規審慎經營底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