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11:40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安乃近作為解熱鎮痛藥品,已經流行很多年,但是因為副作用原因,2020年以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安乃近相關產品陸續出臺了有限使用、有限注冊或全面禁止的規定。同時,...
近日,海森藥業平移至滬深交易所IPO獲得了受理,并在其更新的招股書中對證監會反饋的環保、銷售費用等問題作出回應。
來自浙江東陽的海森藥業是國內安乃近原料藥的生產企業,在2020年、2021年安乃近為海森藥業的第一大營收產品,銷售金額最高達1億元。
安乃近作為解熱鎮痛藥品,已經流行很多年,但是因為副作用原因,2020年以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安乃近相關產品陸續出臺了有限使用、有限注冊或全面禁止的規定。同時,海森藥業另一主營產品阿托伐他汀鈣因受集采影響也出現售價下降。
另外,在IPO前,海森藥業在2019年至2021年累計分紅8200.8萬元。招股書顯示,海森藥業的實際控制人為王式躍、王雨瀟及郭海燕一家三口,三人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93.18%的股份。
對于主營產品受限以及銷售費用高于同行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聯系采訪海森藥業,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回復。
大單品市場前途未卜
王式躍出生于1960年,是浙江東陽人。有媒體報道,王式躍小時候家庭條件十分艱苦,早早就進入社會打拼一段時間后,王式躍又去讀了衛校,畢業后正式進入醫療系統工作,為他日后在醫藥行業創業積累了不少資源和人脈。
海森藥業目前布局處于醫藥制造產業鏈上游,主要產品是化學藥品原料藥及中間體,包括硫酸鋁、安乃近、阿托伐他汀鈣及抗菌類藥物PHBA等。其中在2020年、2021年,安乃近為海森藥業的第一大營收產品,銷售金額為0.84億元、1億元,占主營收入的比重為29.56%、26.34%。
安乃近為解熱鎮痛藥,具有吸收好、起效快、價格低等特征,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具有較強的副作用。2020年3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公告表示,停止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種藥品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修訂安乃近片等相關藥品品種說明書。同時,對安乃近相關產品陸續出臺了有限使用、有限注冊或全面禁止的規定。
隨之,國內安乃近制劑的市場銷量嚴重縮水,生產安乃近的藥企數量也越來越少。國家藥監局查詢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6日,我國有安乃近相關藥品生產批準文號856條,涉及企業有數百家,比2018年相比,生產批文總數少了489條。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成為國內不少安乃近原料藥生產企業的香餑餑。根據海關數據,2021年我國出口安乃近突破1萬噸。其中,山東新華制藥廠、河北冀衡集團藥業有限公司、武漢武藥制藥等幾家大原料藥廠控制了近90%的出口量,海森藥業的出口量為1022噸。
海森藥業招股書稱,報告期各期,公司安乃近內銷業務下游主要客戶為口服片劑生產商,外銷業務下游主要客戶所在市場對安乃近相關制劑的需求較大,限制程度較低。
不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海森藥業的安乃近毛利率分別為16.74%、14.17%、16.22%、13.71%,呈下降趨勢。
海森藥業另一主營產品阿托伐他汀鈣的處境也很微妙。阿托伐他汀鈣是心血管疾病用藥,2019年以來,阿托伐他汀鈣在海森藥業的營收占比迅速上升,從2019年的4.42%提高到2022年6月的21.9%。
2019年,阿托伐他汀鈣被納入集采,齊魯制藥、東瑞制藥、樂普制藥等三家中標,其中前兩家都是海森藥業的原料供應客戶,齊魯制藥更是海森藥業的大客戶。2022年,齊魯制藥就給了海森藥業1.54億元的阿托伐他汀鈣采購大單。
不過, 齊魯制藥的阿托伐他汀鈣片的集采中標價為0.12元/片,降幅達78%。海森藥業的產品售價也應聲下降,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價格為1662.56元/千克、1909.89元/千克、1511.9元/千克和1220.55元/千克。
在兩款主營產品前景均出現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海森藥業的營收凈利開始出現波動,增長速度放緩。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海森藥業營收分別為2.67億元、2.85億元、3.89億元和2.1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95.75萬元、6282.69萬元、9399.96萬元和5686.55萬元。
銷售費用率超同行
海森藥業雖然是一家生產驅動的原料藥企業,但其銷售費用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海森藥業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742.38萬元、1051.64萬元、953.96萬元和517.52萬元,銷售費用率最高達到10.28%,遠高于同行業的平均水平4.08%。
銷售費用率如此之高的背后同海森藥業的一項制劑業務有關。海森藥業和康恩貝合作經營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并負責原料提供、市場銷售等。 2019年,海森藥業因推廣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產生了相應的推廣服務費1502萬元,這也導致當年的銷售費用為近年最高。
從2020年開始,海森藥業推廣服務費大幅下降,分別為2020年的333萬元,2021年的189萬元和2022年上半年的93萬元,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銷售收入也隨之減少。
對此,證監會要求海森藥業說明市場推廣費報告期內波動的原因及合理性、各期支出的對手方名稱,是否與發行人存在關聯關系、是否為發行人員工、客戶。市場推廣費是否完整、是否存在跨期,市場推廣費相關內控制度建設和運行情況。
海森藥業表示,市場推廣費有所波動,主要系因公司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片業務未參與2019年9月國家組織集中帶量采購,產品銷售渠道受限,2020年和2021年銷售金額顯著下降所致。但對于交易對手方情況并未披露。
與銷售費用相比,海森藥業的研發投入不高。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海森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42.02萬元、1082.56萬元、1206.82萬元和580.1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3%、3.8%、3.1%和2.74%,低于同行業6%-7%的平均水平。
對此,海森藥業稱,“主要系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資金實力相對較弱。未來隨著公司募投項目‘研發中心及綜合辦公樓建設項目’建成,公司研發實力將進一步增強。”
據招股書公布的募資用途,募資主要是用于阿托伐他汀鈣片等原料藥擴產及補充流動資金,6億募資額中有1.15億元用于研發方向,包括研發中心和辦公樓的建設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海森藥業此前在2020年曾進行公司股東大筆分紅。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海森藥業分別產生現金分紅1958.40萬元、5100萬元、1142.4萬元。海森藥業IPO前累計分紅8200.8萬元。
醫藥產業戰略顧問周樹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研發能力不足和環保問題壓力,是原料藥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痛點,尤其是在產品市場受限之后,如何從研發或者銷售上突破是企業面臨的更緊迫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