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15:16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愛馳汽車公司成立于2017年,與其他跨界造車的新勢力不同,公司創始人付強有著扎實的汽車銷售及管理經驗,曾在一汽大眾奧迪、上汽大眾斯柯達、北京奔馳、沃爾沃...
繼威馬汽車、天際汽車、恒馳汽車后,愛馳汽車(下稱“愛馳”)成又一延期發放工資的新勢力車企。
在近兩年疫情、車市“寒冬”等多重影響下,部分新勢力開始表現得力不從心。
工資發放時間未定
近日,一封由愛馳人力資源部發布的《關于三月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下稱“通知”)在網上流傳,通知發布于4月10日,其中寫明公司因“客觀原因”不得不做出這個工資延遲發放的決定,但會對員工3月的社保、公積金正常繳納。同時,愛馳并未在通知中明確延遲時長。
《國際金融報》記者據此向愛馳方面求證,其回應確有此事,但并不愿意公布延期原因,“雖然工資延遲發放,但公司運營一切正常”。
這已不是愛馳第一次延遲發放工資。
2021年11月,愛馳向員工發郵件稱,受上饒突發疫情及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10月工資延遲至月底前發放。
隨著3月延遲發放工資的消息傳出,網上也有聲音稱,愛馳去年就已經停止了招聘事宜,內部對于供應商的貨款也暫停支付。針對該信息,記者并未得到愛馳方面的回復。
資料顯示,愛馳汽車公司成立于2017年,與其他跨界造車的新勢力不同,公司創始人付強有著扎實的汽車銷售及管理經驗,曾在一汽大眾奧迪、上汽大眾斯柯達、北京奔馳、沃爾沃等公司擔任要職。
在發展初期,愛馳有著亮眼表現,2019年7月,公司以17.47億元收購江鈴控股50%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彼時創下了國內造車新勢力獲取生產資質的最高成本紀錄。
同時,因其發展理念與當時其它新勢力有所不同,而備受行業關注。愛馳誕生后便以海外市場的發展作為主要方向,彼時其稱,是因為國外的消費者對于新品牌的容忍度更高。
2020年,愛馳正式向德國、丹麥等歐洲國家出口U5,被稱為是國內第一家出海歐洲市場的新勢力品牌,同年其完成了超1000輛的出口銷量。在海外市場嘗到甜頭的愛馳迅速擴張公司在海外市場的業務,至2021年出口國家多達11個,同年完成出口1676輛,截至去年底,其出口銷量累計超6000輛。
但這樣的高光時刻也僅存在于海外市場,且未能保持。
2019年12月上市的首款車型愛馳U5,在國內并未得到消費者認可,銷量較為慘淡。市場給出了銷量不佳的原因:產品安全性欠佳、缺乏品牌標簽等。數據顯示,2020年開啟交付后的U5全年銷量不足3000輛。
當然,愛馳并未完全押寶于U5單款車型,2021年4月,公司發布旗下第二款量產車型——定位純電動智能轎跑SUV的愛馳U6。但由于資金問題,原定于同年10月交付的新車型,推遲至2022年10月才正式上市。
去年,愛馳與泰國的菲尼克斯EV簽署了共計15萬輛新車的銷量訂單,但至今也未透露最新進展,合作進度也不得而知。
數據顯示,加上U6的銷量,愛馳去年尚能保持在月均銷售400輛以上,但今年的銷量卻遭遇“滑鐵盧”。根據懂車帝數據顯示,愛馳汽車第一季度的整體銷量不足百輛,U6今年2月的銷量數據甚至僅有2輛,幾乎被市場淘汰。
資金早已出現漏洞
除了銷量的不佳,愛馳的經濟狀況同樣不如人意。
數據顯示,成立一年后,愛馳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3319萬元,凈虧損9.7億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公司負債總額為24.07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達97.5%。
銷量不佳、資金困難等問題糾纏著愛馳,使其在大眾視野中的存在感越來越弱,直至去年1月,一筆融資“拉了”愛馳一把,這新一輪融資來自陳炫霖及其旗下東柏集團,融資金額達數億美元。資料顯示,陳炫霖自2017年底就參與愛馳汽車的多輪融資,是愛馳汽車的“老股東”。
隨著融資的到位,愛馳內部開啟了管理層的“大換血”,創始人付強不再擔任法人代表、董事長,退居總裁,愛馳汽車法人代表、董事長之位由陳炫霖接任。在陳炫霖的帶領下,愛馳開始嘗試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解決資金緊張問題。
資料顯示,去年9月,已于納斯達克上市的教培企業華夏博雅發布公告稱,已經和愛馳的運營公司達成不具約束力的合作意向,計劃收購愛馳汽車所有發行在外的股權。
但好景不長,去年11月,上海北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上海北廣投私募管理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因陳炫霖個人原因,已引發融資方經營管理出現不確定性,部分產品本金、利息未按期兌付”。公告發布的同時,陳炫霖卸任愛馳汽車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原愛馳汽車董事成員張洋接任。
陳炫霖本人突變的資金狀況或波及到公司發展,不僅使愛馳再次陷入經營困境,也加劇了借殼上市之路的不確定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