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9 14:43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業內看來,韋爾股份業績反轉何時會出現,仍需視全球半導體行業走勢而定。而從當前行業整體銷售狀況來看,這一拐點到來尚需時日。有機構認為,半導體庫存調整會一直持續今...
歌爾股份首季度遭遇“滑鐵盧”后,IC設計巨頭韋爾股份雷聲又起。
4月18日,市值超1200億元的韋爾股份披露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該公司首季度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出現同比雙降,而其扣非凈利潤僅為2196.45萬元,同比下滑98%。而從韋爾股份多項財務指標看來,其并未出現業績反轉跡象。
在業內看來,韋爾股份業績反轉何時會出現,仍需視全球半導體行業走勢而定。而從當前行業整體銷售狀況來看,這一拐點到來尚需時日。有機構認為,半導體庫存調整會一直持續今年前三季度。
經營狀況仍舊堪憂
韋爾股份一季報顯示,該公司2023年一季度實現營收為43.35億元,同比下滑22%。這一數字創下該公司近三年來最低的首季度營收紀錄,在2021年和2022年兩年中,營收規模分別為62.12億元和55.38億元。
數據顯示,韋爾股份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僅為1.99億元,同比下滑78%。需要提及的是,在其利潤表中,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就達到1.3億元,而在過去兩年中,這一科目數據均為負數。
正因如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韋爾股份一季度扣非凈利潤僅為2196.45萬元,同比下滑98%。
韋爾股份首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出現了些許改善。數據顯示,其首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13.83億元。不過,需要提及的是,韋爾股份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轉正,與去年現金流整體狀況較差不無關系。從去年一至四季度來看,該公司這一科目分別為-7.97億元、-13.91億元、-26.69億元和-19.93億元。
不難看出,韋爾股份一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出現大幅增長,主要與去年全年現金流狀況不理想有較大關系。其在一季報中也表示,現金流狀況改善主要因本期購買商品支付現金減少所致。
去庫存的進度,被業內視為業務復蘇的關鍵指標,如果存貨無法順利實現銷售,將經營業績及經營現金流產生不利影響。韋爾股份在2022年底進行了大幅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后,備受關注的存貨“水位”開始降低。截至一季度末,其存貨余額為107.69億元,而在去年底,該數據為123.56億元。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韋爾股份在去年年底,因消費電子市場整體表現低迷、產品部分市場出貨量下滑、產品銷售價格承壓,而計提存貨跌價約13.6億元。由此看出,其存貨余額的回落,并非由于銷售狀況回暖導致庫存周轉加速,而是主要是因為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所引起。
剛交2022年成績單
就在近日,韋爾股份剛交出一份令市場堪憂的“成績單”。2022年,這家IC設計巨頭實現營收為200.78 億元,較2021年減少16.7%;其歸母凈利潤下跌77.88%,歸母扣非凈利潤更是下跌高達97.61%。
其中,該公司半導體設計業務收入實現164.0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82.15%,較上年減少19.49%;而半導體分銷業務實現收入35.65億元,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17.85%,較上年減少2.6%,各業務條線業績出現全面下滑。
其中,其核心業務半導體設計業務毛利率從2021年的37.9%降至35.16%,而半導體分銷業務毛利率則從2021年的15.05%降至9.04%。韋爾股份也提到,公司半導體設計及銷售業務的營收規模和產品毛利率較2021年均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消費電子需求下滑導致出貨量有所減少,同時因半導體行業庫存高企,導致價格競爭劇烈,產品銷售單價下降。
實際上,2022年芯片“砍單潮”中,消費電子是重災區。2022年消費電子市場持續萎靡,手機、個人電腦出貨下滑的同時,新興家電、穿戴設備也未能支撐出貨,包括三星、蘋果在內的大企業紛紛砍單,進一步加重芯片設計企業困境。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同比下降12%。2022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移動市場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03億部,同比更是下降了約19%,創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單季度跌幅。
在這一背景下,汽車電子仍然相對較為紅火,成為韋爾股份為數不多能抓的“救命稻草”。2022年,韋爾股份圖像傳感器中,來源于汽車市場的收入從2021年的23.21億元提升至36.33億元,增加56.55%。
業績反轉尚待時日
從目前來看,韋爾股份的頹勢并未改變,在業內看來,其業績反轉何時會出現,仍需視全球半導體行業走勢而定。
對于2023年,韋爾股份方面也表示,企業和個人電腦及智能手機的需求疲軟,芯片庫存水平上升,內存市場持續疲軟等不利條件,限制了半導體市場的增長。
根據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近日公布的數據,全球半導體行業在2023年1月的銷售額為 413 億美元,這個數字比2022年12月減少了5.2%,比2022年1月減少了18.5%。其中,中國市場環比下降了8.0%,同比下降了31.6%。而且根據IDC的市場預測,今年半導體庫存調整會一直持續今年前三季度。
在這一背景下,不少半導體廠商都受到了影響,比如三星、臺積電、SK海力士、英特爾等等。其中,三星2023年Q1季度的營業利潤創造了14年史上之最低紀錄,僅為31.32億元,同比暴跌95.8%。迫于無奈,三星也官宣將會削減芯片產能。由此可見,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并不樂觀。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