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54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24日,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上線實施,這是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的重要舉措。
4月24日,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上線實施,這是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的重要舉措。
專家認為,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步推進。在加快推出并落實各項開放舉措政策信號下,未來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望提速。通過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助力資本市場更好發揮資源配置功能,滿足跨境投資需求,服務實體經濟。
雙向開放穩步推進
從渣打證券獲批成為國內首家新設外商獨資證券公司,到滬深交易所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規則發布,再到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上線……今年以來,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穩步推進。
外資準入不斷放寬,外商在華投資展業步伐加快。1月19日,證監會發布關于核準設立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的批復,渣打證券成為國內首家新設外商獨資證券公司。此外,外商獨資基金公司不斷擴容,施羅德基金、聯博基金等外商獨資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相繼獲批。
為更好滿足境外投資者跨境投資需求,滬深港通標的持續擴容。3月3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別發布滬港通業務實施辦法、深港通業務實施辦法。伴隨滬深交易所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規則發布,3月13日,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迎來大規模雙向擴容。滬股通標的增加598只,至1193只,市值覆蓋率達到90.94%;深股通標的增加436只,至1336只,市值覆蓋率提升至86%。
擴容以來,很多新增標的受到市場青睞,北向資金趨勢性凈流入。專家表示,此次互聯互通股票標的范圍擴大,有利于進一步滿足境外投資者投資A股市場需求,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推動資本市場實現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
互聯互通跨境投資效率進一步提升。4月24日,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上線實施。“此舉可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對沖內外盤市場風險,提升交易效率。”中原證券宏觀策略分析師周建華說,以目前南向資金、北向資金日均300億元至400億元交易額水平來看,預計全年可增加8000億元至9000億元交易額。
推動國內指數“走出去”
推動國內指數“走出去”,提升本土指數國際影響力是資本市場開放的一大特征。
4月18日,深交所表示,近日,深交所與泰交所開展指數行情展示合作。3月24日,上交所也與泰交所開展指數行情展示合作,這是上交所首次與東盟地區交易所開展指數領域合作。
“滬深交易所推動指數‘走出去’,提升了國際投資者關注滬深兩市指數的便利性,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與產品配置,有助于提升中國本土指數的國際影響力。”中國銀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師楊超說。
借力資本市場“走出去”,當前,A股上市公司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熱情仍在延續。
GDR既為中國企業“出海”提供了新路徑,也為境外投資者打開了參與境內資本市場的新窗口。滬深交易所明確,將繼續穩妥推進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擴大實施,持續推動上市公司赴境外發行GDR。
相關機構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14家企業成功發行GDR,募資總額50.37億美元,平均每家募資3.6億美元。
3月31日,境外上市備案管理相關制度規則實施。對境內企業直接和間接境外上市活動統一實施備案管理,支持企業依法依規境外上市,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規范健康發展。
“規則提高了境外上市制度的包容性,將進一步提升企業融資效率。”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主管鄭振寧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規則明確了相關業務操作執行時間,流程透明可預期,促進企業境外上市順利進行。
開放舉措有望持續優化
加快推出資本市場開放舉措的政策信號持續釋放。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4月20日在第五屆中新金融峰會上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將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加快推出并落實各項開放舉措。
互聯互通機制將不斷優化。“日前我們與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國證監會、中國銀保監會就如何進一步擴大互聯互通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南向通納入人民幣柜臺買賣是重點之一。”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梁鳳儀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多維度對外開放料加快。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等負責人近期在會見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時明確,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機構、市場、產品多個維度的對外開放。
在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看來,未來資本市場開放將在優化基礎制度建設、擴大交易產品范圍、加強跨境監管合作等方面進一步發力。“資本市場將大幅推進基礎制度改革,引進國際優質資源,促進雙向交流,包括擴大交易產品范圍,優化互聯互通機制等;中國市場各項制度規則標準也將與國際市場標準不斷融合,強化跨境監管合作,更好提升中國在國際市場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他說。
風險防范和監管能力將持續提升。“在新發展格局下,資本市場開放應兼顧開放與安全的關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表示,一方面,不斷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大力推進基礎制度變革,引進國際優質資源,促進雙向交流;另一方面,審慎監管,同步引進國外先進的市場監管經驗,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加強對跨境投資行為和資本流動的監測、分析研判,防范可能出現的各類金融風險,堅持放得開、看得清、管得住。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